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17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包括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换气管、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承载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顶盖通过滑轨与防护侧板上端面连接,密封门共两个并均布在承载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嵌于承载底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货箱对货物承载运输作业的需要,提高对货物承载和防护作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对货物的内运输环境及物料存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An energy saving constant container for autopil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ainer with such constant self driving cars, including bearing base, door plate, seal door, roof, air filter, air blower, ventilation pipe, tempering device, environment detection mechanism,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 system, the bearing base throug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side hinged cover connected by the slide and door side face, the sealing door two and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front face and a back face of the bearing cavity, air filter, air blower, tempering device, environment detection mechanism,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 system are embedded in the bearing base. On the one han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cargo containers for carrying and transporting good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arrying and protecting goods, and on the other hand, can monitor the internal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storage situation of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刷器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当前物流运输作业的重要工具及承载设备,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集装箱设备往往结构固定,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当前集装箱设备结构单一且固定,因此导致货物在装载存放作业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于此同时,当前的集装箱设备在使用时,均不同程度存在对车厢内货物运输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从而导致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映像了物料输送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专利技术的集装箱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该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安装更换便捷,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货箱对货物承载运输作业的需要,提高对货物承载和防护作业的能力,且可根据使用需要,可灵活调整设备结构,满足不同货物装载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对货物的内运输环境及物料存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且监控采集信息全面、采集精度高,并具有良好的数据通讯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监控数据直接与车辆行车电脑系统及远程平台间建立数据通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货物运输监控作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包括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换气管、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承载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防护侧板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两侧,顶盖共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两个防护侧板上端面,且顶盖通过滑轨与防护侧板上端面连接并与承载底座呈0°—90°夹角,以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及顶盖共同构成横截面呈“口”字型的承载腔,密封门共两个并均布在承载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密封门通过驱动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且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之间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密封条,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均包括防护外壁及保温层,防护外壁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状结构,防护保温层嵌于防护外壁内,换气管至少一个,嵌于防护侧板的保温层内,其前端通过换气口与承载腔相互连通,换气口若干,均布在防护侧板内表面上,换气管末端通过调温装置与换气风机相互连通,且换气风机通过空气过滤装置与外部空气环境连通,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环境检测机构若干嵌于承载腔对应的承载底座上表面,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控制系统所对应的承载底座外表面设操作口,并通过操作口与控制系统相互连接,控制系统分别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车辆的行车电脑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包括定位底板、承载台、弹性连接器及限位块,所述的定位底板内设工作腔,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通过滑轨安装在工作腔内,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表面设横截面呈“凵”字型的导向槽,所述的承载台位于定位底板上表面,并与定位底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台下端面嵌于导向槽内,并通过若干弹性连接器与定位底板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台侧表面与导向槽内侧面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弹性连接器环绕承载槽轴线均布,所述的限位块若干,环绕承载槽轴线分别均布在承载槽底和承载台下表面,且所述的承载槽底和承载台下表面的限位块相互对称分布,且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承载槽底和承载台下表面的限位块间的间距为3—1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台包括防护外壁及保温层,防护外壁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状结构,所述的防护保温层嵌于防护外壁内,所述的承载台与承载腔对应的上表面上设若干定位槽,所述的环境检测机构均嵌于定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侧壁底部设排污管,各排污管间均通过排污管相互连通,且至少一条排污管与承载底座外部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境检测机构包括定位座、承载面板、压力传感器、复位弹簧、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及数据采集电路,所述的定位座为横截面为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承载面板位于定位座正上方,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复位弹簧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至少一个,且每一个压力传感器与至少两个复位弹簧构成一个检测组,且各检测组内复位弹簧环绕压力传感器轴线均布,且各检测组均环绕承载面板轴线均布,所述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均至少一个安装在承载面板下表面,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应的承载面板上设若干透孔,所述的数据采集电路嵌于定位座内,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和控制系统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面板上均布若干透孔,且所述的透孔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通过转台与防护侧板上端面铰接,并与水平面呈0°—9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为基于DSP单片机的控制电路,并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装置、至少一个调压电路和至少一个继电器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安装更换便捷,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货箱对货物承载运输作业的需要,提高对货物承载和防护作业的能力,且可根据使用需要,可灵活调整设备结构,满足不同货物装载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对货物的内运输环境及物料存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且监控采集信息全面、采集精度高,并具有良好的数据通讯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监控数据直接与车辆行车电脑系统及远程平台间建立数据通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货物运输监控作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门、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承载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环境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包括承载底座1、防护侧板2、密封门3、顶盖4、空气过滤装置5、换气风机6、换气管7、调温装置8、环境检测机构9、辅助电源10及控制系统11,承载底座1通过连接机构12与防护侧板2相互铰接,防护侧板2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1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1两侧,顶盖4共两个以承载底座1中线对称分布在两个防护侧板2上端面,且顶盖4通过滑轨13与防护侧板2上端面连接并与承载底座1呈0°—90°夹角,以承载底座1、防护侧板2及顶盖4共同构成横截面呈“口”字型的承载腔14,密封门3共两个并均布在承载腔14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密封门3通过驱动机构15与防护侧板2相互铰接,且承载底座1、防护侧板2、密封门3、顶盖4之间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密封条16,防护侧板2、密封门3、顶盖4均包括防护外壁101及保温层102,防护外壁101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状结构,防护保温层102嵌于防护外壁101内,换气管7至少一个,嵌于防护侧板2的保温层102内,其前端通过换气口17与承载腔14相互连通,换气口17若干,均布在防护侧板2内表面上,换气管7末端通过调温装置8与换气风机6相互连通,且换气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包括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换气管、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承载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所述的防护侧板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两侧,所述的顶盖共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两个防护侧板上端面,且顶盖通过滑轨与防护侧板上端面连接并与承载底座呈0°—90°夹角,所述的以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及顶盖共同构成横截面呈“口”字型的承载腔,所述的密封门共两个并均布在承载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密封门通过驱动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且所述的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之间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密封条,所述的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均包括防护外壁及保温层,所述的防护外壁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状结构,所述的防护保温层嵌于防护外壁内,所述的换气管至少一个,嵌于防护侧板的保温层内,其前端通过换气口与承载腔相互连通,所述的换气口若干,均布在防护侧板内表面上,所述的换气管末端通过调温装置与换气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的换气风机通过空气过滤装置与外部空气环境连通,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所述的环境检测机构若干嵌于承载腔对应的承载底座上表面,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所对应的承载底座外表面设操作口,并通过操作口与控制系统相互连接, 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车辆的行车电脑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包括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换气管、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承载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所述的防护侧板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两侧,所述的顶盖共两个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两个防护侧板上端面,且顶盖通过滑轨与防护侧板上端面连接并与承载底座呈0°—90°夹角,所述的以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及顶盖共同构成横截面呈“口”字型的承载腔,所述的密封门共两个并均布在承载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密封门通过驱动机构与防护侧板相互铰接,且所述的承载底座、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之间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密封条,所述的防护侧板、密封门、顶盖均包括防护外壁及保温层,所述的防护外壁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状结构,所述的防护保温层嵌于防护外壁内,所述的换气管至少一个,嵌于防护侧板的保温层内,其前端通过换气口与承载腔相互连通,所述的换气口若干,均布在防护侧板内表面上,所述的换气管末端通过调温装置与换气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的换气风机通过空气过滤装置与外部空气环境连通,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所述的环境检测机构若干嵌于承载腔对应的承载底座上表面,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所对应的承载底座外表面设操作口,并通过操作口与控制系统相互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车辆的行车电脑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节能环境恒定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底座包括定位底板、承载台、弹性连接器及限位块,所述的定位底板内设工作腔,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换气风机、调温装置、环境检测机构、辅助电源及控制系统均通过滑轨安装在工作腔内,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表面设横截面呈“凵”字型的导向槽,所述的承载台位于定位底板上表面,并与定位底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台下端面嵌于导向槽内,并通过若干弹性连接器与定位底板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台侧表面与导向槽内侧面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弹性连接器环绕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