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云兴专利>正文

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8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包括若干条柔性索和至少一组操作平台组,通过柔性索将操作平台组可拆卸式固定于船甲板上,若干个操作平台组可以平行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排列,每个操作平台组中也可以设置多个不平高度的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不仅安装、拆卸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从船体自上而下搭建,解决了在海上脚手架难以搭建的问题,耗时少,工程量小,节约费用,与被作业面的贴合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船用悬挂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在目前船舶的生产或修船作业中,如需要在船体侧面进行作业,一般的做法是搭建脚手架,通常采用扣式钢管脚手架,这种扣式钢管脚手架构建形式是从船体一侧从下而上搭建(这与高层建筑的脚手架搭建方法类似),然后在脚手架上铺设钢网板,从而完成操作平台的搭建。这种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和脚手架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是耗时长,成本高,特别是对于船舶在进坞情况下,进行船艏两侧位置的施工,例如锚穴等凹陷位置的施工,如果是几十万吨的大型船舶,扣式钢管脚手架从坞底往上搭建,工程量非常大,搭建的周期长,费用高;其次,自下而上搭建的脚手架,其搭建脚手架的建材需要在空中往复运送,受气候和高空疲劳作业的影响,脚手架的施工人员及附近作业人员都面临一定的危险;再次,当船舶在海洋上需要作业时,这种自下而上的搭建方法和扣式钢管脚手架也不可能实现,而对于所修理的船舶停靠在码头上时,对于先期开展外板等舷外的修理作业,这种扣式钢管脚手架也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不仅安装、拆卸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需要在船舶上作业时,可从船体自上而下搭建,解决了在海上脚手架难以搭建的问题,耗时少,工程量小,节约费用,且建材的运送方便,不需要动用各种吊装设备,与被作业面的贴合感更好,为船体侧面等的维修及作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柔性索和至少一组操作平台组,每条柔性索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船甲板上的固定吊码,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其中一操作平台组;每个操作平台组包括至少一个呈方形板状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与所述柔性索连接的两个支承件和铺设于所述支承件上且连接所述两个支承件的踏板,每个支承件的两端分别与柔性索连接,所述踏板由若干块支撑板平行拼接而成,每块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由于柔性索的作用,使脚手架更易贴合被作业面,为船体作业和维修提供便利,多个支撑板与支承件的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本申请的脚手架安装拆卸方便,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搭建操作平台组和确定操作平台的数量,另外,本申请不需要支撑框架,只需要利用支承件与柔性索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及支承件与支撑板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即可固定脚手架,搭建的材料简单,不需动用大型设备,节约费用;又由于本申请的脚手架从船甲板上往下悬挂,根据被作业面的情况可灵活选择,不需要从下往上搭建,减少了大量的工程量,应用非常灵活。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柔性索是链条。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作业所需,选择不同长度的链条,以便适应不同高度的作业和容纳不同数量的操作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支承件呈管状,且两个支承件相互平行并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承件是钢管,所述支撑板是木板,每块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通过绳索可拆卸式连接。选用木板作支撑板,可增大摩擦系数,进一步保证悬挂式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不同的作业需求下,可选用不同长度的支撑板,以便搭建成不同大小的悬挂式脚手架,用绳索可拆卸式固定支撑板与支承件,易于拆卸。进一步地,每组操作平台组包括两个以上操作平台,同一操作平台组的各操作平台在高度方向上下排列。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组有两个以上,各操作平台组之间在长度方向上可拆卸式连接。船体甲板上一般可设有多个固定吊码,每个固定吊码之间间隔设置,对于多组操作平台组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可以将不同组的操作平台组悬挂于不同的固定吊码。进一步地,相邻两操作平台组的位于同一高度的操作平台在长度方向上可拆卸式连接,并共用一个支承件。优选地,同一操作平台组的至少一个操作平台设有人孔和梯子。这样的设置便于作业人员在不同层的操作平台行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还包括U型卸扣和钢丝圈,所述每条柔性索依次通过U型卸扣、钢丝圈与支承件可拆卸式连接,并通过绳索固定。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组设有防跌落的护栏和/或安全网。护栏和/或安全网可以设在操作平台组的一侧,也可以设在多侧。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可以从船体自上而下搭建,不仅解决了在海上脚手架难以搭建的问题,与传统的自地面向上搭建的方法相比,还节约建材、节约时间,工程量小,节约费用,且建材的运送方便,不需要动用各种吊装设备;(2)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效率高,也可以预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组装,再在现场进行拼装;而拆卸时也更灵活,既可以逐步拆除,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吊机一次性吊装拆下,非常快捷高效;(3)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根据工程作业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柔性索,就可以方便地改变操作平台距离船甲板的高度,同时也因柔性索长度不同可简单地控制每个操作平台组的操作平台个数;另外,同一组操作平台组中,还可根据需要作业的位置选择性地搭建每个操作平台的位置,十分灵活和便利;(4)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特别在船舶靠泊在码头等位置,进行船艏两侧位置的施工时,如锚穴等凹陷位置,在无法采用钢管脚手架等装置进行施行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技术正常施工作业且较为便利;(5)本技术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相比传统的扣式钢管脚手架,由于其柔性悬挂件的选用,会更贴合被作业面,例如船体侧面,更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和作业,安全性更好。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A部分的柔性索与支承件连接方式的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4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示意图。1-第一操作平台组,11-第一操作平台,111-支承件,112-踏板,1121-支撑板,12-第二操作平台,13-第三操作平台,14-安全网,2-第二操作平台组,21-第一操作平台,22-第二操作平台,23-第三操作平台,3-第三操作平台组,31-第一操作平台,32-第二操作平台,33-第三操作平台,4-第四操作平台组,41-第一操作平台,42-第二操作平台,43-第三操作平台,44-人孔,45-梯子,5-柔性索,6-绳索,7-U型卸扣,8-钢丝圈,9-船甲板,91-固定吊码,10-所需作业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包括四条柔性索5和第一操作平台组1,每条柔性索5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船甲板9上的固定吊码91,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第一操作平台组1。第一操作平台组1包括一个呈方形板状的第一操作平台11,第一操作平台11包括与柔性索5连接的两个支承件111和铺设于支承件上且连接所述两个支承件111的踏板112,每个支承件111的两端分别与柔性索5可拆卸式连接,踏板112由五块支撑板1121平行拼接而成,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支承件111的长度或实际需要确定支撑板1121的数量,每块支撑板1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111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柔性索和至少一组操作平台组,每条柔性索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船甲板上的固定吊码,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其中一操作平台组;每个操作平台组包括至少一个呈方形板状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与所述柔性索连接的两个支承件和铺设于所述支承件上且连接所述两个支承件的踏板,每个支承件的两端分别与柔性索连接,所述踏板由若干块支撑板平行拼接而成,每块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柔性索和至少一组操作平台组,每条柔性索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船甲板上的固定吊码,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其中一操作平台组;每个操作平台组包括至少一个呈方形板状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与所述柔性索连接的两个支承件和铺设于所述支承件上且连接所述两个支承件的踏板,每个支承件的两端分别与柔性索连接,所述踏板由若干块支撑板平行拼接而成,每块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索是链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呈管状,且两个支承件相互平行并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是钢管,所述支撑板是木板,每块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件通过绳索可拆卸式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云兴
申请(专利权)人:陶云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