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78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所述供水沟槽由多个预制的水槽拼接而成;所述水槽的外表面平行设置有多个U形的容置槽;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底管和U形管;所述底管与U形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管卡接在容置槽的底部;所述U形管的两个端口分别沿水槽的侧壁插入到两个相邻的容置槽的竖直部分中,且与底管连通;位于水槽两侧的U形管交叉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在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便于实现换热,便于利用地能。

Can use the channel based on th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y to make use of irrigation based on water groove;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wat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pipe component;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ssembly and the outsid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nnected to form a loop. The water supply groove is composed of water tank and a plurality of prefabricated splicing;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tank parallel to the contain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a plurality of U shape;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ssembly includes a bottom tube and U tube; the bottom tube and U tub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clamp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the bottom of the holding groove; the two port of the U tube respectively along the side wall sink into the two adjacent groove of the vertical part,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tube; U is located in both sides of the water tank pipe cross set. Can use the channel based on th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at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easy to realize, can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
技术介绍
传统灌渠,只具备水利上的防洪、灌溉等功能。本项目,灌渠在施工时将热交换系统提前预埋到灌渠四壁,灌渠内壁与水直接接触,外壁与土壤接触,水和土壤赋予了其强大的热交换能力,用于项目的制冷和制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在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便于实现换热,便于利用地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可选地,所述供水沟槽由多个预制的水槽拼接而成;所述水槽的外表面平行设置有多个U形的容置槽;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底管和U形管;所述底管与U形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管卡接在容置槽的底部;所述U形管的两个端口分别沿水槽的侧壁插入到两个相邻的容置槽的竖直部分中,且与底管连通;位于水槽两侧的U形管交叉设置。可选地,所述水槽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容置槽之间形成空腔;所述U形管位于空腔内。可选地,所述U形管包括三通和两根直管;所述三通的三个端口均设置有密封阀;所述三通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直管接通形成U形管,中间端口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可选地,还包括转接管;所述底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球形接头;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另一端与直管连通;所述球形接头内嵌于喇叭口内,且在喇叭口内转动;所述转接管与底管连通。可选地,所述球形接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转接管内铰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端设置有凸台,另一端向转接管内延伸形成自由端;初始状态下,所述凸台插入喇叭口,与凹槽卡接,接通直管,所述直管挤压定位板的自由端使定位板向内旋转,所述凸台与凹槽分离。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在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便于实现换热,便于利用地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U形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槽、2-底管、3-U形管、4-转接管、11-容置槽、12-盖板、13-空腔、21-球形接头、31-三通、32-直管、41-喇叭口、42-定位板、211-凹槽、311-密封阀、42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在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便于实现换热,便于利用地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沟槽由多个预制的水槽1拼接而成;所述水槽1的外表面平行设置有多个U形的容置槽11;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底管2和U形管3;所述底管2与U形管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管2卡接在容置槽11的底部;所述U形管3的两个端口分别沿水槽1的侧壁插入到两个相邻的容置槽11的竖直部分中,且与底管2连通;位于水槽1两侧的U形管3交叉设置。便于分段维修更换,便于检修,便于减低使用成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槽1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与容置槽11之间形成空腔13;所述U形管3位于空腔13内。便于检修U形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管3包括三通31和两根直管32;所述三通31的三个端口均设置有密封阀311;所述三通3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直管32接通形成U形管3,中间端口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初始状态下,三通31左右端口的密封阀311处于打开状态,中间端口的密封阀311处于关闭状态,检修时,打开中间端口的密封阀311,在关闭相邻的U三通31的左右端口的密封阀311,通过中间端口,向直管32里吹气,关闭中间端口的密封阀311,多次测试直管32里面的气压,如果多次测试的气压值没变化,则说明直管32完好。便于检修U形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接管4;所述底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球形接头21;所述转接管4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41,另一端与直管32连通;所述球形接头21内嵌于喇叭口41内,且在喇叭口41内转动;所述转接管4与底管2连通。所述底管2通过球形接头21与直管32球接,给直管32提供了自由度,防止土壤沉降后,换热管组件扭曲变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接头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11;所述转接管4内铰接有定位板42;所述定位板42一端设置有凸台42,另一端向转接管4内延伸形成自由端;初始状态下,所述凸台421插入喇叭口41,与凹槽211卡接,接通直管32,所述直管32挤压定位板42的自由端使定位板42向内旋转,所述凸台421与凹槽211分离。便于安装直管32。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沟槽;所述供水沟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沟槽由多个预制的水槽(1)拼接而成;所述水槽(1)的外表面平行设置有多个U形的容置槽(11);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底管(2)和U形管(3);所述底管(2)与U形管(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管(2)卡接在容置槽(11)的底部;所述U形管(3)的两个端口分别沿水槽(1)的侧壁插入到两个相邻的容置槽(11)的竖直部分中,且与底管(2)连通;位于水槽(1)两侧的U形管(3)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与容置槽(11)之间形成空腔(13);所述U形管(3)位于空腔(13)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能利用的灌渠,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3)包括三通(31)和两根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