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73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0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该附着节点包括与塔吊附着杆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和节点面板。所述节点面板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若干块锚板。所述锚板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所述耳片与塔吊附着杆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该附着节点在不增加锚板长度的情况下便能满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使用性能。提高了附着节点的抗拔能力和抗拉能力,增大了附着节点的安全性。

An attachment n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ower crane suitable for earthquake multiple zon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ttached n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arthquake multiple zone. The attachment node includes an ear seat connected with a tower crane attachment rod. The ear seat comprises two pieces of ear plates and a node panel. Two pieces of ear plates are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plate surface of the node panel, and a number of anchors are weld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ate. The anchor plate is pre buried i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e ear piece and the attaching rod of the tower crane are fixed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pin shaft. The attached node can meet the performance of seismic loa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the anchor plate. The drawing ability and tensile ability of the attached node are improved, and the safety of the attached node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件支承的起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吊附着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日益蓬勃,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涌现,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合理选用垂直运输设备至关重要。因此,塔式起重机应运而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塔式起重机越来越完善。外挂式塔吊具有塔身短、整机轻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挂式塔吊所产生的荷载经过塔身标准节和附着框架的传递,最终由附着节点承受。附着节点由钢牛腿、型钢预埋件和附着区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共同构成。因外挂式塔吊的安全和稳定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所以塔吊附着节点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即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来应付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高层建筑中,随着建筑高度的递增,所用混凝土强度会逐步降低,墙厚亦会逐步减小,因此附着节点锚固时其锚板长度受到限制。在地震多发地区施工,不仅要考虑正常合作下附着节点的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施工手册预埋件计算公式计算中的要求,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附着节点的安全性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不改变锚板长度就能加大锚固能力的塔吊附着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改变锚板长度的同时加大塔吊附着节点的锚固能力,以解决在地震多发地区,施工过程中因塔吊附着节点锚固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墙体变形和墙体开裂等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包括与塔吊附着杆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和节点面板。所述节点面板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若干块锚板。所述两块耳片平行布置。所述两块耳片对应位置上设有若干个销轴孔。所述耳片的板面上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楞。所述锚板的板面上间隔布置有若干加固块。所述加固块为矩形。所述锚板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塔吊结构的塔身标准节外箍设有附着框。附着框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塔吊附着杆。所述塔吊附着杆与耳片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锚板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进一步,所述每块支撑楞均与节点面板焊接。进一步,所述加固块焊接在锚板的板面上。进一步,所述加固块与锚板整体浇筑。进一步,所述锚板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一端焊接有锚固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1)附着节点在不增加锚板长度的情况下便能满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使用性能;2)提高了附着节点的抗拔能力和抗拉能力,增大了附着节点的安全性;3)无需考虑墙体厚度的影响;4)支撑楞可以提高耳片的承载力,抗变形能力;5)可以比较方便的对目前已有的锚板预埋件进行改造,直接在原有锚板预埋件上焊接加固块即可,推广性强;6)在未增大施工难度的情况下较大的提高了锚板预埋件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附着节点结构示意图;图2为附着节点与塔吊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耳片1、销轴孔101、支撑楞2、节点面板3、加固块4、锚板5、锚固块501、塔吊附着杆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包括与塔吊附着杆6连接的耳座。参见图1,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1和节点面板3。所述节点面板3竖直布置。所述节点面板3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1,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四块锚板5。所述耳片1和锚板5均与节点面板3的板面垂直。所述两块耳片1平行布置。所述两块耳片1对应位置上设有销轴孔101。所述每块耳片1的板面上还焊接有四个支撑楞2。每块支撑楞2均与节点面板3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每块锚板5的每侧板面上均焊接有10个加固块4。所述加固块4间隔布置。所述加固块4布置为两行,每行5个加固块4。所述加固块4为矩形。所述锚板5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在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进行附着。所述锚板5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一端焊接有锚固块501。参见图2,塔吊结构的塔身标准节外箍设有附着框。附着框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塔吊附着杆6。所述塔吊附着杆6与耳片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为塔吊结构提供稳定支撑作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包括与塔吊附着杆6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1和节点面板3。所述节点面板3竖直布置。所述节点面板3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1,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八块锚板5。所述耳片1和锚板5均与节点面板3的板面垂直。所述两块耳片1平行布置。所述两块耳片1对应位置上设有两个销轴孔101。在本实施例中,每块锚板5的每侧板面上均焊接有5个加固块4。5个加固块4等间距布置为一行。所述加固块4与锚板5整体浇筑。所述加固块4为矩形。所述锚板5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在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进行附着。塔吊结构的塔身标准节外箍设有附着框。附着框的外侧设置有四个塔吊附着杆6。所述塔吊附着杆6与耳片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为塔吊结构提供稳定支撑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塔吊附着杆(6)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1)和节点面板(3);所述节点面板(3)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1),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若干块锚板(5);所述两块耳片(1)平行布置;所述耳片(1)的板面上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楞(2);所述两块耳片(1)对应位置上设有若干个销轴孔(101);所述锚板(5)的板面上间隔布置有若干加固块(4);所述加固块(4)为矩形;所述加固块(4)与锚板(5)整体浇筑;所述锚板(5)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塔吊结构的塔身标准节外箍设有附着框;附着框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塔吊附着杆(6);所述塔吊附着杆(6)与耳片(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施工的塔吊附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塔吊附着杆(6)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包括两块耳片(1)和节点面板(3);所述节点面板(3)的一侧板面上焊接两块耳片(1),另一侧板面上焊接有若干块锚板(5);所述两块耳片(1)平行布置;所述耳片(1)的板面上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楞(2);所述两块耳片(1)对应位置上设有若干个销轴孔(101);所述锚板(5)的板面上间隔布置有若干加固块(4);所述加固块(4)为矩形;所述加固块(4)与锚板(5)整体浇筑;所述锚板(5)预埋在建筑主体结构中;塔吊结构的塔身标准节外箍设有附着框;附着框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塔吊附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国李增玉姚刚杨阳魏伏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