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用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开关是配电控制和保护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根据其原理和功能不同,又分为真空断路器、真空负荷开关以及真空接触器等不同类型,其中真空接触器具有物理结构紧凑,尺寸小巧,工作性能稳定且能够长期使用,同时其无污染,换装效率高,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高低压电路,相比其他种类真空开关能够跟好的满足电网对高性能、高效率、低维护成本等要求,是未来电网真空开关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真空接触器的不断发展,其产品因公范围逐渐向各类型的高电压、高电流场合发展,这对真空接触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作为真空接触器的核心,真空灭弧室的结构、性能以及技术参数是限制和支持真空接触器各功能的重要元件。同时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中各种设备和线路向着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相应的,应用于电网中的各类元器件也对其尺寸、携带性等有了新的要求,作为电网中重要的开关元件,真空接触器也需要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改进优化才能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用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结构,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触头,设于外壳两端的接触杆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位于外壳两端的端部屏蔽罩,设于接触头四周的触头屏蔽罩;所述触头屏蔽罩为圆筒状结构且均匀设置于触头外围,所述触头屏蔽罩前后两端长度不小于触头整体长度以使触头可被完全围在触头屏蔽罩内,所述触头屏蔽罩的内径D满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用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结构,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触头,设于外壳两端的接触杆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位于外壳两端的端部屏蔽罩,设于接触头四周的触头屏蔽罩;所述触头屏蔽罩为圆筒状结构且均匀设置于触头外围,所述触头屏蔽罩前后两端长度不小于触头整体长度以使触头可被完全围在触头屏蔽罩内,所述触头屏蔽罩的内径D满足:其中d是指触头开距(cm),D1是指外壳内径(cm),Wmax是指屏蔽罩吸收电弧功率的允许值(kW/cm2),U是指电弧电压(V),I是指分断电流(A);其中屏蔽罩的最小厚度θmin满足其中λ是指材料导热系数(W/(cm*℃)),t1是指热作用时间(s),C是指材料热比(J/(kg*℃)),ρ是指材料密度(kg/cm3)所述接触杆包括静接触杆和动接触杆,所述接触杆为圆柱状结构,接触杆一端连接至接触头一端伸出外壳外部,所述接触杆的直径DG满足其中RG为触头接触电阻(Ω),tG是指触头极限工作温度(℃),ΔlG是指接触杆伸出外壳部分长度(cm),KT是指散热系数(W/cm2*℃);所述触头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均为圆饼状,所述触头设有接触杆安装孔,所述接触杆安装孔深度为触头厚度一半,所述触头厚度为3~11mm;所述静触头安装在静接触杆,静接触杆固定于外壳上的静接触杆安装孔内,动触头安装于动接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财东,车广存,梁晓艳,李占英,吴宝泉,沙志刚,颜彪,李静,张得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