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80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护窗,所述护窗包括窗框,所述护窗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护窗的风口,所述窗框处于风口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窗框上的导向孔、穿过导向孔的直齿拉条、与直齿拉条相啮合的安装杆、固定在窗框上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杆一端的转轴座以及固定在窗框上并螺纹连接于安装杆另一端的螺纹座,当所述直齿拉条向外拉时安装杆向风口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护窗拆卸安装不方便且会对风口外侧的墙面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室内通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罩。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室内外空气可以进行交换,会在室内开设进、出风口,并在进、出风口内装有排气扇以及空气过滤器等换风设备,同时会在进、出风口会安装防护罩。现有的技术手段中,防护罩通过斜向的螺丝拧紧并进行固定。但是,斜向安装的螺丝不便于防护罩的拆装,且会对风口处外侧的墙面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护罩,包括护窗,所述护窗包括窗框,所述护窗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护窗的风口,所述窗框处于风口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窗框上的导向孔、穿过导向孔的直齿拉条、与直齿拉条相啮合的安装杆、固定在窗框上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杆一端的转轴座以及固定在窗框上并螺纹连接于安装杆另一端的螺纹座,当所述直齿拉条向外拉时安装杆向风口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防护罩时,先将护窗安装到墙体上的风口上,然后向外拉直齿拉条,迫使与直齿拉条相啮合的安装杆发生旋转,由于安装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座,致使安装杆发生进给,从而迫使安装杆向风口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推动直齿拉条即可。当安装组件只设置有一组的时候,完成窗框上带有安装组件的框边的顶紧,同时这个框边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对向的窗框也顶紧。当安装组件设置有两组以上,并相对设置,可以使窗框安装的稳定性更好。最优方案是窗框外缘附近等间距分布四组安装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外缘设置有卡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窗框卡接在固定的位置,防止多次拆装产生错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齿拉条上设置有便于拉动的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直齿拉条的拉动,使直齿拉条的拉动更加快捷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外缘至少设置有三组相互交错的安装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窗框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杆包括转动连接于转轴座的转轴部、与直齿拉条啮合的齿轮部、螺纹连接于螺纹座的螺纹部、靠近窗框外缘并向远离窗框中心的方向伸缩的旋进部,所述旋进部是锥形且其上分布有锥形螺纹,所述转轴部在旋进部旋紧后依然与转轴座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部和螺纹部的配合使安装杆在稳定转动的同时,可以让安装杆发生进给,安装杆上采用单个螺纹连接与两端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相比可以减少摩擦的同时,保证安装杆的稳定性。旋进部是分布有锥形螺纹的锥形,使安装杆可以直接旋进到风口内壁中,使安装组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齿拉条向外拉并拉出导向孔后,所述齿轮部在直齿拉条作用下开始旋转,所述螺纹部随齿轮部旋转后在螺纹座作用下带动安装杆发生进给并使旋进部旋紧到风口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齿拉条可以直接拉出,避免窗框的侧面突兀的存在直齿拉条,保证护窗的平整性。拆卸时直接将直齿拉条插入导向孔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安装防护罩时,先将护窗安装到墙体上的风口上,然后向外拉直齿拉条,迫使与直齿拉条相啮合的安装杆发生旋转,由于安装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座,致使安装杆发生进给,从而迫使安装杆向风口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2、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推动直齿拉条即可;3、转轴部和螺纹部的配合使安装杆在稳定转动的同时,可以让安装杆发生进给,安装杆上采用单个螺纹连接与两端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相比可以减少摩擦的同时,保证安装杆的稳定性;4、旋进部是分布有锥形螺纹的锥形,使安装杆可以直接旋进到风口内壁中,使安装组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防护罩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体现护窗、安装组件以及墙体配合所做的视图;图3是护窗和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墙体;11、风口;2、护窗;21、窗框;211、卡缘;22、窗叶;3、安装组件;31、导向孔;32、直齿拉条;321、拉环;33、安装杆;331、转轴部;332、齿轮部;333、螺纹部;334、旋进部;34、转轴座;35、螺纹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防护罩,如图1、图2所示,包括护窗2以及安装组件3,护窗2安装在墙体1上,墙体1上开设有用来安装护窗2的风口11,护窗2包括窗框21以及窗叶22,若干窗叶22等间距设置在窗框21内。窗框21的外缘设置有卡缘211,当护窗2安装后,卡缘211卡在风口11的外侧。安装组件3设置在窗框21处于风口11内部的一侧。结合图3,安装组件3包括导向孔31、直齿拉条32、安装杆33、转轴座34以及螺纹座35。导向孔31开设在窗框21上,直齿拉条32穿过导向孔31并与安装杆33相啮合、转轴座34固定在窗框21上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杆33一端,螺纹座35也固定在窗框21上并螺纹连接于安装杆33另一端,当直齿拉条32向外拉时安装杆33向风口11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先将护窗2安装到墙体1上的风口11上,然后向外拉直齿拉条32,迫使与直齿拉条32相啮合的安装杆33发生旋转,由于安装杆3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座35,致使安装杆33发生进给,从而迫使安装杆33向风口11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只需推动直齿拉条32即可拆卸护窗2。当安装组件3只设置有一组的时候,完成窗框21上带有安装组件3的框边的顶紧,同时这个框边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对向的窗框21也顶紧。当安装组件3设置有两组以上,并相对设置,可以使窗框21安装的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的最优方案是窗框21外缘附近等间距分布四组安装组件3。为了便于直齿拉条32的拉动,使直齿拉条32的拉动更加快捷省力。在直齿拉条32上设置有便于拉动的拉环321。如图4所示,安装杆33包括转轴部331、齿轮部332、螺纹部333以及旋进部334。转轴部331、齿轮部332、螺纹部333以及旋进部334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连续分布并同轴。转轴部331转动连接于转轴座34,齿轮部332与直齿拉条32啮合,螺纹部333螺纹连接于螺纹座35、旋进部334靠近窗框21外缘并可以向远离窗框21中心的方向伸缩。为了使安装杆33可以直接旋进到风口11内壁中,使安装组件3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将旋进部334设置为锥形并在其上分布锥形螺纹。为了使转轴部331在旋进部334旋紧后依然与转轴座34转动连接。给转轴部331预留足够的长度。转轴部331和螺纹部333的配合可以使安装杆33在稳定转动的同时,可以让安装杆33发生进给。直齿拉条32向外拉并拉出导向孔31后,齿轮部332在直齿拉条32作用下开始旋转,螺纹部333随齿轮部332旋转后在螺纹座35作用下带动安装杆33发生进给并使旋进部334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护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罩,包括护窗(2),所述护窗(2)包括窗框(21),所述护窗(2)安装在墙体(1)上,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护窗(2)的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1)处于风口(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3),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开设在窗框(21)上的导向孔(31)、穿过导向孔(31)的直齿拉条(32)、与直齿拉条(32)相啮合的安装杆(33)、固定在窗框(21)上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杆(33)一端的转轴座(34)以及固定在窗框(21)上并螺纹连接于安装杆(33)另一端的螺纹座(35),当所述直齿拉条(32)向外拉时安装杆(33)会向风口(11)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罩,包括护窗(2),所述护窗(2)包括窗框(21),所述护窗(2)安装在墙体(1)上,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护窗(2)的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1)处于风口(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3),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开设在窗框(21)上的导向孔(31)、穿过导向孔(31)的直齿拉条(32)、与直齿拉条(32)相啮合的安装杆(33)、固定在窗框(21)上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杆(33)一端的转轴座(34)以及固定在窗框(21)上并螺纹连接于安装杆(33)另一端的螺纹座(35),当所述直齿拉条(32)向外拉时安装杆(33)会向风口(11)内壁的方向旋进并顶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1)的外缘设置有卡缘(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拉条(32)上设置有便于拉动的拉环(3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碧合力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