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钰乾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9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包括:螺杆主体;顶托,可调托架,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主体上,该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可调托架的下方且可与该可调托架的下端面相抵接;其中,所述可调托架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顶托的端部并形成能够承托其他部件的承托部;因此搭建支撑铝模板的龙骨架时,可以将相应的龙骨搁置于所述可调托架的承托部上,然后通过拧动调节螺母以驱动所述可调托架、龙骨同步升降,从而搭建所需要的龙骨架,简单方便快捷,大大地提高了建筑支撑龙骨架的搭建或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大量兴建,这些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体系,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必须有很大改进,同样,对模板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传统的建筑用木模板在生产使用中耗费大量的森林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同时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的钢模板存在自重大、重复使用率底、拆装困难、操作者劳运强度大,以及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组合钢模板存在块小、拼缝多、刚度弱等缺点。铝模板由于具有比钢模板自重较小、钢度也比木材好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铝模板在搭建时,都需要先搭建龙骨架,然后再将铝模块与龙骨架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需要的支撑平台,但是现有的龙骨架一般是采用螺栓将多块龙骨连接在一起形成,拆装过程中,都需要拧动多组螺栓,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便于搭建建筑龙骨架的支撑机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包括:螺杆主体;顶托,所述顶托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主体的上部顶端处;可调托架,所述可调托架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杆主体的外周壁上且位于所述顶托的下方;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主体上,该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可调托架的下方且可与该可调托架的下端面相抵接;其中,所述可调托架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顶托的端部并形成能够承托其他部件的承托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托固定焊接于所述螺杆主体的上部顶端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托架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接板,两块连接板的下端同时连接有一下托板,所述调节螺母能够与所述下托板相抵接。优选地,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同时与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可调托架的一端或两端处设置有向上延伸且突出于其上表面的挡板。其中,所述顶托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顶托的外形呈倒U字形,所述顶托的两块侧壁下端处还设置有一同时与该两块侧壁相连接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可与所述可调托架的上表面相抵接。在本技术中,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驱动手柄。进一步,所述驱动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手柄沿着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周壁均匀分布。再进一步,所述螺杆主体上还设置有一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下方。在本技术中,所述顶托的一端或两端处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倾斜坡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支撑机构通过在螺杆主体的上部顶端处设置有顶托,同时螺杆主体上还设置有可调托架和调节螺母,所述可调托架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承托部,因此搭建支撑铝模板的龙骨架时,可以将相应的龙骨搁置于所述可调托架的承托部上,然后通过拧动调节螺母以驱动所述可调托架、龙骨同步升降,进而调节龙骨的高低以使得龙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托的上表面持平,从而搭建所需要的龙骨架,摒弃了传统需要采用多组螺栓将多块龙骨锁紧在一起而形成龙骨架的安装方式,拆卸时,只需要拧动调节螺母以使得可调托架向下移动,解除可调托架对龙骨的支撑作用,此时即可将龙骨从支撑机构上拆下,简单方便快捷,大大地提高了建筑支撑龙骨架的搭建或拆卸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与龙骨配合配合使用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与龙骨配合配合使用时的另一个角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包括一螺杆主体10,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设置有一顶托20,该螺杆主体10上还活动套设于有一可调托架30,所述可调托架30位于所述顶托20的下方;该可调托架30的下方还设置有一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上的调节螺母40,该调节螺母40转动时可沿着该螺杆主体10上下移动且可与该可调托架30的下端面相抵接;其中,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顶托20的端部并形成能够承托其他部件的承托部300。由于本技术的支撑机构通过在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设置有顶托20,同时螺杆主体10上还设置有可调托架30和调节螺母40,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承托部300,因此搭建支撑铝模板的龙骨架时,可以将相应的龙骨60搁置于所述可调托架30的承托部300上,然后通过拧动调节螺母40以驱动所述可调托架30、龙骨60同步升降,进而调节龙骨60的高低以使得龙骨60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托20的上表面持平,从而搭建所需要的龙骨架,摒弃了传统需要采用多组螺栓将多块龙骨锁紧在一起而形成龙骨架的安装方式,拆卸时,只需要拧动调节螺母40以使得可调托架30向下移动,解除可调托架30对龙骨60的支撑作用,此时即可将龙骨60从支撑机构上拆下,简单方便快捷,大大地提高了建筑支撑龙骨架的搭建或拆卸效率。参照图2、图3和图4,为了避免龙骨60与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的顶托20相挤压卡接而影响龙骨60的拆卸,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顶托20的一端或两端处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倾斜坡面23,因此,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承托龙骨60时,即使龙骨60的端部与所述顶托20的端部相抵接,由于存在上述的倾斜坡面23,所述顶托20与所述龙骨60之间也不会卡接,拆卸时,只需要敲打所述龙骨60以使得龙骨60相对顶托20向下移动即可,简单方便快捷。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的生产和组装,在这里,优选地,所述顶托20固定焊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通过将顶托20固定焊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可以保证顶托20与所述螺杆主体10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生产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后续的使用。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轻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的重量,优选地,所述可调托架30包括上托板31,所述上托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接板32,两块连接板32的下端同时连接有一下托板33,所述调节螺母40能够与所述下托板33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可调托架30的重量大大地减轻,进而减轻整个支撑机构的重量,同时节约制作可调托架30的材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可以进一步减轻所述支撑机构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顶托20的外形呈倒U字形,所述顶托20的两块侧壁下端处还设置有一同时与该两块侧壁相连接的承托板22,所述承托板22可与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上表面相抵接。通过上述的结构,既可以保证顶托20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减少顶托20的重量,进一步减轻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的整体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约制作顶托20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为了保证所述可调托架3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承载更重的负荷,在这里,优选地,所述上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主体(10);顶托(20),所述顶托(20)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可调托架(30),所述可调托架(30)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外周壁上且位于所述顶托(20)的下方;调节螺母(40),所述调节螺母(4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上,该调节螺母(40)位于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下方且可与该可调托架(30)的下端面相抵接;其中,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顶托(20)的端部并形成能够承托其他部件的承托部(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主体(10);顶托(20),所述顶托(20)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可调托架(30),所述可调托架(30)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外周壁上且位于所述顶托(20)的下方;调节螺母(40),所述调节螺母(4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上,该调节螺母(40)位于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下方且可与该可调托架(30)的下端面相抵接;其中,所述可调托架(30)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顶托(20)的端部并形成能够承托其他部件的承托部(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20)固定焊接于所述螺杆主体(10)的上部顶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托架(30)包括上托板(31),所述上托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接板(32),两块连接板(32)的下端同时连接有一下托板(33),所述调节螺母(40)能够与所述下托板(33)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31)和下托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钰乾
申请(专利权)人:何钰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