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76598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降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的开销。该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网络侧时包括: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下行控制信息的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特别是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降低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开销。
技术介绍
MUST(Multi-UserSuperpositionTransmission,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是面向LTE-APro(俗称4.5G)和5G的一项候选空口技术。MUST技术是指多个用户的多个数据流在相同的时/频/空资源上传输,如不同的用户设备在相同的空域波束上实现复用。由于使用MUST技术后,同时传输的用户数目增加,因此能够将会提升整体的用户连接数。目前MUST技术包括三种传输模式,其中: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第二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和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分集方案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需要功率分配参数,而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不需要功率分配参数,而是需要传输至少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号、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序号和正交掩码序列长度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在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中,根据现在TS36.212中Table5.3.3.1.5C-2的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格式2C、2D中描述天线端口、扰码ID以及层数字段可知,针对每个数据传输的层,其可能的端口和解调参考信号的扰码ID对应的可能性有12种,也就是说,每当一层数据选定了传输端口和扰码ID后,其配对用户可能的端口和扰码ID选择方案有11种,会导致终端盲检复杂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降低终端盲检的复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网络侧,包括: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用户设备侧,包括:接收网络侧在确定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确定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选择的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通过所述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接收网络侧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第一赋值模块,用于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在确定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二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确定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选择的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接收网络侧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现有的配对用户可能的端口和扰码ID选择方案中选择部分方案提供用户设备使用。由于可选择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案数量降低,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的复杂度。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现有的配对用户可能的端口和扰码ID选择方案中选择部分方案提供用户设备使用。由于可选择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案数量降低,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的复杂度。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网络侧,包括:步骤101,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步骤102,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步骤103,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再是从11种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传输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网络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网络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为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赋值;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小于或等于8,所述参数传输字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比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至少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号、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序号和正交掩码序列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每一个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和服务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参数组中,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号\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序号和正交掩码序列长度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基于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功率分配参数为所述参数传输字段赋值;传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到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功率分配参数,以接收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二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和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所述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分集方案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模式指示参数到所述用户设备,使所述用户设备能够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模式,并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模式确定所述参数传输字段传输的参数类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指示参数通过高层信令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模式指示字段传输。8.一种传输处理方法,用于用户设备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网络侧在确定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传输字段确定从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选择的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所述N小于或等于10;通过所述本次传输使用的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接收网络侧基于第一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模式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但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小于或等于8,所述参数传输字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比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至少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号、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序号和正交掩码序列长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配对用户可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中,每一个配对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参数组和服务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参数组中,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号\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序号和正交掩码序列长度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网络侧在确定基于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时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参数传输字段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功率分配参数;根据功率分配参数接收网络侧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传输的第二下行数据;所述第二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机制和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所述第三模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为服务用户PDSCH和配对用户PDSCH使用相同的传输分集方案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模式指示参数;根据所述模式指示参数确定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模式;根据本次传输使用的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童辉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