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心怡专利>正文

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28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包括连接罩盖、连接盒体、电池盒、供电电池、一对连接导体、一对导电连接座、一对手拧螺栓、灯泡连接杆、灯泡安装座、第一连接导电片、导电凸点及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连接罩盖盖在连接盒体上,供电电池通过电池盒设在连接盒体内,第二连接导电片扣在电池盒上并连供电电池,连接导体贯穿连接罩盖并连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座通过手拧螺栓设在连接罩盖上,灯泡连接杆连导电连接座及灯泡安装座;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与另一个导电连接座连接,导电凸点设置在第一连接导电片的另一端上端面连接,位于灯泡安装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插即亮,便捷省力,便于灯泡的使用,有利于物理实验的辅助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照明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实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物理现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十分普遍,从初中开始,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理工科课程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但理工科的课程大多需要实验来证实和演示,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不便。在电学等领域中,照明灯是一项辅助实验的装置,灯泡需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池或供电装置的两端,十分不便,浪费了实验的时间,且连接线与灯泡和电池的连接不稳定,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包括连接罩盖、连接盒体、电池盒、供电电池、一对连接导体、一对导电连接座、一对手拧螺栓、灯泡连接杆、灯泡安装座、第一连接导电片、导电凸点及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所述的连接盒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的连接罩盖为平面板状结构并适配罩盖在所述的连接盒体的顶部;所述的电池盒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盒体内,位于所述的连接盒体的中部,所述的供电电池置于所述的电池盒内;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扣接在所述的电池盒的两端边缘处,位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分别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的连接罩盖,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上端面上并拧紧,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外侧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灯泡连接杆为“Z”形结构,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连接,所述的灯泡安装座为螺旋圆柱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中部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连接,所述的导电凸点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的另一端上端面连接,位于所述的灯泡安装座的下方。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的第一接触面为弧面结构并包裹在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上。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盒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通过弹簧安装有一对第二接触面,所述的一对第二接触面分别为弧面结构并通过所述的弹簧贴合包裹在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上。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为中空圆管状结构,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内分别间隔设有多条定型弹簧。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对绝缘插片,所述的一对绝缘插片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两个电极之间。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罩盖上活动连接有保护罩盖,所述的保护罩盖罩盖在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灯泡连接杆、灯泡安装座及第一连接导电片上。上述的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底部设有减震防磨垫,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通过所述的减震防磨垫与所述的连接盒体的内壁底部接触连接。本技术即插即亮,便捷省力,便于灯泡的使用,有利于物理实验的辅助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物理照明实验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物理照明实验装置的连接导体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包括连接罩盖1、连接盒体2、电池盒3、供电电池4、一对连接导体5、一对导电连接座6、一对手拧螺栓7、灯泡连接杆8、灯泡安装座9、第一连接导电片10、导电凸点11及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所述的连接盒体2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的连接罩盖1为平面板状结构并适配罩盖在所述的连接盒体2的顶部;所述的电池盒3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盒体2内,位于所述的连接盒体2的中部,所述的供电电池4置于所述的电池盒3内;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分别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分别扣接在所述的电池盒3的两端边缘处,位于所述的供电电池4的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的供电电池4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分别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的连接罩盖1,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1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6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7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罩盖1的上端面上并拧紧,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1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6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的外侧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灯泡连接杆8为“Z”形结构,所述的灯泡连接杆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6连接,所述的灯泡安装座9为螺旋圆柱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灯泡连接杆8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1的中部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10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6连接,所述的导电凸点1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10的另一端上端面连接,位于所述的灯泡安装座9的下方。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接触面13,所述的第一接触面13为弧面结构并包裹在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上,可增大接触面积,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第一接触面13可采用铜等导电材质制成。所述的连接盒体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通过弹簧14安装有一对第二接触面15,所述的一对第二接触面15分别为弧面结构并通过所述的弹簧14贴合包裹在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上,确保一对连接导体5与第一接触面13充分接触,一对第二接触面15可采用塑料等不导电的材质制成。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为中空圆管状结构,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内分别间隔设有多条定型弹簧16,可保持铜质的一对连接导体5的形状,避免其变形而影响接触。还包括一对绝缘插片17,所述的一对绝缘插片17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供电电池4的两个电极之间,可在不适用时切断电源,避免供电电池4漏电。所述的连接罩盖1上活动连接有保护罩盖18,所述的保护罩盖18罩盖在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7、灯泡连接杆8、灯泡安装座9及第一连接导电片10上,可用于保护灯泡等。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的底部设有减震防磨垫19,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5通过所述的减震防磨垫19与所述的连接盒体2的内壁底部接触连接,可防止一对连接导体5的底部撞击连接盒体2而损坏变形。使用时,将供电电池4置于电池盒3内,连接罩盖1罩盖在连接盒体2上,使一对连接导体5插入在连接罩盖1内并与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12接触,灯泡旋入在通过灯泡安装座9内并与导电凸点11接触,通过铜质的一对导电连接座6、灯泡连接杆8、灯泡安装座9、第一连接导电片10、导电凸点11导通电源,点亮灯泡。综上所述,本技术即插即亮,便捷省力,便于灯泡的使用,有利于物理实验的辅助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物理照明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罩盖、连接盒体、电池盒、供电电池、一对连接导体、一对导电连接座、一对手拧螺栓、灯泡连接杆、灯泡安装座、第一连接导电片、导电凸点及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所述的连接盒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的连接罩盖为平面板状结构并适配罩盖在所述的连接盒体的顶部;所述的电池盒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盒体内,位于所述的连接盒体的中部,所述的供电电池置于所述的电池盒内;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扣接在所述的电池盒的两端边缘处,位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分别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的连接罩盖,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上端面上并拧紧,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外侧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灯泡连接杆为“Z”形结构,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连接,所述的灯泡安装座为螺旋圆柱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中部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连接,所述的导电凸点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的另一端上端面连接,位于所述的灯泡安装座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照明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罩盖、连接盒体、电池盒、供电电池、一对连接导体、一对导电连接座、一对手拧螺栓、灯泡连接杆、灯泡安装座、第一连接导电片、导电凸点及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所述的连接盒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的连接罩盖为平面板状结构并适配罩盖在所述的连接盒体的顶部;所述的电池盒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盒体内,位于所述的连接盒体的中部,所述的供电电池置于所述的电池盒内;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分别扣接在所述的电池盒的两端边缘处,位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的供电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分别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的连接罩盖,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手拧螺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上端面上并拧紧,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导电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接导体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二连接导电片的外侧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灯泡连接杆为“Z”形结构,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导电连接座连接,所述的灯泡安装座为螺旋圆柱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灯泡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罩盖的中部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田心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