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70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CD加热机构,包括ITO(Indium tin oxide,即氧化铟锡)导电膜、基板和电极,牵制ITO导电膜为多块,多块ITO导电膜与基板均相连接,多块ITO导电膜等间距排列,电极安装在基板上,并与所有ITO导电膜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极能用于将ITO导电膜接入电路,最终ITO导电膜会发热并对LCD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将ITO导电膜设置为多个,并等间距排列,能细化ITO导电膜的体积,并容易使得各个ITO导电膜间的电阻值相当,使得其相互间的发热温度不会具有太大的差别,保证其加热均匀性。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对LCD进行均匀、可靠地加热,保证LCD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D加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到LCD结构设计,特别涉及到一种LCD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基本是以液晶体受控于两电极电场,使得液晶体内的液晶分子转动来改变光的偏折以此实现显像的。而液晶分子在液态下才能发挥转动功能,而液态的液晶在低温下,液晶粘稠度升高,液晶分子摩擦力上升,分子运动转弱,影响其转动速度,导致LCD的反响时间慢。现有的LCD中,多采用外置加热器来对LCD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加热器安装困难,结构复杂,且加热时和LCD接触不够密切,加热均匀性不好,加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对LCD进行加热,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的LCD加热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CD加热机构,包括ITO(Indiumtinoxide,即氧化铟锡)导电膜、基板和电极,牵制ITO导电膜为多块,多块ITO导电膜与基板均相连接,多块ITO导电膜等间距排列,电极安装在基板上,并与所有ITO导电膜均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直接贴合于需要加热的LCD上,保证和LCD接触的密切性,基板的设置则能便于ITO导电膜的安装和设置,而电极能用于将ITO导电膜接入电路,并由于ITO导电膜具有一定的电阻,最终ITO导电膜会发热并对LCD进行加热。但由于单个大体积ITO导电膜的各部分的电阻值差别很大,其直接使用容易导致在发热过程中各部分的发热温度差别很大,造成加热的不均匀,因此本技术还将ITO导电膜设置为多个,并等间距排列,能细化ITO导电膜的体积,并容易使得各个ITO导电膜间的电阻值相当,使得其相互间的发热温度不会具有太大的差别,保证其加热均匀性。由此,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对LCD进行均匀、可靠地加热,保证LCD的正常工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包括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导电层和FPC绝缘层,FPC导电层和FPC绝缘层相连接,FPC导电层与所有ITO导电膜均相连接。FPC作为常见电极,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能优化结构并降低成本,而FPC绝缘层能对FPC导电层进行保护,并防止用户误触FPC导电层造成触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即异方性导电胶膜),其中FPC导电层通过ACF与所有ITO导电膜均相连接。ACF的设置,使得FPC导电层能无需通过焊接等会对元件造成损坏的方式与ITO导电膜实现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包括上电极和下电极,其中上电极和下电极完全相同。由此,能保证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电阻值相当,防止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由于电阻值的不同造成加热温度的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上电极和下电极以基板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由此,能保证上电极和下电极产生的温度能以基板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管脚和银浆,管脚通过银浆与ITO导电膜连接,管脚与电极连接。管脚的设置可以使ITO导电膜能通过管脚接入电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而银浆的设置能使管脚和ITO导电膜无需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电性连接,且连接可靠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TO导电膜的截面呈长方形、菱形或者梯形。由此,ITO导电膜能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形状的LCD使用,增大其适用范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TO导电膜的方阻为7Ω/□~100Ω/□。经实验测试得,在该范围内,ITO导电膜的加热温度最稳定,均匀性最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ITO导电膜的间距在0.1mm~1mm。经实验测试得,在该范围内,ITO导电膜的加热温度最稳定,均匀性最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LCD加热机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LCD加热机构的正视图。图5是图1的LCD加热机构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包括ITO导电膜1、基板2、电极3和ACF4。ITO导电膜1为透明的ITO导电膜1,基板2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者透明的聚合塑料基板。ITO导电膜1的截面呈长方形,ITO导电膜1为多块,每块ITO导电膜1的方阻在7Ω/□到100Ω/□之间,多块ITO导电膜1均通过粘合与基板2相连接,且多块ITO导电膜1间等间距排列,相邻的ITO导电膜1的间距控制在0.1mm到1mm内。电极3包括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均为FPC,且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完全相同,即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的形状,大小,材料和结构均相同,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均包括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FPC导电层31可以为铜线,FPC绝缘层32可以为塑胶,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相连接,FPC导电层31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通过ACF4相连接,即FPC导电层31和所有ITO导电膜1间能导电。另外,与ITO导电膜1连接后的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以基板2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当LCD的温度太低时,用户能将本技术贴合在LCD上,然后将电极3与供电电路相接,使所有ITO导电膜1均接入到供电电路中,所有ITO导电膜1均通电发热以对LCD进行加热。实施例2参考图3—图5,本技术的LCD加热机构,包括ITO导电膜1、基板2、电极3、ACF4、管脚5和银浆6。ITO导电膜1为透明的ITO导电膜1,基板2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者透明的聚合塑料基板。ITO导电膜1的截面呈长方形,ITO导电膜1为多块,每块ITO导电膜1的方阻在7Ω/□到100Ω/□之间,多块ITO导电膜1均通过粘合与基板2相连接,且多块ITO导电膜1间等间距排列,相邻的ITO导电膜1的间距控制在0.1mm到1mm内。电极3包括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均为FPC,且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完全相同,即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的形状,大小,材料和结构均相同,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均包括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FPC导电层31可以为铜线,FPC绝缘层32可以为塑胶,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相连接,FPC导电层31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通过ACF4相连接,即FPC导电层31和所有ITO导电膜1间能导电。另外,与ITO导电膜1连接后的上电极33和下电极34以基板2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管脚5为金属管脚,管脚5为两根,两根管脚5均通过银浆6与ITO导电膜1连接,且一根管脚5的一端与上电极33的FPC导电层31相连接,另一根管脚5的一端与下电极34的FPC导电层31相连接。另外,本技术还包括固定胶7,固定胶7设置在多处,一部分固定胶7将管脚5的一端和基板2粘合住,一部分固定胶7将管脚5的另一端和银浆6粘住,保证管脚5被固定。当LCD的温度太低时,用户能将本技术贴合在LCD上,然后将管脚5与供电电路相接,使得所有ITO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LCD加热机构

【技术保护点】
LCD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ITO导电膜(1)、基板(2)和电极(3),所述ITO导电膜(1)为多块,所述多块ITO导电膜(1)与基板(2)均相连接,所述多块ITO导电膜(1)等间距排列,所述电极(3)安装在基板(2)上,并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LCD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ITO导电膜(1)、基板(2)和电极(3),所述ITO导电膜(1)为多块,所述多块ITO导电膜(1)与基板(2)均相连接,所述多块ITO导电膜(1)等间距排列,所述电极(3)安装在基板(2)上,并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包括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所述FPC导电层(31)和FPC绝缘层(32)相连接,所述FPC导电层(31)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CF(4),所述FPC导电层(31)通过ACF(4)与所有ITO导电膜(1)均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