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943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包括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S54、稳压二极管ZS51、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电阻RS55A、电阻RS57和三极管QS5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拓展多种功能,包括调光角度的最小深度、输入低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等功能;通过低压检测电路和低压保护电路可以对芯片进行保护,提高电子供电设备安全性,延长电子供电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供电设备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拓展多种功能,可以提高电子供电设备安全性,能够延长电子供电设备使用寿命的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节能产品的大力推广,电源、驱动器等电子供电设备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对安全事故零容忍的态度,对电子供电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普及,各种芯片厂商都针对照明市场推出无数的控制芯片。但于很多非专业IC供应商,芯片价格往往做的很低,受到很多电源、驱动器制造商的欢迎。但于由非专业IC供应商,很多安全性的功能没有考虑在内,导致这些产品从某些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输入低压不保护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这时没有保护功能,使输出功率下降,则对于电源线路中前级主回路中的保险丝、差模、共模电感以及整流二极管的损耗增加4倍以上,造成这些器件长期处于高损耗发热状态,严重时会造成共模线圈高温发红,将骨架热熔,并将PCB烧碳化,造成外壳热熔。如果这些元件是非阻燃材料,可能会造成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子供电设备安全性能低,电压过低导致元器件损坏,造成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拓展多种功能,可以提高电子供电设备安全性,能够延长电子供电设备使用寿命的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包括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S54、稳压二极管ZS51、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电阻RS55A、电阻RS57和三极管QS52;电阻RS54的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S51的负极、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和电阻RS55A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S52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S51的正极均接地,电阻RS55A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集电极与电阻RS57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均与低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本技术通过低压检测电路检测输入电压,如果输入电压低于设定的电压时,三极管QS51导通,让电容CS53充电,形成电容两端压差,从而触发三极管QS52导通,产生一定的电压施加到控制芯片保护引脚或降低功率控制引脚上,从而实现低压保护。作为优选,低压检测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S51、电容CS51、电阻RS52A、电阻RS52B、三极管QS51和电阻RS53;整流二极管DS51的正极与分压电路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S5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S51、电阻RS52A和电阻RS52B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2B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S51的发射极与电阻RS5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S52A的另一端、电容CS5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1的集电极均与分压电路电连接。作为优选,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S51A、电阻RS51B、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电阻RS51A、电阻RS51B、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依次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S51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1D的另一端、电阻RS52A的另一端、电容CS5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1的集电极均接地。作为优选,低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S55B和电容CS54,电阻RS55B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S54的一端、电阻RS55A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S55B的另一端和电容CS54的另一端均接地。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电阻RS57的另一端电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PCB板,所有电阻、所有电容、所有二极管、所有控制芯片和所有三极管均位于PCB电路板上。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拓展多种功能,包括调光角度的最小深度、输入低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等功能;(2)通过低压检测电路和低压保护电路可以对芯片进行保护,提高电子供电设备安全性,延长电子供电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路图的左部;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路图的右部。图中:低压保护电路1、低压检测电路2、分压电路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包括低压保护电路1、低压检测电路2和分压电路3;所述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S54、稳压二极管ZS51、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电阻RS55A、电阻RS57和三极管QS52;电阻RS54的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S51的负极、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和电阻RS55A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S52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S51的正极均接地,电阻RS55A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集电极与电阻RS57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均与低压检测电路电连接;低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S55B和电容CS54,电阻RS55B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S54的一端、电阻RS55A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S55B的另一端和电容CS54的另一端均接地。其中,低压检测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S51、电容CS51、电阻RS52A、电阻RS52B、三极管QS51和电阻RS53;整流二极管DS51的正极与分压电路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S5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S51、电阻RS52A和电阻RS52B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2B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S51的发射极与电阻RS5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S52A的另一端、电容CS5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1的集电极均与分压电路电连接。其中,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S51A、电阻RS51B、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电阻RS51A、电阻RS51B、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依次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S51的正极与电阻RS51C和电阻RS51D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1D的另一端、电阻RS52A的另一端、电容CS5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S51的集电极均接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图2和图3中的电路通过FB端口与图1中的电路电连接。当接入电源后,交流电压AC经保险电阻F11、压敏电阻VD21、差模电感L11和电容C11再经全桥整流DS11、DS12、DS13和DS14形成正向半周脉动波,再经差模电感L21、供电电阻RS61A、RS61B和RS61C给VCC供电。当VCC电压达到控制芯片启动电压时,控制芯片通过RS31驱动三极管Q31导通截止交替工作,为初级电感L41A储能,并通过次级电感L41C将电能释放输出。高频交流电压经二极管D43整流后给电解电容C43充电,由于电解电容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保护电路(1)、低压检测电路(2)和分压电路(3);所述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S54、稳压二极管ZS51、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电阻RS55A、电阻RS57和三极管QS52;电阻RS54的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S51的负极、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和电阻RS55A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S52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S51的正极均接地,电阻RS55A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集电极与电阻RS57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均与低压检测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保护电路(1)、低压检测电路(2)和分压电路(3);所述低压保护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分压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S54、稳压二极管ZS51、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电阻RS55A、电阻RS57和三极管QS52;电阻RS54的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S51的负极、电容CS52、电容CS53、电阻RS56和电阻RS55A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S52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S51的正极均接地,电阻RS55A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集电极与电阻RS57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S52的基极、电容CS53和电阻RS56的另一端均与低压检测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拓展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检测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S51、电容CS51、电阻RS52A、电阻RS52B、三极管QS51和电阻RS53;整流二极管DS51的正极与分压电路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S5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S51、电阻RS52A和电阻RS52B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2B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S5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S51的发射极与电阻RS5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S53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