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印刷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67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印刷网,其包括A板和B板两块不锈钢薄片;在A板上开设与A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A图形中主栅线对应位置的若干圆孔;在B板上开设与B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B图形中主栅线对应的若干圆孔;其中A图形和B图形满足如下条件:(1)、A图形和B图形合并可形成对应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2)、A图形和B图形中相邻副栅线段都为间断排列,且两图形中每段副栅线段长度都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解决了普通钢板印刷板张力变化大,栅线形貌粗细变化、不稳定等缺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转换效率,具有显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印刷网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印刷网。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时,业界对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及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硅片清洗制绒;2、扩散制结;3、镀减反射膜;4、丝网印刷;5、高温烧结形成金属接触。其中,丝网印刷工序就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包括背面电极的印刷和烘干,然后进行铝背场的印刷和烘干,之后进行正面电极的印刷和烘干,最后进行高温烧结,而正面电极的制备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图1所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的正面电极通常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副栅线1以及若干条与副栅线1相交且垂直的主栅线2。目前常用的丝网印刷网版如图2所示,通常包括金属框架3以及置于框架中的不锈钢丝网版,不锈钢丝网版通常由多根不锈钢丝5交叉紧绷制成的。不锈钢丝网版上根据要印刷电极的图形,在不需要印刷处会涂有感光胶膜6,将网孔7封住;因不锈钢丝网版是由不锈钢丝编制而成,不锈钢丝的交接处会形成网结8,此部分在印刷过程中会阻碍透墨,导致栅线的宽度粗细不均,高度高低起伏,使得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在较窄的栅线处的通过性较差,进而增加了串联电阻,影响电池转换效率。甚至有可能形成断栅现象,阻碍了减细栅线宽度,增加受光面积从而提升转化效率的方法。另外,刮刀对不锈钢丝网版的压力会使网版的张力随使用时间发生变化,导致印刷图形形变,影响印刷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丝网印刷网版的缺点,本技术专门设计了一套钢板印刷网,其不仅解决了原有丝网印刷中不锈钢丝和网结带来的问题,还解决了因细栅线长度及刮涂损伤带来的张力不均和粗细不均的问题。为了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印刷网,其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印刷,包括A板和B板两块不锈钢薄片;在A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A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A图形中主栅线对应位置的若干圆孔;在B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B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B图形中主栅线对应的若干圆孔;其中A图形和B图形满足如下条件:(1)、A图形和B图形合并可形成对应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副栅线以及若干条与副栅线相交且垂直的主栅线;(2)、A图形和B图形中相邻副栅线段都为间断排列,且两图形中每段副栅线段长度都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A图形中副栅线段的数量和B图形中副栅线段的数量差异小于等于1,且数量总和大于等于6。这样可以使得A版和B版在印刷时张力均匀性相接近,从而保证了印刷正面电极的一致性,提高了正面电极的质量,延长了两块钢板配套使用的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A图形和B图形中副栅线段每段长为7-30mm,从而使得A版和B版印刷时的张力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副栅线粗细不均现象,有效提高A、B版配套使用的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A板和B板上的圆孔设计直径为0.1-0.5mm,圆孔间的间距不得超过50um。本技术印刷制作主栅线时浆料从均匀分布的圆孔透过,通过浆料本身的流动性,每个圆孔透过的浆料将会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主栅线。故当圆孔小于0.1mm时,会导致浆料透过困难,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主栅线;但当直径为大于0.5mm时,浆料则容易溢出,导致主栅线边缘参差不齐,毛糙。同样道理圆孔之间的间距过大后,将会导致从圆孔透过的浆料将无法连接起来,最终导致主栅线不完整,有未被银浆填充的孔洞。本技术在参与印刷过程中主栅线和副栅线均可在钢版印刷网上同时实现印刷。而分开设计的A版和B版对主栅线的数量不做要求,即不规定A版和B版中的主栅线数量,可以随意搭配设计。利用本技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方法跟常规生产工艺都为两次印刷,常规的钢版印刷分为印刷主栅图形和印刷副栅图形,最终形成完整的电极图形。而本技术则为分别印刷A版图形和印刷B版图形,故没增加工艺的复杂性。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印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A板和B板上都设有对位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A板和B板分段印刷,使得印刷制备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过程中张力变化极小,栅线形貌的稳定性大大提升。2、采用钢版A板和B板分段设计印刷的正极电池,其形成的栅线平整光滑,粗细均匀,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表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的正面电极结构图;图2表示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图;图3表示本技术中涉及的钢板印刷网A版;图4表示本技术中涉及的钢板印刷网B版;图5为图4中印刷主栅线的钢版印刷网上若干圆孔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副栅线-1,主栅线-2,金属框架-3,不锈钢薄片-4,不锈钢丝-5,感光胶膜-6,网孔-7,网结-8,对位点-9,细栅线槽-11,圆孔-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完整图案,其中副栅线1总长度为150.5mm,副栅线1的数量为97根,所述副栅线的开口设计宽度为25um,主栅线2的数量为5根。如图3和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钢板印刷网包括A板和B板两块不锈薄片4;在不锈钢薄片4四周设有金属框架3;在A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A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11和与A图形中主栅线对应位置的若干圆孔21;在B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B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11和与B图形中主栅线对应的若干圆孔21;所述A图形和B图形满足如下条件:(1)A图形和B图形合并可形成完整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其中构成副栅线1的总长度为150.5mm,副栅线1的数量为97根,所述副栅线的开口设计宽度略小于25um,选择为21um,主栅线2的数量为5根。(2)A图形设有三段副栅线段,B图形中设有四段副栅线段,副栅线段每段长为21.5mm;(3)A图形和B图形中副栅线段组合形成完整的副栅线,按从上到下计,第一、第三、第五、第七段属于B图形,第二、第四、第六段属于A图形,其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和第七段上都分设有主栅线。本实施例中,一条主栅线对应开设四排圆孔,每排圆孔设计的直径为0.2mm,圆孔的间距为20um。利用本技术涉及的钢板印刷网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方法为:1、提供钢版印刷网中A版,通过钢版印刷工艺在太阳能电池上形成部分分段的细栅线和部分主栅线;2、提供提供钢版印刷网中B版,通过对位点9,在已有印刷A版图形基础上,再印刷B版图形,最终形成整个电极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次印刷时,印刷机会通过摄像头的校准机制将钢版印刷网版B版上的图形精确的印刷到已有A版图形额电池上,完美地实现整个电极的印刷。本技术在不增加工艺的复杂性的情况下,巧妙的解决了普通钢板印刷板张力变化大,栅线形貌粗细变化、不稳定等缺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转换效率,具有显著的特点。显然,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板印刷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印刷网,其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A板和B板两块不锈钢薄片;在A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A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A图形中主栅线对应位置的若干圆孔;在B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B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B图形中主栅线对应的若干圆孔;其中A图形和B图形满足如下条件:(1)、A图形和B图形合并可形成对应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副栅线以及若干条与副栅线相交且垂直的主栅线;(2)、A图形和B图形中相邻副栅线段都为间断排列,且两图形中每段副栅线段长度都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印刷网,其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A板和B板两块不锈钢薄片;在A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A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A图形中主栅线对应位置的若干圆孔;在B板上通过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工艺开设与B图形中副栅线段对应的副栅线槽和与B图形中主栅线对应的若干圆孔;其中A图形和B图形满足如下条件:(1)、A图形和B图形合并可形成对应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案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副栅线以及若干条与副栅线相交且垂直的主栅线;(2)、A图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辉徐春曹玉甲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