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10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从下到上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一滤板及第二滤板将装置主体分隔成位于底部的沉淀池、位于中部的生物反应池以及位于上部的生物滤池;沉淀池的底板为斜板,沉淀池内沿水流方向纵向间隔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生物反应池内纵向设置有多个穿接绳,穿接绳上间隔穿接有多个生物填料;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生物活性炭层,生物活性炭层的顶端铺设有改性石灰石陶粒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沉淀池、生物反应池以及生物滤池,能够高效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SS和COD,还能够高效的脱氮除磷,处理过后的污水不仅可以达标排放,还满足回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中小城镇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城镇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以及磷,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均相应的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也日益尖锐,节水治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受限于国家财力的制约,用于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再加上中小城镇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环保意识薄弱,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基本未进行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地下或江河湖泊,这样一方面对水资源的浪费极大,另一方面对环境的污染也严重。但是要处理这一部分废水也不容易,如果不在市政污水管的纳水范围,那么就需要建造单独的污水处理设施,而现有的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设施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很大,维护成本高,不利于在生活区建造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从下到上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2),所述第一滤板(1)以及所述第二滤板(2)将所述装置主体分隔成位于底部的沉淀池、位于中部的生物反应池以及位于上部的生物滤池;所述沉淀池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进水管(3),所述沉淀池的底板为斜板,并且所述斜板与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管(3)的侧壁之间形成钝角,所述沉淀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纵向间隔设有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所述第一导流板(4)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板(5)的底端均与所述沉淀池的底板之间留有过水通道;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纵向设置有多个穿接绳,所述穿接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从下到上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滤板(1)和第二滤板(2),所述第一滤板(1)以及所述第二滤板(2)将所述装置主体分隔成位于底部的沉淀池、位于中部的生物反应池以及位于上部的生物滤池;所述沉淀池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进水管(3),所述沉淀池的底板为斜板,并且所述斜板与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管(3)的侧壁之间形成钝角,所述沉淀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纵向间隔设有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所述第一导流板(4)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板(5)的底端均与所述沉淀池的底板之间留有过水通道;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纵向设置有多个穿接绳,所述穿接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滤板(2)上,所述穿接绳上间隔穿接有多个生物填料(6);所述生物反应池内位于所述第一滤板(1)的上方处还设置有曝气管(7),所述曝气管(7)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生物反应池、并连接有气泵(8);所述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生物活性炭层(9),所述生物活性炭层(9)的顶端铺设有改性石灰石陶粒层(10),所述生物滤池的侧壁上位于所述改性石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