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1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涉及畜牧环境工程设施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污水输运管道、卧泥井、集污池和污水泵;卧泥井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集污池的进水孔连接,粪尿和污水进入到卧泥井,部分固体粪便和污泥经过沉淀后,粪污被输运至集污池内,在集污池集中贮存、发酵处理,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理不当,以及现有的集污池、堆粪棚均为独立设置,无法系统性地控制粪污处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共同组建起整套工程装备,实现粪污处理全程一站式控制,更加实用。

Fecal liquid treatment system of farm far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rm manur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 including sewage pipeline, silt well, sewage collection pool and sewage pump; the water inlet hole silt well with liquid manur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and livestock sewage collection pool connection, urine and fecal sewage into the silt well, part of solid manure and sludge after precipitation, manure is transported to the sewage collection tank in sewage collection pool for centralized storage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ing, alleviate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is improper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sewage collection pool, manure shed are independent settings, unable to control system technical problems of manure to realize the common set up set of engineering equipment, implement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one-stop control,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畜牧环境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中小型家庭式畜禽养殖场仍然是中国最庞大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群体,养殖规模约占畜牧业养殖规模总量的55%,而由于当前养殖成本高、市场波动强,家庭型畜禽养殖场总体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基本上无法承担占养殖场总投资的1/4-1/3的粪污治理工程建设环节的投入;因此,绝大多数养殖场所处环境具有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家庭式畜禽养殖场,一般是通过人工将牲畜的粪便进行简单清理,或者通过工业化方式将粪液进行处理,再运输至田间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工业化处理技术成本过高,让农户日常维护、管理不现实,以及现有的集污池、堆粪棚均是独立设置,运输成本高,以及无法系统地控制粪污处理,从而造成养殖场内外的卫生环境差,是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业化处理技术成本过高,管理不现实以及现有的集污池是独立设置,无法系统地控制粪污处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包括:输运管道、卧泥井、集污池和污水泵;卧泥井设置有两个,两个卧泥井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集污池的进水孔连接,两个卧泥井之间通过输运管道连通,以将畜舍粪液输送通道中污水通过输运管道输运至集污池内;输运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用于定向传递输运管道内的污水。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检查井;输运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输运管道依次连接,每隔一定距离的输运管道之间设置有检查井,检查井与输运管道连接。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检查井的间距范围为:25m~30m。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还包括:阳光板和护栏;集污池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立柱,阳光板通过多个立柱设置于集污池的顶部;护栏设置于集污池顶部的四周,护栏分别与集污池的侧壁和阳光板连接;护栏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人进入的栏杆门。进一步地,集污池设置有多个,多个集污池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集污池之间的隔墙设置有多个过水孔,以使多个集污池连通;多个进水孔沿着集污池的侧壁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水管;过水孔设置有过水弯头,过水管通过过水弯头与过水孔连接;过水管通过过水弯头伸向集污池的底部。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泵;污泥泵设置于集污池的底部,用于将集污池的淤污抽出。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包括:粪液分离装置和养殖场粪便处理系统;粪液分离装置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连接,用于将畜舍粪液输送通道的粪液和粪便分离;养殖场粪便处理系统和所述卧泥井均与粪液分离装置连接,以将粪液分离装置分离的粪便和粪液分别运输及存放。进一步地,养殖场粪便处理系统包括运输装置和堆粪棚;运输装置可与粪液分离装置连接,以将粪液分离装置分离的粪便通过运输装置运送至堆粪棚处。进一步地,运输装置为清粪车或者清粪传送带或刮粪板的任意一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包括:输运管道、卧泥井、集污池和污水泵;卧泥井设置有两个,两个卧泥井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集污池的进水孔连接,两个卧泥井之间通过输运管道连通,以将畜舍粪液输送通道中污水通过输运管道输运至集污池内;输运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用于定向传递输运管道内的污水;通过卧泥井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以使粪液以及污水进入到卧泥井,经过将混杂在粪液的部分固体粪便以及污泥沉淀后通过输运管道再输运至另一个卧泥井进行沉淀,最后将粪液输运至集污池内,经过集污池的集中贮存、发酵处理,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业化处理技术成本过高,管理不现实以及现有的集污池是独立设置,无法系统地控制粪污的处理的技术问题;通过粪液的简单收集、储存、运输到田间地头回田农用的效果,做到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友好,实现了粪液处理全程一站式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集污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集污池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养殖场粪便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堆粪棚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输运管道;200-卧泥井;300-集污池;400-污水泵;500-进水孔;600-检查井;700-光板;800-护栏;900-立柱;110-过水孔;120-过水管;130-过水弯头;140-污泥泵;150-粪液分离装置;160-养殖场粪便处理系统;161-运输装置;162-堆粪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卧泥井200分别与畜舍粪道输送通道和集污池300的进水孔500连接。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检查井600与输运管道100连接。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集污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邻的两个集污池300之间的隔墙设置有过水孔110。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的集污池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阳光板700设置于集污池300的顶部。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包括:输运管道100、卧泥井200、集污池300和污水泵400;卧泥井200设置有两个,两个卧泥井200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集污池300的进水孔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运管道、卧泥井、集污池和污水泵;所述卧泥井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卧泥井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所述集污池的进水孔连接,两个所述卧泥井之间通过输运管道连通,以将畜舍输运通道中粪液通过所述输运管道输运至所述集污池内;所述输运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用于定向传递所述输运管道内的污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运管道、卧泥井、集污池和污水泵;所述卧泥井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卧泥井分别与畜舍粪液输送通道和所述集污池的进水孔连接,两个所述卧泥井之间通过输运管道连通,以将畜舍输运通道中粪液通过所述输运管道输运至所述集污池内;所述输运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用于定向传递所述输运管道内的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查井;所述输运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输运管道依次连接,每隔一定距离的所述输运管道之间设置有所述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与所述输运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检查井的间距范围为:25m~3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光板和护栏;所述集污池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阳光板通过多个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集污池的顶部;所述护栏设置于所述集污池顶部的四周,所述护栏分别与所述集污池的侧壁和所述阳光板连接;所述护栏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人进入的栏杆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场粪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池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污池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污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强赵润杨鹏翟中葳高文萱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