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6344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60份、党参10‑30份、桃仁6‑15份、红花6‑15份、猪苓10‑15份、茯苓10‑15份、泽兰10‑15份、泽泻10‑15份、桑白皮10‑15份、葶苈子15‑30份、当归10‑15份、丹参10‑30份、远志6‑10份,具有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prepared: Astragalus 15 60 copies, 30 copies, 10 dangshen 6 peach 15, red 6 15 copies, 15 copies, 10 agaric Poria 10 15 10 copies, 15 copies, Alisma adenophorum 10 15 copies, 15 copies, Sangbaipi 10 Tinglizi 15 30 copies, 15 copies, 10 Angelica Salvia 10 30, 6 Polygala 10 copies, with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据WHO统计:2013年心力衰竭死亡人数较1995年没有明显降低(28,4000VS28,7000),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5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2000~2003年我国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且呈持续上升趋势,住院病死率高达5.4%,即使在有限的生存期内心衰患者生存质量仍然较差。尽管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5年生存率低于50%、生存质量较低,容易复发、西药副作用较多等问题。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上具有一定优势,可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另外,中医药副作用少、费用低、依从性好、疗效明显,便于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在中医医学领域,慢性心衰属“心衰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包括:气虚、血瘀、水停、阳虚等,其治疗主要以益气、活血、利水、补阳等为主。陈可冀院士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以“虚、瘀、水”概括慢性心衰病机全程,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证候分别为早期气虚血瘀,中期阳虚水停,晚期阳虚水泛。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三期、3个证型进行了辨证论治:①早期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用加味保元汤,即在明朝魏桂岩“保元汤”(以补气为主)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赤芍三味活血药,名为加味保元汤,其症见心慌、气短,劳累后加重,可伴两颧暗红、头晕乏力、胸闷胸痛、失眠多梦、舌暗或见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数;②中期以中阳亏虚,水饮内停为主,治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其症见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或兼呕恶,形寒畏冷,水肿,肝脾肿大,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③晚期发展为肾阳虚衰,水饮泛滥,治用真武汤加减,其症见心慌喘息气短,甚则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形寒肢厥,面色苍白,下肢水肿或重度水肿,尿少或无尿,唇舌紫暗,脉微细欲绝。上述中医治疗中,药物需要按照早、中、晚分期辨证使用,每个方子适用范围较窄,并且分期辨证用药对于基层医院及西医医院应用有难度,因此急需一种符合基本证候而不必分期使用的药物来满足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在临床上对于慢性心衰,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证,可发挥显著疗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60份、党参10-30份、桃仁6-15份、红花6-15份、猪苓10-15份、茯苓10-15份、泽兰10-15份、泽泻10-15份、桑白皮10-15份、葶苈子15-30份、当归10-15份、丹参10-30份、远志6-10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30份、党参15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猪苓15份、茯苓15份、泽兰15份、泽泻15份、桑白皮10份、葶苈子15份、当归10份、丹参15份、远志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药用部位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神农本草经》:“黄芪,甘微温,无毒……补虚。”并将其列为上品。《黄帝内经》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本草纲目》:“耆,长也。即言黄芪为补药之长。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中发现,黄芪甲苷可保护心衰大鼠的受损心肌细胞线粒体,促进TERT的表达以促进心肌细胞分裂,抑制心肌细胞内MMP下降以延缓调亡,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党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经。药用部位是桔梗科植物川党参的干燥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最早记载于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因取代山西上党人参而得名。现代药理研究对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的研究发现,补气中药党参、黄芪等所含的多糖经代谢的单糖可能成为心肌能量代谢的产物。中药党参、黄芪能够明显改善心衰大鼠血液动力学指标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从一定程度上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早期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产生过量氧自由基无法得以清除,将导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心衰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出现紊乱,造成心肌细胞功能障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合成障碍,将导致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引起心肌细胞超负荷代谢。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丹参,味苦,性微温,入心、肝经。药用部位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至。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作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益气。”被列为上品。复方丹参片以丹参、三七、冰片为主要成分,其药理研究显示复方丹参片浸膏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缺氧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酸酸盐可抑制hs-CRP、TNF-a及IL-6炎症因子,从而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入肺、膀胱经。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葶苈)或播娘蒿(南葶苈)的成熟种子。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动物实验证明,葶苈子可增强家犬的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而在心率变化方面不增加心率,这一点优于异丙肾上腺素。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泽泻:性寒、甘、淡,能够利水渗湿;泄热通淋,对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有疗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当归:性甘、辛,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猪苓: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渗湿作用。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茯苓:性甘、淡,平,具有利水药、渗湿利尿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桑白皮:性甘、寒,既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的远志:性苦、辛,微温,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中生黄芪、党参为君药,生黄芪补益元气、补气生血,兼能利水,党参既能补气,又能补血,二药相伍,可资宗气之生成,助其贯心脉而行气血。桃仁、红花、泽泻、葶苈子共为臣药:桃仁破血行瘀,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破瘀力强,红花行血力胜,二药伍用,共奏活血通经祛瘀之功;泽泻可泻水之有余,补火中不足;葶苈子泻肺中水饮而平喘咳,泄肺气之雍闭而通调水道以利水消肿。丹参、当归、猪苓、茯苓、泽兰、桑白皮同为佐助之药:丹参善通行血脉,助桃仁、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当归为生血活血之药,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当归补血之效大于祛瘀之力,丹参祛瘀之力大于补血之效,但能祛瘀生新血,二药相配,既能补血,又可祛瘀;茯苓泻心下之水饮以除惊悸,配以猪苓加强利水消肿之效,泽兰行血利水、补而不滞、行而不峻,三药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60份、党参10‑30份、桃仁6‑15份、红花6‑15份、猪苓10‑15份、茯苓10‑15份、泽兰10‑15份、泽泻10‑15份、桑白皮10‑15份、葶苈子15‑30份、当归10‑15份、丹参10‑30份、远志6‑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60份、党参10-30份、桃仁6-15份、红花6-15份、猪苓10-15份、茯苓10-15份、泽兰10-15份、泽泻10-15份、桑白皮10-15份、葶苈子15-30份、当归10-15份、丹参10-30份、远志6-1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30份、党参15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猪苓15份、茯苓15份、泽兰15份、泽泻15份、桑白皮10份、葶苈子15份、当归10份、丹参15份、远志1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学上接受的剂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是合剂。5.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生黄芪15-60份、党参10-30份、桃仁6-15份、红花6-15份、猪苓10-15份、茯苓10-15份、泽兰10-15份、泽泻10-15份、桑白皮10-15份、葶苈子15-30份、当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谦周琨万洁崔晓云李岩逯金金刘静张国权黄雁超李思耐董巧稚刘璐高群贾文浩曲文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