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攀峰专利>正文

一种无基础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22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4:42
一种无基础节点,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下层竖向构件、下层水平构件、上层竖向构件、钢管底板、锚固件和水平增强钢筋网片。这种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基础、施工下层构件、加工预埋件、连接水平增强钢筋网片、埋入预埋件、施工上层竖向构件等步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钢管混凝土构件与基础的连接节点由基础表面上移至基础上一层竖向构件的表面,使基础部位呈现无节点的状态,对房屋基础节点的抗震、安全性有特殊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A non base node

A non basic node, which includes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lower vertical member, lower level member, upper vertical member, steel pipe floor, anchor and horizontal reinforced bar mesh.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is joint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cluding lower processing components, embedded parts, connection level reinforced mesh embedded, embedded parts, construction steps of upper vertical member. Connection element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ba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pipe concrete by the basis to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the base site showed no node state, the house foundation joints and security have special effects, but also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基础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基础节点。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目前建筑工业化的主流结构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柱,施工整体性好,造价成本较低,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但是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抗拉强度低,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较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我国同时是一个多地震发生的国家,地震灾害是造成我国居民伤亡灾害最多的自然灾害,其中巨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地震灾害中的主要损失。汶川地震造成约8.7万人死亡或者失踪,约37.5万人受伤,由于目前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部门管理等限制,在抗震的实践中地震应对主要集中房屋结构抗震领域,这用于应对巨震灾害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找到一种能有效应对大震甚至巨震,并在建筑工业化中实现工业化生产、绿色、防火性能好、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钢筋混凝土柱成为工程面临重要的难题。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等优点,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基础的连接节点是该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关键之一。目前该结构常用的基础节点是将钢管混凝土结构直接锚固在基础上并伸入基础的底部,该基础节点对于有大地盘或者大地下室的建筑物适应性较差,存在成本高和施工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基础节点,要解决传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基础连接节点直接锚固在基础上存在对地下室建筑物适应性较差、节点受力不安全、施工困难、浪费材料与成本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基础连接节点伸入基础底部存在复杂的钢-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施工冲突,施工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基础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的下层竖向构件、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顶部的下层水平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顶部的上层竖向构件;所述下层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下层钢筋笼和下层混凝土;所述上层竖向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管和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所述钢管上的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钢管底板,所述钢管底板是与钢管中心对齐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预留施工洞口;所述钢管底板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埋入下层混凝土的内部、上方正对钢管的管壁一周间隔设置;在锚固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下层混凝土中增设有与下层钢筋笼绑扎为一体的水平增强钢筋网片形成钢筋加密区,所述水平增强钢筋网片至少设置一道。所述钢管底板的下皮标高不高于下层竖向构件的顶面标高。所述钢管底板以钢管的管壁为界分为露在管壁外侧的外部、正对管壁的中部和伸入管壁内侧的内部,所述锚固件与中部连接。所述钢管底板的上侧表面和管壁的底部之间绕管壁一周间隔固定连接有上加劲肋板,所述上加劲肋板与钢管底板垂直,所述上加劲肋板上焊接有栓钉。所述钢管底板的下侧表面上间隔固定连接有下加劲肋板,所述下加劲肋板与钢管底板垂直,所述下加劲肋板上焊接有栓钉。所述锚固件为锚固钢筋、抗剪键型钢或者钢板,所述锚固件与钢管底板焊接,所述钢管的管壁、抗剪键型钢或钢板上焊接有栓钉。所述钢管混凝土内还设有钢管钢筋笼使下层竖向构件成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钢管钢筋笼的底部伸入钢筋加密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将钢管混凝土构件与基础的连接节点由基础表面上移至基础上一层竖向构件的表面,使基础部位呈现无节点的状态,该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其可进行更安全的节点连接方式。本技术受力安全可靠,钢管底板和锚固件成整体预埋件,节点处的锚固件和加劲肋可有效传递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弯矩、剪力、扭矩等荷载。本节点只需在基础上一层竖向结构与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无需深入到基础底部,避免了复杂的钢-混凝土相关的关系和冲突,降低施工难度,可以有效减少材料和成本。本技术的新型结构节点形式,对房屋基础节点的抗震、安全性有特殊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一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二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三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四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五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节点区实施例六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三、五的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四、六的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筋混凝土基础、2-下层竖向构件、21-下层钢筋笼、22-下层混凝土、3-下层水平构件、4-上层竖向构件、41-钢管、42-钢管混凝土、43-钢管钢筋笼、5-钢管底板、51-外部、52-中部、53-内部、6-洞口、7-锚固件、71-锚固钢筋、72-抗剪键型钢、8-水平增强钢筋网片、9-上加劲肋板、10-下加劲肋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无基础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的下层竖向构件2、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下层水平构件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上层竖向构件4。参见图2所示,所述下层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下层钢筋笼21和下层混凝土22;所述上层竖向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管41和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42;所述钢管上的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钢管底板5,所述钢管底板5是与钢管中心对齐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预留施工洞口6;所述钢管底板5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锚固件7,所述锚固件埋入下层混凝土的内部、上方正对钢管的管壁一周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锚固件为为锚固钢筋71,锚固件与钢管底板焊接。在锚固件7锚固长度范围内的下层混凝土中增设有与下层钢筋笼绑扎为一体的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形成钢筋加密区;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标高等于钢管底板5的下侧表面标高。所述钢管底板以钢管41的管壁为界分为露在管壁外侧的外部51、正对管壁的中部52和伸入管壁内侧的内部53,所述锚固件7与中部52对齐并焊接。所述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沿至少设置一道或沿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两道。本实施例中为两道。所述钢管底板5的上侧表面和管壁的底部之间绕管壁一周间隔固定焊接有上加劲肋板9,所述上加劲肋板9与钢管底板5垂直。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钢管混凝土内还设有钢管钢筋笼43使下层竖向构件成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钢管钢筋笼43的底部伸入钢筋加密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锚固件7为抗剪键型钢72,本实施例中使用工字钢。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所述钢管混凝土内还设有钢管钢筋笼43使下层竖向构件成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钢管钢筋笼43的底部伸入钢筋加密区。实施例五:一种无基础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的下层竖向构件2、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下层水平构件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上层竖向构件4。参见图2所示,所述下层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下层钢筋笼21和下层混凝土22;所述上层竖向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管41和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42;所述钢管上的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基础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基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的下层竖向构件(2)、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下层水平构件(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上层竖向构件(4);所述下层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下层钢筋笼(21)和下层混凝土(22);所述上层竖向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管(41)和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42);所述钢管上的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钢管底板(5),所述钢管底板(5)是与钢管中心对齐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预留施工洞口(6);所述钢管底板(5)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锚固件(7),所述锚固件埋入下层混凝土的内部、上方正对钢管的管壁一周间隔设置;在锚固件(7)锚固长度范围内的下层混凝土中增设有与下层钢筋笼绑扎为一体的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形成钢筋加密区,所述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至少设置一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基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的下层竖向构件(2)、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下层水平构件(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层竖向构件(2)顶部的上层竖向构件(4);所述下层竖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下层钢筋笼(21)和下层混凝土(22);所述上层竖向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管(41)和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42);所述钢管上的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钢管底板(5),所述钢管底板(5)是与钢管中心对齐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预留施工洞口(6);所述钢管底板(5)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锚固件(7),所述锚固件埋入下层混凝土的内部、上方正对钢管的管壁一周间隔设置;在锚固件(7)锚固长度范围内的下层混凝土中增设有与下层钢筋笼绑扎为一体的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形成钢筋加密区,所述水平增强钢筋网片(8)至少设置一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基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底板(5)的下皮标高不高于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标高。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姚攀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