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364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植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包括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入端和用于连接牙假体的冠口端,冠口端的外侧面上设有起始于本体,并终止于冠口端的口部边缘的双头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头螺纹与嵴顶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小,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置入过程中对嵴顶的骨的破坏最小,受力小、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区域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减小,且不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牙齿十分坚固牙齿十分坚固;旋入嵴顶时阻力也小,自攻性能好,且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

A kind of self tapping dental implan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ental impla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tapping type dental implant, comprising a body, wherein the two ends of th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crew for connecting the terminal and the dental prosthesis crown outlet end and the outer s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rown starting with the body, the double thread and terminates at the end of the opening of the side of mouth crown edg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double thread and crest less friction screwing form, convenient dental implants were placed in the process of tapping; crest bone destruction of the minimum force small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to avoid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regional attachment area increases, easy to improve implant bone bonding strength. The stress level is low; the external load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cortical bone stress and strain are decreased, and not easy to produce the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the teeth are teeth is strong; screwed into the crest when the resistance is small, since the school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can accommodate the alveolar bone is more,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牙
,具体涉及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技术介绍
当牙齿遇到蛀牙、断牙、牙周病而拔牙后,人工植牙是目前治疗缺牙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是将具有生物可相容性的金属人工牙根植入缺牙处的齿槽骨中,通过人工牙根和齿槽骨的紧密集合,以人工牙根作为基座安装齿模。口腔种植体技术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叶状结构、柱状结构到现在使用的螺纹结构。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种植体初期的稳定性还是不够高。尤其是,早期种植体周围的骨丧失,一致是牙科领域比较头疼的难题。传统的种植体的冠口(颈圈)区域,往往表面光滑或者设置几圈环形凹槽,不易于嵴顶处的攻入,种植体过程中不断挤压牙槽嵴会加剧牙槽嵴的骨丧失;另外,经种植体和骨组织良好结合后,其附着面积较小,不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增大,且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还需要指出的是,其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少,稳定性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牙齿十分坚固的;旋入阻力小,自攻性能好,且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的自攻型牙种植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包括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入端和用于连接牙假体的冠口端,冠口端的外侧面上设有起始于本体,并终止于冠口端的口部边缘的双头螺纹。通常,双头螺纹也叫双螺旋螺纹,本专利技术也可以用其他多头螺纹,其螺纹升角较大(容易滑动),与嵴顶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小,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应当认识到,尤其对于传统的冠口外侧面表面光滑或者设置几圈环形凹槽的种植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置入过程中对嵴顶的骨的破坏最小,使其在咬合过程中使骨的受力小、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本专利技术种植后的冠口(颈圈)外圆面区域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减小,且不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牙齿十分坚固。另外地,旋入嵴顶时阻力也小,自攻性能好,且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优选地,双头螺纹的螺纹槽为弧形沟槽,可以更好地贴合较硬的皮质骨,减少皮质骨上的压力。在另一个优化的实施方案中,可为半圆形。颈部圆弧形冠状螺纹更好地阻止边缘骨吸收(边缘骨吸收在顶部第一螺纹附近稳定),与不带沟槽的种植体相比,骨组织在沟槽内的形成速度更快。进一步地,双头螺纹的两端分别向本体和冠口端的口部边缘渐缩并消散,加工方便,且种植应力集中小,方便软组织过渡。具体地,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从旋入端的外缘处至冠口端的方向上螺旋的螺旋槽,螺旋槽与双头螺纹同向螺旋;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同向螺旋的第一切削槽,每个第一切削槽的螺旋中心线均与螺旋槽的螺旋中心线相交,第一切削槽起始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少10%长度处,并终止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多90%长度处。同理地,螺旋槽也可为多螺旋结构,进一步增强旋紧的容易度。第一切削槽的下方正好为螺旋槽的起始端,便于加工位置的找准。本专利技术的自攻型牙种植体在旋入时,依次切削皮质骨和松质骨。下顶部与骨组织逐渐接触,递进式地切入使切削力和挤压力更合理,各方向的力更均衡,保证种植体的植入精度,有效地避免了因切削力过低造成切削困难及切削力及切削力过高造成骨灼伤的情况。根据机械原理,螺旋状槽丝锥比竖直槽丝锥的切削速度快30%-50%。又因为本专利技术人工牙种植体旋入的时候切削是依次递进的,转动起来振动比较小,不容易卡死,而不是竖直自攻槽那样集中在一根线上。更重要的是螺旋状自攻槽特有的后排屑特点,既能避免骨屑堆积造成压力增大使得牙槽骨开裂的风险,也能使骨组织产生一定的挤压,增加初期的稳定性。同理,为了增强旋入过程中的中上段的上述旋转切削特性,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同向螺旋的第二切削槽,第二切削槽起始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少15%长度处,并终止于螺旋槽从旋入端起始的最多全部长度处;第一切削槽和第二切削槽间隔设置并均布于本体外侧面上。通过第二切削槽,可实现多段切削,并增强中上段的旋转切削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中段切削槽设计,其主要切削路径上的多余松质骨,自攻能力更强。进一步地,螺旋槽截面呈等腰梯形,本体和螺旋槽的侧面均呈从冠口端向旋入端渐缩的倒圆台状,本体侧面的锥度大于螺旋槽侧面的锥度。通过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即可使旋入端处的螺旋槽槽深和槽宽更大,而逐级向冠口端处逐渐缩小,切开皮质骨后,可深入松质骨,并增加切削进给量。由于冠口端的螺旋槽槽深和槽宽变小,即可通过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逐级骨挤压,使在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很高的初期稳定性必要时能够进行切割,逐渐加宽扩骨孔。本专利技术采用逐级扩张的锥形设计,内核较传统的种植体更小,旋入端处的螺纹翼展更宽,自攻性能更强。进一步地,第一切削槽和第二切削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正向刃和反向刃,正向刃的切割方向与螺旋槽的旋入方向相同,反向刃的切割方向与螺旋槽的旋出方向相同。牙医拔牙后,首先顺时针旋入牙骨,此时正向刃即进行切入牙骨,并将牙骨挤压至上部。主要切割刃为底部的正向刃,切入形方式仅需较小的植入路径,因此可减少颌骨损伤,最大限度的保留骨骼。当遇到较硬骨质不易切入后,可逆时针旋转,即通过反向刃切割较硬骨质;然后可继续顺时针旋转,继续切入。如果实在切割不了,也可逆时针旋转退出,重新选择最佳的修复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拔牙后可即刻种植,即刻行使种植功能;且通过调整种植体的位置,可实现最佳的修复方向。进一步地,螺旋槽内设有若干凹槽,凹槽与螺旋槽的螺旋方向一致。凹槽的设置,增加了表面积,增加了牙骨附着点,安装愈合后骨组织的形成速度快,长期稳定性高,牢固不易松动。即使在骨量和骨质不佳的情况下,也取得初期稳定性。具体地,本体和旋入端的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或喷砂酸蚀活化处理的,并复合有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涂层。表面氧化处理:实际上任何钛材在与空气接触后很快就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喷砂酸蚀处理(SLA),采用250-500μm的大颗粒刚玉砂喷射植入体表面,然后采用浓的盐酸和硫酸混合酸酸蚀,使其表面产生20-40μm的窝坑和2-4μm的二级窝坑。喷砂酸蚀活化处理(SLActive),它是在SLA的基础上,在氮气氛围中进行表面处理,储存在0.9%NaCl溶液中运输。这种处理方法使得种植体表面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高的表面能;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涂层的骨附着表面积更大,骨附着力更强,提高了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的有益效果是:1.双头螺纹也叫双螺旋螺纹,其螺纹升角较大(容易滑动),与嵴顶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小,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2.应当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置入过程中对嵴顶的骨的破坏最小,使其在咬合过程中使骨的受力小、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本专利技术种植后的冠口(颈圈)外圆面区域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减小,且不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牙齿十分坚固;3.旋入嵴顶时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入端(1)和用于连接牙假体的冠口端(2),所述冠口端(2)的外侧面上设有起始于本体,并终止于冠口端(2)的口部边缘的双头螺纹(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入端(1)和用于连接牙假体的冠口端(2),所述冠口端(2)的外侧面上设有起始于本体,并终止于冠口端(2)的口部边缘的双头螺纹(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纹(3)的螺纹槽为弧形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纹(3)的两端分别向本体和冠口端(2)的口部边缘渐缩并消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从旋入端(1)的外缘处至冠口端(2)的方向上螺旋的螺旋槽(4),所述螺旋槽(4)与双头螺纹(3)同向螺旋;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4)同向螺旋的第一切削槽(5),每个第一切削槽(5)的螺旋中心线均与螺旋槽(4)的螺旋中心线相交,所述第一切削槽(5)起始于螺旋槽(4)以旋入端(1)为起始端的至少10%长度处,并终止于螺旋槽(4)以旋入端(1)为起始端的至多90%长度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4)同向螺旋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锦徐骏伟尹克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