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今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钻孔硬膜下积液引流术。其手术操作过程为:颅骨钻孔后切开硬脑膜,于骨孔处置入引流管进行反复积液置换,待置换积液清亮后,留置引流管。而目前传统的引流管,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单个管道,无法做到同时进行药液注入以及积液排出,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现有的引流管也不便对流量进行有效控制,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引流管,因结构简单,无法做到同时进行药液注入以及积液排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 ...
【技术保护点】
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拉环分别位于第一螺杆顶部和第二螺杆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伟阳,史航宇,李楠,高璐,江彬,杨张凯,史永强,张刚,席敏,苏建云,史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