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14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交错排列,反应罐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反应罐左侧固定连接有固体进料管,所述固体进料管下端位于第一隔板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反应时往装置内部加入固体反应物,同时装置可以通过底部出料管排出稀化的液体反应物,并从上方加入高浓液体反应物,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气体制备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启普发生器,具体是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
技术介绍
启普发生器,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又称启氏气体发生器或氢气发生器。它常被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典型的实验就是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它是荷兰科学家启普专利技术,并以他的姓命名的。传统启普发生器在反应时通过出气管加入固体,十分不便,而且也无法在反应时加入固体达到持续反应的目的,此外传统启普发生器在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浓度会逐渐降低,不断加入反应液来提高反应液浓度最终会使得发生器灌满液体,最终难以实现持续反应。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交错排列,反应罐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反应罐左侧固定连接有固体进料管,所述固体进料管下端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反应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内连接有分液漏斗,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分液漏斗下端位于第三通孔下侧,反应罐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孔径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体进料管倾斜放置,倾斜角度为30°-4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底部呈漏斗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为玻璃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体进料管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反应时往装置内部加入固体反应物,同时装置可以通过底部出料管排出稀化的液体反应物,并从上方加入高浓液体反应物,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气体制备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罐、2-第一隔板、3-第一通孔、4-第二隔板、5-第二通孔、6-出气管、7-第一阀门、8-固体进料管、9-密封塞、10-分液漏斗、11-第三通孔、12-出料管、13-第二阀门、14-密封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第一隔板2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二隔板4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5交错排列,反应罐1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7,反应罐1左侧固定连接有固体进料管8,所述固体进料管8下端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反应罐1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9,所述密封塞9内连接有分液漏斗10,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4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11,所述分液漏斗10下端位于第三通孔11下侧,反应罐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13。所述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5孔径相同。所述固体进料管8倾斜放置,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反应罐1底部呈漏斗状。所述反应罐1为玻璃材质。所述固体进料管8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14。使用时打开密封盖板14,然后往装置内部加入固体反应物,关闭密封盖板14,反应物在重力和惯性双重作用下落在第一隔板2上然后继续向右侧滚动一段距离,之后通过分液漏斗10往装置反应罐1内加入液体反应液,反应液面逐渐上升,当与固体反应物接触时开始反应,并通过出气管6排出气体,当需要停止制备时关闭第一阀门7,液体被压回分液漏斗10中;如果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固体反应剂,先加入液体,使得液面提升至固体加料管8上方,此时固体加料管8被封闭,即使打开密封盖板14也不会产生气体泄漏,之后加入固体反应剂盖上密封盖板14即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浓度会逐渐稀释,不断加入反应液会使得液体过多,最终液体会灌满装置,因而不断加入液体最终是不可行的,当液体浓度降低,反应气体减少时打开第二阀门13,反应液流出,保证反应液液面高于出料管12管口即可保证气体不泄露,然后加入高浓度反应液即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打开密封盖板14,然后往装置内部加入固体反应物,关闭密封盖板14,反应物在重力和惯性双重作用下落在第一隔板2上然后继续向右侧滚动一段距离,之后通过分液漏斗10往装置反应罐1内加入液体反应液,反应液面逐渐上升,当与固体反应物接触时开始反应,并通过出气管6排出气体,当需要停止制备时关闭第一阀门7,液体被压回分液漏斗10中,如果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固体反应剂,先加入液体,使得液面提升至固体加料管8上方,此时固体加料管8被封闭,即使打开密封盖板14也不会产生气体泄漏,之后加入固体反应剂盖上密封盖板14即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浓度会逐渐稀释,不断加入反应液会使得液体过多,最终液体会灌满装置,因而不断加入液体最终是不可行的,当液体浓度降低,反应气体减少时打开第二阀门13,反应液流出,保证反应液液面高于出料管12管口即可保证气体不泄露,然后加入高浓度反应液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包括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交错排列,反应罐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反应罐左侧固定连接有固体进料管,所述固体进料管下端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反应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内连接有分液漏斗,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分液漏斗下端位于第三通孔下侧,反应罐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用启普发生器,包括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交错排列,反应罐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反应罐左侧固定连接有固体进料管,所述固体进料管下端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反应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内连接有分液漏斗,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分液漏斗下端位于第三通孔下侧,反应罐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依铃吴大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