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雅珺专利>正文

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32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04
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包括簸箕斗和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部托板、侧围边和上端板,底部托板的前端形成垃圾进料端;簸箕杆的上端部安装有设有挂孔或挂钩的握手柄;簸箕杆的下端部与侧围边的后端外侧部通过转动副A连接;在上端板与簸箕杆之间设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杆A、杆B和滑套,杆A的下端部与上端板通过转动副B连接,滑套套装在簸箕杆上,杆B的下端部通过转动副C与杆A的上端部连接,杆B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副D与滑套连接;在滑套上设有定位孔A,在簸箕杆上设有呈上下布置的定位孔B和定位孔C;在簸箕处于使用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相垂直;在簸箕处于吊挂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呈一线设置。本簸箕悬便于吊挂在窄小空间内。

Can the household hanging dustpan

Can the household hanging dustpan comprises a dustpan bucket and a dustpan rod, comprising a bottom plate, dustpan bucket side edge and the upper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plate forming garbage feeding end; a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hole or link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dustpan installation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dustpan rod and side edge of the rear side connected by a rotary pair with A; linkage between the upper end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comprises a dustpan rod, A rod, B rod and the sliding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 and the upper end plate through a rotating pair B, sliding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dustpan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B by rotating pair C with the rod of A, the upper end of the rod rotation of the B D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through the sliding sleeve;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A, the dustpa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op of B and C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dustpan in use, dustpan rod and is vertical in the dustpan bucket; In the condition of hanging dustpan, the dustpan hopper is dustpan rod and line set. This will facilitate hanging suspended in narrow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吊挂的家用簸箕
本技术涉及卫生清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能吊挂的家用簸箕。
技术介绍
簸箕是家庭生活中清除垃圾的常用工具。目前,常见的家用簸箕由簸箕斗及竖直固定在簸箕斗上的簸箕杆构成。该结构的簸箕在使用着者不需要弯腰的情况下,通过扫帚就可将地面上的垃圾收集到簸箕斗内,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该结构的簸箕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通常是直接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的地面上,而且由于簸箕斗的平面面积较大,不能将簸箕置于两物体之间的窄小空间内,比如,门与对应的一侧墙面之间的空间。这样,就会占用较多的地面空间,尤其不适用于厨房或卫生间较小的家庭使用,另外,用拖把拖地时,还需要挪动簸箕的位置,增加了家庭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减小簸箕的平面占用空间,从而能将簸箕悬挂于两物体之间的窄小空间内的能吊挂的家用簸箕。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包括簸箕斗和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部托板、侧围边和上端板,侧围边的下端与底部托板的两侧部及后端部连接,上端板设置在侧围边的上端,且与侧围边的后部连接,底部托板的前端形成垃圾进料端;簸箕杆的上端部安装有握手柄,握手柄上设有挂孔或挂钩,其特征在于:簸箕杆的下端部与侧围边的后端外侧部通过转动副A连接;在上端板与簸箕杆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杆A、杆B和滑套,杆A的下端部设置在上端板的上方、且与上端板通过转动副B连接,滑套套装在簸箕杆上,杆B的下端部通过转动副C与杆A的上端部连接,杆B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副D与滑套连接;在滑套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A,在簸箕杆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B和定位孔C,定位孔B和定位孔C呈上下设置;在簸箕处于使用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相垂直,滑套向上移至定位孔A和定位孔B相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B内的定位销,形成定位;在簸箕处于吊挂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呈一线设置,滑套向下移至定位孔A与定位孔C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C内的定位销,形成定位。优选的:在上端板的前端还设置有梳齿,梳齿朝向簸箕斗的垃圾进料端方向延伸。优选的:簸箕斗为一体注塑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家用簸箕在使用时,可使簸箕斗与簸箕杆呈垂直状态,这样,通过笤帚可将垃圾清扫到簸箕斗内;而当簸箕在不使用时,可拔下定位销,沿簸箕杆向上移动滑套,使簸箕杆和簸箕斗呈一线状态,然后将定位销插入到簸箕杆位于上方的定位孔内。由于簸箕斗与簸箕杆呈一线状态,可减小簸箕的平面占用空间,这样,就可将簸箕悬挂于两物体之间的窄小空间内,从而方便了簸箕的存放。附图说明图1是簸箕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簸箕在吊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簸箕斗;1-1、底部托板;1-2、侧围边;1-3、上端板;1-4、梳齿;2、簸箕杆;2-1、定位孔B;2-2、定位孔C;3、握手柄;3-1、挂孔;4、转动副A;5、连杆机构;5-1、杆A;5-2、杆B;5-3、滑套;5-4、转动副B;5-5、转动副C;5-6、转动副D;6、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4,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包括簸箕斗1和簸箕杆2,簸箕斗包括底部托板1-1、侧围边1-2和上端板1-3。侧围边的下端与底部托板的两侧部及后端部连接,上端板设置在侧围边的上端,且与侧围边的后部连接。底部托板的前端形成垃圾进料端。簸箕杆的上端部安装有握手柄3,握手柄上设有挂孔3-1或挂钩,附图中所示为挂孔结构。簸箕杆的下端部与侧围边的后端外侧部通过转动副A4连接。在上端板与簸箕杆之间设置连杆机构5,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簸箕杆和簸箕斗连接在一起,且通过连杆机构的运动可改变簸箕斗与簸箕杆之间的夹角。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杆A5-1、杆B5-2和滑套5-3。杆A的下端部设置在上端板的上方、且与上端板通过转动副B5-4连接,滑套套装在簸箕杆上,具体的,滑套与簸箕杆采用间隙配合。杆B的下端部通过转动副C5-5与杆A的上端部连接,杆B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副D5-6与滑套连接。在滑套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A,在簸箕杆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B2-1和定位孔C2-2,定位孔B和定位孔C呈上下设置,即定位孔B设置在定位孔C的上方。在簸箕处于使用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相垂直,滑套向上移至定位孔A和定位孔B相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B内的定位销6,形成定位。在簸箕处于吊挂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呈一线设置,滑套向下移至定位孔A与定位孔C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C内的定位销,形成定位。上述的两个定位销是指同一定位销,定位销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插入簸箕杆上的上下两个不同的定位孔内。上述结构中,在上端板的前端还设置有梳齿1-4,梳齿朝向簸箕斗的垃圾进料端方向延伸。梳齿的长度以实际配套使用的笤帚的厚度来确定,应略大于笤帚的厚度。设置梳齿的目的是:可方便将挂在笤帚上的头发、纤维状的垃圾梳理下来,并直接掉落到簸箕斗内,方便了清理笤帚。上述结构中,簸箕斗优选采用一体注塑结构。即底部托板、侧围边、上端板及梳齿部分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本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在簸箕斗与簸箕杆之间设置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可调整簸箕斗与簸箕杆之间的夹角,这样,既可满足簸箕的正常使用,又可便于簸箕的吊挂存放,特别适用于小户型家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能吊挂的家用簸箕

【技术保护点】
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包括簸箕斗和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部托板、侧围边和上端板,侧围边的下端与底部托板的两侧部及后端部连接,上端板设置在侧围边的上端,且与侧围边的后部连接,底部托板的前端形成垃圾进料端;簸箕杆的上端部安装有握手柄,握手柄上设有挂孔或挂钩,其特征在于:簸箕杆的下端部与侧围边的后端外侧部通过转动副A连接;在上端板与簸箕杆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杆A、杆B和滑套,杆A的下端部设置在上端板的上方、且与上端板通过转动副B连接,滑套套装在簸箕杆上,杆B的下端部通过转动副C与杆A的上端部连接,杆B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副D与滑套连接;在滑套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A,在簸箕杆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定位孔B和定位孔C,定位孔B和定位孔C呈上下设置;在簸箕处于使用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相垂直,滑套向上移至定位孔A和定位孔B相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B内的定位销,形成定位;在簸箕处于吊挂状态下,簸箕杆与簸箕斗呈一线设置,滑套向下移至定位孔A与定位孔C对正的位置,且通过插装于定位孔A和定位孔C内的定位销,形成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能吊挂的家用簸箕,包括簸箕斗和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部托板、侧围边和上端板,侧围边的下端与底部托板的两侧部及后端部连接,上端板设置在侧围边的上端,且与侧围边的后部连接,底部托板的前端形成垃圾进料端;簸箕杆的上端部安装有握手柄,握手柄上设有挂孔或挂钩,其特征在于:簸箕杆的下端部与侧围边的后端外侧部通过转动副A连接;在上端板与簸箕杆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杆A、杆B和滑套,杆A的下端部设置在上端板的上方、且与上端板通过转动副B连接,滑套套装在簸箕杆上,杆B的下端部通过转动副C与杆A的上端部连接,杆B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副D与滑套连接;在滑套上设有沿径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雅珺
申请(专利权)人:蒋雅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