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94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24
本申请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塔身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具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腔,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所述滤筒与所述进烟口和/或出烟口相配合,使由所述进烟口进入的烟气先经所述滤筒后再由所述出烟口排出。在实际使用中,填料腔内填充用于过滤硫铵盐结晶体的填料,烟气与还原剂混合和,由于,在本申请过滤塔的塔身内部设置了滤筒,在滤筒内填充填料,通过填料对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进行过滤,进而降低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的含量,如此,减轻硫铵盐堵塞催化剂,进而保证脱硝塔中催化剂的活性,进而保证脱硝工序中的脱硝效率。

A filter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塔
本申请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塔。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SNCR方法主要是将含氮的还原剂(尿素、氨水或液氨)喷入到温度为850~1100℃的烟气中,使其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进而实现氮氧化物的脱除。SNCR方法优点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脱硝效率不高,通常只有30%~50%,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下已很难满足使用需要。而SCR方法是: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含氮的还原剂在300℃~400℃之间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SCR最大的优点就是脱硝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成熟的工艺。虽然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要求烟气温度有300~400℃也是此项的技术局限性,为此,本申请的申请人研发出低温脱硝技术,温度范围为100~200℃之间,可以将SCR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在进一步的研发工作中,申请人还发现,烟气中除了含有氮氧化物,通常还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与还原剂生成硫铵盐,而硫铵盐在280℃以下时会结晶,其结晶形成的晶体会堵塞催化剂,影响脱硝效率。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在烟气脱硝过程中,能够对硫铵盐进行脱除,进而保证脱硝效率的过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脱硝工序中,硫铵盐堵塞催化剂,进而造成脱硝效率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烟气脱硝过程中,能够对硫铵盐进行脱除,进而保证脱硝效率的过滤设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塔身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具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腔,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所述滤筒与所述进烟口和/或出烟口相配合,使由所述进烟口进入的烟气先经所述滤筒后再由所述出烟口排出。在实际使用中,填料腔内填充用于过滤硫铵盐结晶体的填料,烟气与还原剂混合和,由进烟口进入过滤塔中,然后在进入设置有催化剂的脱硝塔中,由于,在本申请过滤塔的塔身内部设置了滤筒,在滤筒内填充填料,通过填料对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进行过滤,进而降低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的含量,如此,减轻硫铵盐堵塞催化剂,进而保证脱硝塔中催化剂的活性,进而保证脱硝工序中的脱硝效率。优选的,所述填料由颗粒状的填料颗粒堆积而成,所述填料颗粒之间存在有尺寸小于硫铵盐结晶体尺寸的缝隙。优选的,所述填料为活性炭颗粒。在本申请中,填料为颗粒状的填料颗粒,填料颗粒填充在滤筒内后,在填料颗粒之间存在有缝隙,通过选用合适尺寸的填料颗粒,可以实现对填料间缝隙尺寸的调整,进而保证烟气穿过的同时,又起到对硫铵盐结晶体的过滤作用;而当填料颗粒为活性炭颗粒时,由于活性炭颗粒内部具有若干细孔,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所以,采用活性炭颗粒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填料的吸附能力,进一步的减少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优选的,所述滤筒包括内筒和套设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上具有若干的通孔,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隔开,在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用于填装所述填料的填料腔。在本申请中,通过内筒和外筒形成滤筒,滤筒为圆柱状,大幅提高了滤筒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优选的,所述滤筒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塔身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填料腔对应的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塔身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缺口的第一封闭件。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可以由第一缺口装填或者更换填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件包括进料管和第一封板,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配合,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此处进料管与塔身之间的连接处为封闭配合,当第一封板封板进料管开口时,烟气不由第一缺口处排出,而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进料管和第一封板,首先是方便第一封板的可拆卸安装,同时也避免因设置第一封板而在第一封板与塔身之间形成过多的连接件,进而保证塔身的结构强度和密封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一端环绕于所述出烟口外。采用该种方式,即滤筒环绕在出烟口外,烟气由外穿过滤筒,进而实现滤筒对烟气的过滤,滤筒形成较大的有效过滤面积,一方面是提高了填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过滤面积的大幅提高,也极大的提高了过滤效率。优选的,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塔身的顶板上,所述滤筒的上端与所述塔身的顶板内壁相配合,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所述塔身的顶板上。将出烟口设置在塔身顶板,一方面是烟气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方便烟气排出,另一方面,第一缺口在顶板上,也方便填料的装填。优选的,所述滤筒的下端与所述塔身的底板相配合,所述填料腔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对应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缺口的第二封闭件。滤筒的下端与塔身的底板配合,如此设置,通过第二缺口,方便填料落下,进而当需要更换填料时,方便填料的更换;而且,当滤筒上端与塔身顶板配合时,在该状态下,滤筒的有效过滤面积进一步的增大,进一步的提高过滤效率;而且,第一封闭件与第二封闭件的配合,在使用时,有第一缺口处填料,由第二缺口处卸料,如此,方便填料的装填和更换。优选的,所述第二封闭件包括包括出料管和第二封板,所述出料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缺口相配合,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对第二缺口的封闭。优选的,所述内筒和/或外为网板或者丝网,所述网板或者丝网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填料颗粒的粒径。采用网板或丝网作为内筒或外筒,进一步的方便烟气穿过滤筒,进一步的提高过滤效率。优选的,所述滤筒呈竖直状布置。方便填料的装填和更换。在本申请中,上述的过滤塔也可以作为脱硝塔或者脱硫塔使用,在作为脱硝塔或者脱硫塔使用时,选用相应的催化剂替代填料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过滤塔,烟气与还原剂混合和,由进烟口进入过滤塔中,然后在进入设置有催化剂的脱硝塔中,由于,在本申请过滤塔的塔身内部设置了滤筒,在滤筒内填充填料,通过填料对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进行过滤,进而降低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晶体的含量,如此,减轻硫铵盐堵塞催化剂,进而保证脱硝塔中催化剂的活性,进而保证脱硝工序中的脱硝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过滤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第一封板后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中标示:1-塔身,2-进烟口,3-出烟口,4-填料颗粒,5-内筒,6-外筒,7-第一缺口,8-进料管,9-第一封板,10-第二缺口,11-出料管,12-第二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申请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申请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过滤塔,包括塔身1,所述塔身1上设置有进烟口2和出烟口3,所述塔身1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具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腔,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进烟口2与出烟口3之间,所述滤筒与所述进烟口2和/或出烟口3相配合,使由所述进烟口2进入的烟气先经所述滤筒后再由所述出烟口3排出。在实际使用中,烟气与还原剂混合和,由进烟口2进入过滤塔中,然后在进入设置有催化剂的脱硝塔中,由于,在本申请过滤塔的塔身1内部设置了滤筒,在滤筒内填充填料,通过填料对烟气中的硫铵盐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过滤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塔身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具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腔,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所述滤筒与所述进烟口和/或出烟口相配合,使由所述进烟口进入的烟气先经所述滤筒后再由所述出烟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塔身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具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腔,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所述滤筒与所述进烟口和/或出烟口相配合,使由所述进烟口进入的烟气先经所述滤筒后再由所述出烟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颗粒状的填料颗粒堆积而成,所述填料颗粒之间存在有尺寸小于硫铵盐结晶体尺寸的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包括内筒和套设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上具有若干的通孔,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隔开,在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用于填装所述填料的填料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塔身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填料腔对应的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塔身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缺口的第一封闭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江麻强李立松荀鹏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