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镜光学系统和光学装置分案声明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10月4、专利技术名称为“目镜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目镜光学系统的方法”、申请号为:201380052061.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电子取景器(EVF)的用于观察在图像显示元件上显示的图像的目镜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已经提出了允许通过高倍率,观察在小的图像显示元件上显示的图像的目镜光学系统(例如,见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No.2002-48985(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常见的目镜光学系统不能充分地满足像差校正,特别是彗差和畸变的校正。鉴于上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目镜光学系统,其中,能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特别是彗差和畸变,以及包括该目镜光学系统的光学装置,以及制造该目镜光学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目镜光学系统,按从观察物体的顺序,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为凹面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眼点侧透镜表面为凸面的第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目镜光学系统,按从观察物体的顺序,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为凹面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眼点侧透镜表面为凸面的第三透镜,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65<R31/fe<1.30‑0.80<(R32+R31)/(R32‑R31)<‑0.10其中,fe表示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焦距,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眼点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4 JP 2012-222535;2012.10.04 JP 2012-222531.一种目镜光学系统,按从观察物体的顺序,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为凹面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眼点侧透镜表面为凸面的第三透镜,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65<R31/fe<1.30-0.80<(R32+R31)/(R32-R31)<-0.10其中,fe表示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焦距,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眼点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当调节屈光度时,相对于所述观察物体,所述第三透镜固定在光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观察物体是图像显示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图像显示元件是液晶显示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1.00<fe/f3<2.00其中,fe表示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焦距,以及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0.60<fe/f1<2.00其中,fe表示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焦距,以及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0.40<f3/f1<2.50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以及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2.00<(R12+R11)/(R12-R11)<-0.75其中,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眼点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1.35<(R22+R21)/(R22-R21)<2.40其中,R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观察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眼点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下述条件式:1.60<fe/(-f2)<2.20其中,f...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