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968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35
本申请涉及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用于支撑丝网组件过烟部的栅格板,所述丝网组件内具有用于装填脱硝催化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中至有两部分为供烟气穿过的过烟部,所述过烟部为具有若干通孔的网状板或者为丝网,所述网状板或者丝网的孔径小于所述脱硝催化剂的粒径,所述栅格板的上端与脱硝塔顶板连接,下端与所述脱硝塔底板连接。栅格板对催化剂组件中的过烟部进行支撑,一方面是提高丝网组件的安装可靠性,另一方面,还保证了过烟部在装填脱硝催化剂后能够保持原因形态,避免因脱硝催化剂填充而导致丝网或网状板变形的问题。

A supporting component used for denitrification equipment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
本申请涉及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在工业烟气中,通常含义大量的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较高的地面臭氧浓度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因此,积极研究开发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对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通常是采用脱硝设备线来实现,就目前的脱硝设备线而言,主要是包括喷氨装置和与喷氨装置连接的脱硝塔,在脱硝塔内装填有催化剂,其工作原理是,将烟气和氨气输送进入脱硝塔中,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和水,如此,实现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在进一步的使用和设计工作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就目前上述这种用于工业烟气的脱硝设备线而言,依然还存在有不足,具体在于:目前的脱硝设备线中,催化剂通常是堆积在格栅上,将脱硝塔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使用时,烟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进入催化剂层的下方,然后向上穿过催化剂层,在该过程中,实现氮氧化物的脱除,但是,由于催化剂通常为离散颗粒,堆积在格栅上之后,只能是工人通过经验将催化剂的上侧抹平,所以催化剂层的形状和厚度并不好控制;当催化剂层厚度不均匀时,在较薄的位置,其阻力较小,烟气大量的从较薄的位置穿过,不利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容易出现烟气中氮氧化物脱除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脱硝设备线脱硝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脱硝率的脱硝设备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硝设备线:包括上述的液氨蒸发器。优选的,还包括有调质管、喷氨格栅、烟气调质组件、丝网组件、支撑组件、催化剂组件和脱硝塔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液氨蒸发器,包括液氨输送管,所述液氨输送管一端为与液氨源连接的液氨进口端,另一端为氨气出口端,所述液氨输送管外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本申请的液氨蒸发器,通过在液氨输送管外设置散热翅片,提高液氨输送管与外部空间的换热面积,如此,使液氨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更加完全的气化形成氨气,即,提高了液氨的气化率,如此,进而提高氨气与烟气的混合充分性,一方面提高脱硝效率以及提高了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率,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因氨气不能完全反应而造成氨逃逸的问题。优选的,所述液氨输送管外套设有翅片管,所述散热翅片为所述翅片管外壁上设置的翅片。采用翅片管,在进行液氨蒸发器的制造时,直接将翅片管套设在液氨输送管外即可,简化了加工步骤,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另外翅片管可以直接外购,也进一步的方便了加工和制造。优选的,所述翅片管内壁与所述液氨输送管相贴合。如此设置,保证散热翅片对液氨输送管的热交换效率。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翅片连接在所述液氨输送管外壁,并与所述液氨输送管形成一体式结构。如此设置,液氨输送管直接与散热翅片和外部空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进一步的保证了液氨气化的充分性。优选的,所述液氨蒸发器还包括有朝所述散热翅片鼓风的鼓风装置。通过设置鼓风装置,快速带走散热翅片周围的空气,进一步的提高了液氨输送管的热交换效率。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氨蒸发器还包括有用于抽走所述翅片间空气的抽风装置。通过设置鼓风装置或者抽风装置,快速带走散热翅片周围的空气,进一步的提高了液氨输送管的热交换效率。优选的,液氨蒸发器还包括有空气套管,所述空气套管套设于所述液氨输送管外,并将所述散热翅片包覆在内。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外缘与所述空气套管内壁之间隔开设置。采用如上述的设置方式,利用对液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气进行控制,避免冷气对其他设备或者工序造成不利影响。优选的,所述空气套管上与所述氨气出口端相对应的端部为空气进口端,另一端为空气出口端,所述空气出口端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气进口端与鼓风装置连接,所述鼓风装置朝所述空气套管内鼓入与液氨流向相反的气流。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空气套管上与所述液氨进口端相对应的端部为空气出口端,另一端为空气进口端,所述空气进口端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气出口端与抽风装置连接,所述抽风装置用于抽出所述空气套管中的空气,并在所述空气套管内形成与液氨流向相反的气流。通过上述方式,鼓风装置或者抽风装置提高与液氨输送方向相反的空气流,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翅片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优选的,所述液氨输送管为弯折为由多个直管和多个弯管组成的往复状结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液氨输送管弯折为螺旋状或者往复的回旋状。采用上述方式,使得,一方面是可以节约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在有限空间内,可以布置更长的液氨输送管,以及布置更多的散热翅片,如此,进一步的提高液氨的气化充分性。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调质管,包括调质筒体,所述调质筒体一端为调质进口,另一端为调质出口,所述调质管还包括有氨气进管,所述氨气进管的其中一端伸入所述调质筒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调质筒体外。本申请的调质管,在使用时,在调质进口处鼓入空气或者其他在脱硝工艺中部发生化学反应的其他,对高浓度的氨气进行稀释,使之变为浓度较低的氨气,一方面,使直接使液氨完全充分的气化,另一方面,也更加利于氨气与烟气的均匀混合,如此,提高脱硝效率,保证更加充分的脱除烟气的氮氧化物。优选的,所述氨气进管位于所述调质筒体内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喷头。通过设置第一喷头,使氨气进入调质筒体内时为喷射状或者喷洒状,具有更高的流速,在与空气混合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氨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优选的,所述调质筒体包括有进气段、混合段和出气段,所述混合段位于所述进气段和出气段之间,所述进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混合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喷头位于所述进气段内或者所述混合段内。进气段的内径大于混合段的内径,使得空气经过混合段时流速提高,而且,由于内径的变化,将空气的平流变为湍流,进一步提高氨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混合段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混合段的内径。述出气段的内径大于混合段的内径,由于内径的增大,出气段形成扩散段,混合气流在出气段内扩散,气流被进一步扰动,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氨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优选的,在所述进气段和所述混合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大端与所述进气段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小端与所述混合段相连接。优选的,在所述出气段和所述混合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大端与所述出气段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小端与所述混合段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一方面是保证调质管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避免管径突变而导致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也避免形成较大的阻力,方便气流顺畅的流动。优选的,进气段和/或第一过渡段和/或混合段和/或第二过渡段和/或出气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叶片。优选的,所述叶片为螺旋状。优选的,位于所述混合段内叶片的旋向与位于进气段内叶片的旋向相反。如上述的,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一步的增大气流的扰动,进一步提高空气与氨气混合的均匀性。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喷氨格栅,包括喷氨主管,所述喷氨主管一端与调质管的调质出口连通,另一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支撑丝网组件过烟部的栅格板,所述丝网组件内具有用于装填脱硝催化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中至少有两部分为供烟气穿过的过烟部,所述过烟部为具有若干通孔的网状板或者为丝网,所述网状板或者丝网的孔径小于所述脱硝催化剂的粒径,所述栅格板的上端与脱硝塔顶板连接,下端与所述脱硝塔底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硝设备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支撑丝网组件过烟部的栅格板,所述丝网组件内具有用于装填脱硝催化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中至少有两部分为供烟气穿过的过烟部,所述过烟部为具有若干通孔的网状板或者为丝网,所述网状板或者丝网的孔径小于所述脱硝催化剂的粒径,所述栅格板的上端与脱硝塔顶板连接,下端与所述脱硝塔底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过烟部对应一个所述栅格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位于所述丝网组件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上设置有加强筋。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强王维江王怀金李立松荀鹏王平朱伟范沙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