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及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895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瓶盖及瓶子,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瓶盖包括基座和盖帽,基座包括储物件和盖合件,储物件与盖合件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盖合件呈环状且用于与瓶本体连接,储物件具有储物腔且用于伸入瓶本体内,储物件设置有与储物腔连通的开口;盖帽的边沿设置有与盖合件连接的连接部,盖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盖合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第三环形凸起嵌设于卡槽内且使盖帽封闭开口。该瓶盖能够通过储物腔储存一定的物料,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倒出,其功能多样,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瓶子包括瓶盖,其具有该瓶盖的全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盖及瓶子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瓶盖及瓶子。
技术介绍
瓶子,一般用于容纳饮料,其结构一般包括瓶本体和瓶盖,通过瓶本体和瓶盖的盖合,实现瓶本体的打开或关闭。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瓶子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功能单一;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瓶盖,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储物腔储存一定的物料,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倒出,其功能多样,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瓶子,其包括上述提到的瓶盖,其具有该瓶盖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储物件和盖合件,所述储物件与所述盖合件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盖合件呈环状且用于与瓶本体连接,所述储物件具有储物腔且用于伸入所述瓶本体内,所述储物件设置有与所述储物腔连通的开口;盖帽,所述盖帽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盖合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盖合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嵌设于所述卡槽内且使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开口。具体的,该瓶盖能够通过储物腔储存一定的物料,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倒出,其功能多样,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靠近所述盖帽的中心,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贴合于所述储物件的内侧。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开口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盖帽的边沿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盖合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滑纹。可选的,所述盖帽的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标识部。可选的,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呈环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瓶子,其包括瓶本体和上述提到的瓶盖,所述瓶本体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合件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合件和所述瓶本体螺纹连接且封闭所述瓶本体。可选的,所述瓶本体设置有环状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盖合件的远离所述储物件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垫。可选的,所述盖合件和所述储物件形成用于容纳瓶本体一端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的槽底设置有环状的第三密封垫,所述瓶本体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密封垫。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该瓶盖能够通过储物腔储存一定的物料,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倒出,其功能多样,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瓶盖的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瓶盖的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瓶子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瓶子;10-瓶盖;20-瓶本体;11-基座;12-储物件;120-储物腔;121-开口;13-盖合件;130-嵌设槽;1301-第三密封垫;131-第三环形凸起;132-第二防滑纹;133-内螺纹;14-盖帽;140-连接部;141-第一环形凸起;142-第二环形凸起;143-卡槽;144-第一防滑纹;145-标识部;21-外螺纹;22-台阶部;23-第二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10,其包括:基座11,基座11包括储物件12和盖合件13,储物件12与盖合件13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盖合件13呈环状且用于与瓶本体20(图4中示出)连接,储物件12具有储物腔120且用于伸入瓶本体20内,储物件12设置有与储物腔120连通的开口121;盖帽14,盖帽14的边沿设置有与盖合件13连接的连接部140,盖帽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41和第二环形凸起142,第一环形凸起141和第二环形凸起142之间形成卡槽143,盖合件13的边沿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131,第三环形凸起131嵌设于卡槽143内且使盖帽14封闭开口121。图1中展示的瓶盖10处于第一种状态下,此时盖帽14远离盖合件13,开口121处于打开的状态。图2中展示的瓶盖10处于第二种状态下,此时盖帽14贴合盖合件13,开口121处于关闭的状态。基座11通过盖合件13与瓶本体20连接,这里的瓶本体20可以直接选用现有的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瓶等。该储物件12可以伸入瓶本体20内,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将一些暂存的物料放在储物腔120内。一般的,储物腔120内可以放置柠檬粉、葡萄糖、橙汁粉、咖啡粉等粉状的物质,也可以放置茶叶、菊花等条状的物质。在需要用这些物料时,可以使盖帽14远离盖合件13,取出这些物料,然后放入瓶本体20内。该瓶本体20选用保温瓶时,该储物件12可以选用导热较好的材质制成,该储物腔120内可以放一些待加热或保温的液体,通过热传递,实现加热该液体或使该液体处于保温状态。该储物件12的材质可以为铝、铁、铜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瓶盖10,可以单独设计、制造、使用等。一般的,整个瓶盖10选用圆柱形的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瓶盖及瓶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储物件和盖合件,所述储物件与所述盖合件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盖合件呈环状且用于与瓶本体连接,所述储物件具有储物腔且用于伸入所述瓶本体内,所述储物件设置有与所述储物腔连通的开口;盖帽,所述盖帽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盖合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盖合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嵌设于所述卡槽内且使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储物件和盖合件,所述储物件与所述盖合件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盖合件呈环状且用于与瓶本体连接,所述储物件具有储物腔且用于伸入所述瓶本体内,所述储物件设置有与所述储物腔连通的开口;盖帽,所述盖帽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盖合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盖合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嵌设于所述卡槽内且使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靠近所述盖帽的中心,所述盖帽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贴合于所述储物件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开口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过盈配合。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波
申请(专利权)人:源野茶香广州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