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金池专利>正文

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21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包括一大底、一底垫及一表层;该大底上设有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设有多数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由隔板作为间隔,于各个隔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沟通管道,于大底的外围侧壁设有通气孔;该底垫置于大底上方,剪裁成与大底的凹陷部相同尺寸轮廓大小,底垫周边黏贴于大底凹陷部的周缘,底垫为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厚板垫体,于对应大底上凹槽位置设有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该底垫上的各透孔置于大底上的凹槽上;该表层于其板体上设有多数的气孔,该表层贴合于底垫上层,且气孔迭合于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持鞋内的干爽舒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于鞋底上设有软质挤压底垫以压缩气室的空间,能有效将鞋底上下层的空气作循环对流,使鞋穿起来感到干爽舒适。
技术介绍
鞋子具有透气功能的构造设计,在已申请并核准的专利案中已经普遍,但真正要设计出具有透气功能且构造简单、容易制造生产且组装快速的则较为稀少,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41249号『全面缓冲、通气功能鞋』一案,此案的透气鞋底构造是于鞋内部垫置有一缓冲垫及一通气垫,鞋底的两侧边缘穿设有对流孔,于鞋底顶缘对应设有与之相通的方形换气洼口;其特征在于缓冲垫的底面凸设有数个圆形气压柱,气压柱底部的周缘设一较大外径的唇边,于预定气压柱之间及部份气压柱的内部穿设有贯穿垫体的贯通孔;于其底面间贴合有一垫底封层,该垫底封层黏固定着于各气压柱的唇边底面,以形成一除贯通孔外近乎封闭的气压室;再将通气垫对合置于缓冲垫的上方,其底面凸设有数个中空的圆形凸粒,这些圆形凸粒对应于缓冲垫底面各气压柱的位置而设置,并于预定凸粒之间及部份凸粒的内部穿设有露出于垫体顶面的通风孔,使鞋内的空气得以于通气垫顶面与底面各圆形凸粒间相流通,进而可经缓冲垫上各贯通孔构成一空气流动空间。所揭示的鞋底透气构造,于构件的制造上开模较麻烦,且组装时必需衡量对位性准确度考虑,因此一但对位不正容易形成瑕疵品,而各层的组件底部形成气压柱、中空的圆形凸粒等结构,使得组件的厚度增加,所制成的透气鞋鞋底高度不低,因而穿鞋者使用中感到鞋体笨重不好走路,此为其缺点。因此,设计人有鉴于现有鞋体透气构造仍有其缺点而作出改进,提供一种生产成本合理、使用上可有效达到新鲜空气对流的透气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当鞋体穿于脚部行走时,自然而然产生鞋底上下层间的挤压空气对流效应,达到一种有效的进排气构造,使鞋子内部空气充分流通而干燥舒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包括一大底、一底垫及一表层;该大底上设有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设有多数的凹槽,各凹槽之间利用隔板作为间隔,于各个隔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沟通管道,于大底的外围侧壁设有通气孔;该底垫置于大底上方,剪裁成与大底的凹陷部相同尺寸轮廓大小,底垫由软质材料制成为一厚板的垫体,于对应大底上凹槽位置设有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该表层于板体上底面设有多数的气孔,而各气孔于表层贴合于底垫上时,气孔迭合于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于组合时,将底垫置于大底上,使底垫周边黏贴于大底凹陷部的周缘,再将表层贴合于底垫上层,使表层上的气孔与底垫上的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相迭一起,且底垫上的各透孔更置于大底上的凹槽。较佳地,该底垫上不规则形状透孔为散乱式随意分布。较佳地,该底垫上一侧板部凸高设有支撑板部。本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本技术的大底上设有多数凹槽,各凹槽的隔板上设有连通沟道,于侧缘设有通气孔,而底垫由软质材料制成一厚板的垫体,底垫前半段上设有多数不规则形状透孔,底垫于后半段上设有多数蜂巢状透孔,而表层可由皮革或透气布构成,使薄质的表层贴覆于底垫上,再将其结合件迭合于大底上,通过脚部重量下压于鞋垫,软质的底垫于行走动作下分别被前脚掌及后脚跟反复渐次施压,当鞋底踩下时底垫被挤压可使大底上的凹槽空间缩小,而当提起脚部时底垫又弹性回复原状,故凹槽内部空间便形成缩小与扩大反复进行变化,达到鞋底透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底组合后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后的侧视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挤压空气对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大底 11……凹槽12……沟通管道(连通沟道) 13……通气孔20……底垫 21……不规则状透孔22……蜂巢状透孔 23……支撑板部30……表层(鞋垫) 31……气(透)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的透气鞋底构造由一大底10、一底垫20、一表层30所组成。该大底10于鞋内设为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设有多数的凹槽11,各凹槽之间利用隔板作为间隔,于各个隔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沟通管道12,于大底10的外围侧壁设有通气孔13。而底垫20,剪裁成与大底的凹陷部相同尺寸轮廓大小,底垫由软质材料制成为一厚板的垫体,于对应大底上凹槽11位置设置所述底垫,底垫前半段上设有多数不规则形状透孔21,底垫于后半段上设有多数蜂巢状透孔22,一板部凸高的支撑板部23设于底垫一侧,多数不规则形状透孔采用散乱式随意分布。而表层30,可由皮革或透气布构成,使薄质的表层贴覆于底垫上,表层于板体上设有多数微小的气孔31,当表层30贴合于底垫20上后,可使气孔31对合置于不规则形状透孔21及蜂巢状透孔22上,使底垫20与表层30的结合件可具有充分透气功效。于组合时,将底垫20置于大底10上,使底垫周边黏贴于大底凹陷部的周缘,再将表层30置于底垫20上层,因此使得底垫20上的不规则形状透孔21及蜂巢状透孔22置于大底10上的各个凹槽11上,因底垫20为制成板体加厚的软质板体,其受压可弹性伸缩,使其孔相迭并受压后,能提供大底10的凹槽11下陷压缩于凹槽中,改变槽中空间大小,成为一挤压空气对流的效应,制成鞋体后能保持较佳的透气功能。参阅图3、4所示,于组合时将其底垫20黏设于大底10的凹陷部上,再将表层30使气孔31加迭于不规则形状透孔21及蜂巢状透孔22及凹槽11上,该底垫20为一加厚软质板材,如此当脚底压踏于鞋底上时,各凹槽11将因周围隔板的支撑而于行走过程中造成下压及上提的作用,气孔31设于凹槽11的最顶端,故于下压时气流由其小孔喷出,而部份凹槽11空间中的气体也会由大底10侧设的通气孔13向外排出,因此当于鞋底踩踏于地面积水时,其向外排出的气体可使积水不致于进入大底10内部。当鞋体于提脚过程时,底垫20便不受下压,其弹性回复之时便可将气体由鞋外经由通气孔13吸入,透过各沟通管道12而流入布满各个凹槽11,当再次下压底垫20时便可使气体向上冲出,达到气体吸排效果。由上述可知,本技术于构造上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可降低制造成本,组装时工时效益容易大为增加,而使用上可有效使鞋体内部上下层的气体对流,改善现有鞋体脚部闷热空气不流通的缺点,为一自然有效的透气鞋底构造。但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可行实施例,仅为便于说明本技术,凡依本技术所作的各种变换设计,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包括一大底、一底垫及一表层;其特征在于:该大底上设有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设有多数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由隔板作为间隔,于各个隔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沟通管道,于大底的外围侧壁设有通气孔;该底垫置于大底上方,剪裁成与大底的凹陷部相同尺寸轮廓大小,底垫周边黏贴于大底凹陷部的周缘,底垫为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厚板垫体,于对应大底上凹槽位置设有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该底垫上的各透孔置于大底上的凹槽上;该表层于其板体上设有多数的气孔,该表层贴合于底垫上层,且气孔迭合于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鞋底循环空气装置,包括一大底、一底垫及一表层;其特征在于该大底上设有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设有多数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由隔板作为间隔,于各个隔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沟通管道,于大底的外围侧壁设有通气孔;该底垫置于大底上方,剪裁成与大底的凹陷部相同尺寸轮廓大小,底垫周边黏贴于大底凹陷部的周缘,底垫为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厚板垫体,于对应大底上凹槽位置设有不规则形状透孔及蜂巢状透孔,该底垫上的各透孔置于大底上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池
申请(专利权)人:赖金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