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3453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0‑15份、钩藤10‑20份、双钩10‑15份、菊花10‑20份、桑叶15‑20份、枸杞10‑25份、生地10‑15份、夏枯草15‑30份、丹皮15‑25份、石决明20‑35份、龟板15‑20份、鳖甲10‑15份、牡蛎15‑25份、羚羊角9‑12份、龙胆草9‑15份、甘草6‑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息风,定惊的天麻为君药;以钩藤、双沟为臣药;以菊花、桑叶、枸杞、生地、夏枯草、皮、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羚羊角、龙胆草为佐药;以甘草为使药,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眩晕症,见效快,疗程短,不会培养细菌的耐药性,价格低廉。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vertigo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u672c\u53d1\u660e\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cbb\u7597\u7729\u6655\u75c7\u7684\u4e2d\u836f\u7ec4\u5408\u7269\u53ca\u5176\u5236\u5907\u65b9\u6cd5\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8be5\u4e2d\u836f\u7ec4\u5408\u7269\u7531\u4ee5\u4e0b\u91cd\u91cf\u4efd\u7684\u539f\u6599\u7ec4\u6210\uff1a\u5929\u9ebb10\u201115\u4efd\u3001\u94a9\u85e410\u201120\u4efd\u3001\u53cc\u94a910\u201115\u4efd\u3001\u83ca\u82b110\u201120\u4efd\u3001\u6851\u53f615\u201120\u4efd\u3001\u67b8\u675e10\u201125\u4efd\u3001\u751f\u573010\u201115\u4efd\u3001\u590f\u67af\u834915\u201130\u4efd\u3001\u4e39\u76ae15\u201125\u4efd\u3001\u77f3\u51b3\u660e20\u201135\u4efd\u3001\u9f9f\u677f15\u201120\u4efd\u3001\u9cd6\u753210\u201115\u4efd\u3001\u7261\u86ce15\u201125\u4efd\u3001\u7f9a\u7f8a\u89d29\u201112\u4efd\u3001\u9f99\u80c6\u83499\u201115\u4efd\u3001\u7518\u83496\u20119\u4efd\uff0c\u672c\u53d1\u660e\u4ee5\u606f\u98ce\uff0c\u5b9a\u60ca\u7684\u5929\u9ebb\u4e3a\u541b\u836f\uff1b\u4ee5\u94a9\u85e4\u3001\u53cc\u6c9f\u4e3a\u81e3\u836f\uff1b\u4ee5\u83ca\u82b1\u3001\u6851\u53f6\u3001\u67b8\u675e\u3001\u751f\u5730\u3001\u590f\u67af\u8349\u3001\u76ae\u3001\u77f3\u51b3\u660e\u3001\u9f9f\u677f\u3001\u9cd6\u7532\u3001\u7261\u86ce\u3001\u7f9a\u7f8a\u89d2\u3001\u9f99\u80c6\u8349\u4e3a\u4f50\u836f\uff1b\u4ee5\u7518\u8349\u4e3a\u4f7f\u836f\uff0c\u914d\u4f0d\u5408\u7406\uff0c\u65e0\u6bd2\u526f\u4f5c\u7528\uff0c\u80fd\u591f\u4ece\u6839\u672c\u4e0a\u6cbb\u7597\u7729 Halo, quick effect,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will not cultivate bacteria resistance, low p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在临床上分为:(1)周围性眩晕: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2)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给治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眩晕症的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依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而相关中药大多存在质量控制不科学,疗效不稳定的情况。所以,针对现有的病理机制和理法方药,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和完善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见效快,价格低廉,结合君臣佐使配药机理进行配伍,对眩晕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0-15份、钩藤10-20份、双钩10-15份、菊花10-20份、桑叶15-20份、枸杞10-25份、生地10-15份、夏枯草15-30份、丹皮15-25份、石决明20-35份、龟板15-20份、鳖甲10-15份、牡蛎15-25份、羚羊角9-12份、龙胆草9-15份、甘草6-9份。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2份、钩藤14份、双钩12份、菊花14份、桑叶16份、枸杞15份、生地12份、夏枯草18份、丹皮16份、石决明25份、龟板16份、鳖甲12份、牡蛎18份、羚羊角10份、龙胆草11份、甘草7份。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3份、钩藤15份、双钩13份、菊花15份、桑叶18份、枸杞20份、生地13份、夏枯草25份、丹皮20份、石决明30份、龟板18份、鳖甲13份、牡蛎20份、羚羊角11份、龙胆草13份、甘草8份。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4份、钩藤18份、双钩14份、菊花18份、桑叶18份、枸杞24份、生地14份、夏枯草28份、丹皮24份、石决明32份、龟板18份、鳖甲14份、牡蛎24份、羚羊角11份、龙胆草14份、甘草8份。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天麻、钩藤、双钩、菊花、桑叶、枸杞、生地、夏枯草、丹皮、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羚羊角、龙胆草、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60-100分钟;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滤得二次药液;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本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粉剂胶囊,具体方案如下:如上所述的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天麻、钩藤、双钩、菊花、桑叶、枸杞、生地、夏枯草、丹皮、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羚羊角、龙胆草、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1)步骤中得到的中药粉末的粒度为600目。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本专利技术基于中医治疗眩晕辨病、辨证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在经典名方基础上反复摸索、不断精简化裁而成,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中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各类中药的药理如下:天麻:味:甘;性:平;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0‑15份、钩藤10‑20份、双钩10‑15份、菊花10‑20份、桑叶15‑20份、枸杞10‑25份、生地10‑15份、夏枯草15‑30份、丹皮15‑25份、石决明20‑35份、龟板15‑20份、鳖甲10‑15份、牡蛎15‑25份、羚羊角9‑12份、龙胆草9‑15份、甘草6‑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0-15份、钩藤10-20份、双钩10-15份、菊花10-20份、桑叶15-20份、枸杞10-25份、生地10-15份、夏枯草15-30份、丹皮15-25份、石决明20-35份、龟板15-20份、鳖甲10-15份、牡蛎15-25份、羚羊角9-12份、龙胆草9-15份、甘草6-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2份、钩藤14份、双钩12份、菊花14份、桑叶16份、枸杞15份、生地12份、夏枯草18份、丹皮16份、石决明25份、龟板16份、鳖甲12份、牡蛎18份、羚羊角10份、龙胆草11份、甘草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3份、钩藤15份、双钩13份、菊花15份、桑叶18份、枸杞20份、生地13份、夏枯草25份、丹皮20份、石决明30份、龟板18份、鳖甲13份、牡蛎20份、羚羊角11份、龙胆草13份、甘草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麻14份、钩藤18份、双钩14份、菊花18份、桑叶18份、枸杞24份、生地14份、夏枯草28份、丹皮24份、石决明32份、龟板18份、鳖甲14份、牡蛎24份、羚羊角11份、龙胆草14份、甘草8份。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立新代哲尘
申请(专利权)人:汤阴县瑞星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