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18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制砂机,包括耐磨环、进料口、进料斗、减震器、电机、叶轮体、接料盘和推料锥体,所述进料斗上方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设有耐磨环,所述进料斗下方与破碎腔相连接,且破碎腔内部安装有分料器,所述分料器下方中部设置有入料管主路,且入料管主路两侧设置有入料管支路,所述叶轮体下方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减震器,所述破碎腔底部两侧设有排料通道,且排料通道下方设有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下方安装有脚轮。该高效制砂机为一体式结构,将分料器与叶轮体结合在一起,使得物料不与金属元件直接接触,而是与物料衬层发生冲击、摩擦而粉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角污染,延长机械磨损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制砂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高效制砂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制砂机适用于硬度不高于320Pa的软或中硬和极硬矿石物料的破碎,广泛运用于大的、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目前市场上的制砂机虽然种类数量已经有了不少,但是传统的制砂机大多为分体式结构,且易损耗,而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制砂机,以解决现有的制砂机大多为分体式结构,且易损耗,而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制砂机,包括耐磨环、进料口、进料斗、减震器、电机、叶轮体、旋转轴、底座支架、排料通道、脚轮、观察孔、入料管支路、破碎腔、入料管主路、分料器、发射流道、耐磨块、接料盘和推料锥体,所述进料斗上方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设有耐磨环,所述进料斗下方与破碎腔相连接,且破碎腔内部安装有分料器,所述分料器下方中部设置有入料管主路,且入料管主路两侧设置有入料管支路,所述入料管主路下方设有叶轮体,且叶轮体中部安装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四周设有发射流道,且接料盘在发射流道上安装有推料锥体,所述叶轮体下方与旋转轴相连接,且旋转轴两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减震器,所述破碎腔底部两侧设有排料通道,且排料通道下方设有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下方安装有脚轮。优选的,所述叶轮体为可拆卸结构装置。优选的,所述发射流道的出料端安装有耐磨块。优选的,所述入料管支路出料端的顶部与破碎腔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破碎腔中部设有观察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制砂机为一体式结构,将分料器与叶轮体结合在一起,使得物料不与金属元件直接接触,而是与物料衬层发生冲击、摩擦而粉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角污染,延长机械磨损时间,同时,在进料口上设有耐磨环,还在发射流道的出料端安装有耐磨块,减小了零件的损耗,还在电机上安装有减震器,从而降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叶轮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耐磨环,2、进料口,3、进料斗,4、减震器,5、电机,6、叶轮体,7、旋转轴,8、底座支架,9、排料通道,10、脚轮,11、观察孔,12、入料管支路,13、破碎腔,14、入料管主路,15、分料器,16、发射流道,17、耐磨块,18、接料盘,19、推料锥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制砂机,包括耐磨环1、进料口2、进料斗3、减震器4、电机5、叶轮体6、旋转轴7、底座支架8、排料通道9、脚轮10、观察孔11、入料管支路12、破碎腔13、入料管主路14、分料器15、发射流道16、耐磨块17、接料盘18和推料锥体19,进料斗3上方设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上设有耐磨环1,进料斗3下方与破碎腔13相连接,且破碎腔13内部安装有分料器15,分料器15下方中部设置有入料管主路14,且入料管主路14两侧设置有入料管支路12,入料管主路14下方设有叶轮体6,且叶轮体6中部安装有接料盘18,接料盘18四周设有发射流道16,且接料盘18在发射流道16上安装有推料锥体19,发射流道16的出料端安装有耐磨块17,叶轮体6下方与旋转轴7相连接,且旋转轴7两侧安装有电机5,叶轮体6为可拆卸结构装置,电机5上安装有减震器4,破碎腔13底部两侧设有排料通道9,且排料通道9下方设有底座支架8,入料管支路12出料端的顶部与破碎腔13内壁相连接,从入料管支路12落下的物料形成连续的物料幕,在破碎腔13内与叶轮体6甩出的物料相互冲击破碎,不与金属元件直接接触,而是与物料衬层发生冲击、摩擦而粉碎,这就减少了角污染,延长机械磨损时间,破碎腔13中部设有观察孔11,可以观察叶轮体6的发射流道16口处的耐磨块17的磨损情况及破碎腔13内部衬板的磨损情况,底座支架8下方安装有脚轮1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制砂机之前,需要对整个制砂机进行简单的结构了解,整个处理的过程大体上可以进行三个部分的划分,首先可以通过进料口2将物料倒入进料斗3,经过分料器15将物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分料器15中部的入料管主路14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体6中,在叶轮体6内被迅速加速,然后以高速从叶轮体6的发射流道16抛射出去,另一部分物料从入料管支路12落下形成连续的物料幕,在破碎腔13内与叶轮体6甩出的物料相互冲击破碎,最后从下方的排料通道9排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制砂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制砂机,包括耐磨环(1)、进料口(2)、进料斗(3)、减震器(4)、电机(5)、叶轮体(6)、旋转轴(7)、底座支架(8)、排料通道(9)、脚轮(10)、观察孔(11)、入料管支路(12)、破碎腔(13)、入料管主路(14)、分料器(15)、发射流道(16)、耐磨块(17)、接料盘(18)和推料锥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上方设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上设有耐磨环(1),所述进料斗(3)下方与破碎腔(13)相连接,且破碎腔(13)内部安装有分料器(15),所述分料器(15)下方中部设置有入料管主路(14),且入料管主路(14)两侧设置有入料管支路(12),所述入料管主路(14)下方设有叶轮体(6),且叶轮体(6)中部安装有接料盘(18),所述接料盘(18)四周设有发射流道(16),且接料盘(18)在发射流道(16)上安装有推料锥体(19),所述叶轮体(6)下方与旋转轴(7)相连接,且旋转轴(7)两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安装有减震器(4),所述破碎腔(13)底部两侧设有排料通道(9),且排料通道(9)下方设有底座支架(8),所述底座支架(8)下方安装有脚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制砂机,包括耐磨环(1)、进料口(2)、进料斗(3)、减震器(4)、电机(5)、叶轮体(6)、旋转轴(7)、底座支架(8)、排料通道(9)、脚轮(10)、观察孔(11)、入料管支路(12)、破碎腔(13)、入料管主路(14)、分料器(15)、发射流道(16)、耐磨块(17)、接料盘(18)和推料锥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上方设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上设有耐磨环(1),所述进料斗(3)下方与破碎腔(13)相连接,且破碎腔(13)内部安装有分料器(15),所述分料器(15)下方中部设置有入料管主路(14),且入料管主路(14)两侧设置有入料管支路(12),所述入料管主路(14)下方设有叶轮体(6),且叶轮体(6)中部安装有接料盘(18),所述接料盘(18)四周设有发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幸
申请(专利权)人:上杭县古田镇创优机械设计工作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