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288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5:49
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属于消防门结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门(4),消防门(4)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消防箱的敞口一侧,连接件(6)的一端为与消防门(4)侧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601),另一端为铰接在消防箱侧部外侧的铰接部(602),铰接部(602)和固定部(601)之间设有过渡部(603),使铰接部(602)与固定部(601)间隔设置,过渡部(603)为中部向内凸出的弧形。本消防箱暗门结构在将消防门开启时能够使消防门整体位于消防箱外侧,避免了消防门的厚度影响了消防门的开启角度,使消防门的开启角度大,能够使消防门开启至任意角度并与墙面贴合,不会对消防物品的取放造成妨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
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属于消防门结构

技术介绍
室内消防箱是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消防工具,室内消防箱有标准箱(铁皮)和玻璃门框组成,嵌入建筑墙体或明装于室内。而在一些高档酒店、商场等场所因其整体装饰效果需要,常常采用大块面积石材等厚重材料作为墙体装饰,由石材墙体的承重钢构架、连接件、转动件、构架封闭装饰面、石材装饰面等组成,形成一种厚重的消防箱门装置。目前市场上没有此类厚重消防箱门专用的转轴铰接产品,而一般工程均采用自动加工制作的销轴作为消防箱门转动装置,因同轴转动的原因,消防箱门受其构造厚度影响,开启角度较小,通常小于90°,不符合规定,而且使用时由于消防箱门的妨碍,消火栓箱内的消防物品取放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防门开启角度大、且开启后能够使消防门整体位于消防箱一侧的消防箱暗门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门,消防门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消防箱的敞口一侧,连接件的一端为与消防门侧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另一端为铰接在消防箱侧部外侧的铰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之间设有过渡部,使铰接部与固定部间隔设置,过渡部为中部向内凸出的弧形。优选的,所述的铰接部的铰接点与消防箱的敞口侧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消防箱的敞口侧的外侧间隔设有安装架,安装架设置在墙体内,消防门设置安装架外侧并与安装架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的外侧设有水平的横杆,连接件的铰接部与横杆铰接,铰接部与安装架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的外侧还间隔设有连接架,墙体上的墙体装饰板安装在连接架上。优选的,所述的消防门包括门框架以及设置在门框架上的门装饰板,门装饰板设置在门框架外侧,门装饰板的长度大于门框架的长度,门装饰板的宽度大于门框架的宽度,固定部与门框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铰接部与消防箱之间设有安装件,铰接部通过安装件铰接在消防箱外侧。优选的,所述的安装件包括上套管、下套管以及转轴,转轴上部同轴设置在上套管内并与上套管固定连接,转轴下部转动设置在下套管内,上套管与铰接部固定连接,下套管固定在消防箱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消防箱暗门结构的消防门通过连接件安装,且连接件的固定部和铰接部之间设有弧形的过渡部,从而在将消防门开启时能够使消防门整体位于消防箱外侧,避免了消防门的厚度影响了消防门的开启角度,使消防门的开启角度大,且由于过渡部为弧形,从而能够使消防门开启至任意角度并与墙面贴合,不会对消防物品的取放造成妨碍,且结构简单。2、铰接部的铰接点与消防箱的敞口侧间隔设置,使消防门能够摆脱墙体或墙体装饰板的限制,使消防门能够开启到最大角度。3、安装架设置在墙体内,连接件的铰接部通过横杆与安装架相连,从而将消防门固定在墙体上,安装牢固。4、安装架外侧设有连接架,从而方便消防箱周围的墙体装饰板的安装固定。5、消防门的外侧设有门装饰板,从而在将消防门关闭时与墙体上的墙体装饰板结合,形成暗门结构,不会对墙体的整体美观造成影响。6、铰接部通过转轴与下套管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铰接安装,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支撑,从而在高度方向上对消防门限位,方便消防门的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消防箱暗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连接件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安装架2、横杆3、连接架4、消防门401、门框架402、门装饰板403、斜撑5、支撑杆6、连接件601、固定部602、铰接部603、过渡部7、安装件701、下套管702、上套管703、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图1~5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包括消防门4,消防门4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消防箱的敞口一侧,连接件6的一端为与消防门4侧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601,另一端为铰接在消防箱侧部外侧的铰接部602,铰接部602和固定部601之间设有过渡部603,使铰接部602与固定部601间隔设置,过渡部603为中部向内凸出的弧形。本消防箱暗门结构的消防门4通过连接件6安装,且连接件6的固定部601和铰接部602之间设有弧形的过渡部603,从而在将消防门开启时能够使消防门4整体位于消防箱外侧,避免了消防门4的厚度影响了消防门4的开启角度,使消防门4的开启角度大,且由于过渡部603为弧形,从而能够使消防门4开启至任意角度并与墙面贴合,不会对消防物品的取放造成妨碍,且结构简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消防箱为前侧敞口的长方体箱体,消防箱设置在墙体内,消防箱的敞口侧间隔设有安装架1,安装架1为长方体框架,且安装架1的长度大于消防箱的长度,安装架1的宽度大于消防箱的宽度。连接件6的铰接部602与安装架1铰接,安装架1设置在墙体内,从而方便消防门4的安装。安装架1的外侧设有连接架3,连接架3通过横杆2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横杆2的一端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架3固定连接,横杆2为水平设置在角钢,连接架3为竖向设置在安装架1两侧的方钢。连接架3方便消防箱两侧的墙体装饰板的安装固定。连接件6通过安装件7转动安装在横杆2上,连接件6和安装件7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沿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安装件7的下部安装在横杆2的外端,安装件7的上部与连接件6的铰接部602相连,从而将消防门4安装在安装架1上。安装件7下侧的横杆2下部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为竖向设置的角钢,支撑杆5与连接架3固定连接,从而对横杆2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消防门4的重量较大导致横杆2弯曲,从而影响消防门4的关闭。消防门4包括门框架401以及门装饰板402、门框架401为长方体框架,门框架401的中部间隔设有多根横梁,每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斜撑403,从而增强了门框架401的刚度,避免使用时门框架401发生变形,导致无法关闭的问题。门框架401的长度小于安装架1的长度,门框架401的宽度小于两个连接架3之间的距离。门装饰板402为与墙体的墙体装饰板相配合的装饰板,从而在将消防门4关闭时形成暗门结构,不会对影响墙体的美观。门装饰板402的长度大于门框架401的长度,门装饰板402的宽度大于门框架401的宽度。安装架1上设有对门框架401进行限位的限位杆,从而方便消防门4的关闭。如图3~5所示:连接件6的固定部601为水平设置的圆钢,铰接部602为由左至右逐渐向上的倾斜状的圆钢,铰接部602的右端与固定部601的右端通过过渡部603相连,过渡部603为中部上凸的弧形,从而使消防门4在开启时能够整体转动至安装架1外侧,且避免安装架1和墙体装饰板,保证了消防门4的开启角度大。过渡部603的左端与安装件7相连。安装件7包括上套管702、下套管701以及转轴703。上套管702竖向设置,且上套管702的上端与过渡部603的左端固定连接,且过渡部6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门(4),消防门(4)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消防箱的敞口一侧,连接件(6)的一端为与消防门(4)侧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601),另一端为铰接在消防箱侧部外侧的铰接部(602),铰接部(602)和固定部(601)之间设有过渡部(603),使铰接部(602)与固定部(601)间隔设置,过渡部(603)为中部向内凸出的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门(4),消防门(4)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消防箱的敞口一侧,连接件(6)的一端为与消防门(4)侧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601),另一端为铰接在消防箱侧部外侧的铰接部(602),铰接部(602)和固定部(601)之间设有过渡部(603),使铰接部(602)与固定部(601)间隔设置,过渡部(603)为中部向内凸出的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部(602)的铰接点与消防箱的敞口侧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箱的敞口侧的外侧间隔设有安装架(1),安装架(1)设置在墙体内,消防门(4)设置安装架(1)外侧并与安装架(1)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的外侧设有水平的横杆(2),连接件(6)的铰接部(602)与横杆(2)铰接,铰接部(602)与安装架(1)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箱暗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超边昌学齐文学李笃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阳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