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133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壳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对称设有多根滑动限位柱,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柱上共同设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与支撑座之间对称设有八个弹簧减震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内盖体,所述内盖体通过弹簧卡合机构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卡设有矩形培养皿,所述矩形培养皿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所述矩形培养皿内分为第一培养区和第二培养区,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风机,所述矩形培养皿上设有第一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操作便捷,密封性好,且便于进行内部空气的补充调节,其实用性和新颖性值得肯定,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真菌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真菌自成一门,和植物、动物和细菌相区别,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又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不同。在生物实验室中常利用真菌培养装置对真菌进行培养,现有的真菌培养装置稳定性不够,密封性不足,操作繁琐,内部空气不便于进行补充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性不够,密封性不足,操作繁琐,内部空气不便于进行补充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壳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对称设有多根滑动限位柱,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柱上共同设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与支撑座之间对称设有八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外壳体(13),所述底座(1)的内部对称设有多根滑动限位柱(19),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柱(19)上共同设有支撑座(2),所述底座(1)与支撑座(2)之间对称设有八个弹簧减震器(17),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内盖体(11),所述内盖体(11)通过弹簧卡合机构与支撑座(2)连接,所述支撑座(2)内卡设有矩形培养皿(10),所述矩形培养皿(10)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把手(12),所述矩形培养皿(10)内分为第一培养区和第二培养区,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风机(15),所述矩形培养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密封式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外壳体(13),所述底座(1)的内部对称设有多根滑动限位柱(19),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柱(19)上共同设有支撑座(2),所述底座(1)与支撑座(2)之间对称设有八个弹簧减震器(17),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内盖体(11),所述内盖体(11)通过弹簧卡合机构与支撑座(2)连接,所述支撑座(2)内卡设有矩形培养皿(10),所述矩形培养皿(10)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把手(12),所述矩形培养皿(10)内分为第一培养区和第二培养区,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风机(15),所述矩形培养皿(10)上设有第一气孔(4),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第二气孔(3),且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3)连通,所述第二气孔(3)与风机(15)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所述底座(1)的内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20)和第二限位块(21),所述第一限位块(20)和第二限位块(21)之间夹设有隔板(6),且隔板(6)隔断连接管(5),所述隔板(6)远离第一限位块(20)的一侧设有锯齿(8),所述锯齿(8)啮合有齿轮(7),且齿轮(7)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臧今楠王梓铭孟颂东刘超臧戌臧筑华
申请(专利权)人:迪脉医疗研究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