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隔手架及具有术中隔手架的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98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术中隔手架,包括:隔手架本体,其用于术中放置手和胳膊;支撑块,其呈两端连接到隔离架本体上方、中间沿竖直向上方向鼓起的弧形;支撑块位于隔手架本体上对应放置手腕的位置,支撑块长度方向与隔手架本体长度方向一致;隔手架本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挡块的竖直高度大于支撑块弧形部分的竖直高度,两个挡块在隔手架本体上分别沿垂直于支撑块长度方向的方向滑动至两个挡板贴附到支撑块的两个宽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手腕部对准放置到隔手架本体上的弧形的支撑块,使手腕部呈相应的拱起状并保持该拱起状,以供快速、顺利、安全地动脉穿刺,两个挡块对支撑部两侧起到防护作用,补充不同尺寸手腕部对支撑块宽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中隔手架及具有术中隔手架的手术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术中隔手架及具有术中隔手架的手术床。
技术介绍
术前准备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危重病人动脉穿刺以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另外,需要静脉穿刺以注射生理盐水和麻醉药品。其中患者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是动静脉穿刺首选的部位。通常情况下,手腕部的动脉穿刺,需要手腕部拱起才可以快速找准动脉并进行注射穿刺;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手腕部也需要保持拱起状态,以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但是,术中隔手架一般为水平的,病人放置于术中隔手架上的手腕部并不能自动拱起;手术过程中,病人处于麻醉昏迷状态,手腕部无法保持自动拱起状态,势必影响留置线管的顺利输液,因此,急需一种保持病人手腕部拱起的装置,以供快速、顺利、安全地动脉穿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术中隔手架及具有术中隔手架的手术床,通过将手腕部对准放置到隔手架本体上的弧形的支撑块,即可使手腕部呈相应的拱起状并保持该拱起状,以供快速、顺利、安全地动脉穿刺;两个挡板对支撑部两侧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用于补充不同尺寸手腕部对支撑块宽度的要求。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术中隔手架,其包括:隔手架本体,其用于术中放置手和胳膊;支撑块,其呈两端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中间沿竖直向上方向鼓起的弧形;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对应放置手腕的位置,所述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手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隔手架本体上靠近所述支撑块两个宽度侧的位置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为轴转动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其中,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块弧形部分的竖直高度,两个所述挡板在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分别沿垂直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的方向相对滑动至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贴附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宽度侧。优选的是,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调整所述支撑块的弧形部分相对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位移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隔手架本体之间;所述支撑块弹性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升降驱动所述支撑块的弧形部分变形以远离所述隔手架本体或返回。优选的是,还包括套接以固定手部的第一弹性带和套接以固定胳膊的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分别设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靠近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优选的是,还包括沿所述隔手架本体沿长度方向调整所述支撑块相对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位移的第一位移组件,所述第一位移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一滑轨嵌入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所述第一滑块沿平行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匹配滑行。优选的是,还包括柔性防护垫,所述柔性防护垫位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优选的是,所述柔性防护垫内均匀封装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均匀排布的铁粉和活性炭。优选的是,所述柔性防护垫可拆卸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一种具有术中隔离架的手术床,其包括手术床本体和具有所述支撑块的术中隔手架;所述术中隔离架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手术床本体两侧的两个。优选的是,还包括调整单个所述术中隔离架相对于所述手术床本体在水平面上位移的第二位移组件,所述第二位移组件包括:第二滑轨,其嵌设于所述手术床本体的侧边内;第二滑块,其沿平行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滑轨内匹配滑行;以及,第三滑块,其沿垂直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滑动伸出所述第二滑块或返回;其中,所述隔手架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沿水平面方向转动连接到所述第三滑块的伸出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术中隔手架,通过将手腕部对准放置到隔手架本体上的弧形的支撑块,即可使手腕部呈相应的拱起状并保持该拱起状,以供快速、顺利、安全地动脉穿刺;两个挡板对支撑部两侧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用于补充不同尺寸手腕部对支撑块宽度的要求;2)升降杆的升降驱动支撑块的弧形部分变形以远离隔手架本体或返回,从而实现沿竖直方向调整支撑块的弧形部分相对于隔手架本体位移,以提高不同尺寸手腕部放置于支撑块上的舒适度;3)第一弹性带套接到手部以固定手部,第二弹性带套接到胳膊以固定胳膊,避免术中病人麻醉状态无知觉后手部和胳膊在重力作用或医护人员不小心碰触下的移动;4)第一滑块带动支撑块沿平行于支撑块长度方向在第一滑轨内滑行,以沿隔手架本体长度方向调整支撑块相对于隔手架本体位移,促使不同尺寸的病人手部放置于隔手架本体后手腕部对准支撑块;5)位于隔手架本体上方的柔性防护垫,将手部、胳膊分别与隔手架本体隔离,避免手术时间较长时硬质以及冰冷的隔手架本体对手部和胳膊造成局部血液不流通、受凉等伤害;6)隔手架本体靠近第二弹性带的一端沿水平面方向转动连接到第三滑块的伸出端以及第三滑块沿垂直于支撑块长度方向滑动伸出第二滑块或返回,实现单个术中隔离架相对于手术床本体在水平面上位移的调整,以提高不同尺寸手部和胳膊的病人手腕部放置于支撑块上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术中隔手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术中隔手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手术床的俯视图;图中:100-术中隔离架;10-隔手架本体;11-挡板;12-第三滑轨;20-支撑块;30-升降杆;41-第一弹性带;42-第二弹性带;51-第一滑块;52-第一滑轨;60-柔性防护垫;61-发热体;200-手术床本体;210-第二滑轨;220-第二滑块;230-第三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术中隔手架100,其包括隔手架本体10和支撑块20。隔手架本体10用于术中放置病人的手和胳膊。支撑块20位于隔手架本体10上对应放置手腕的位置,支撑块20呈两端连接到隔手架本体10上方、中间沿竖直向上方向(如图1所示的Z方向)鼓起的弧形,支撑块20的长度方向与隔手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X方向)一致。隔手架本体10上靠近支撑块20两个宽度侧的位置分别设有挡板11;挡板沿支撑块20长度方向为轴转动连接到隔手架本体10上方。隔手架本体10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11,挡板11的竖直高度大于支撑块20弧形部分的竖直高度,两个挡板11在隔手架本体10上分别沿垂直于支撑块20长度方向的方向相对滑动至两个挡板11分别贴附到支撑块20的两个宽度侧。该实施方式中,隔手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支撑块20的长度方向以及放置于隔手架本体10上的病人手部长度方向均一致,且沿图1中的X方向,则手腕部对准放置于支撑块20上时,支撑块20的弧形部分将病人的手腕部拱起,且可保持手腕部的拱起状态至手术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术中隔手架及具有术中隔手架的手术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手架本体,其用于术中放置手和胳膊;支撑块,其呈两端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中间沿竖直向上方向鼓起的弧形;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对应放置手腕的位置,所述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手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块弧形部分的竖直高度,两个所述挡板在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分别沿垂直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的方向相对滑动至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贴附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宽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手架本体,其用于术中放置手和胳膊;支撑块,其呈两端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方、中间沿竖直向上方向鼓起的弧形;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对应放置手腕的位置,所述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手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所述隔手架本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块弧形部分的竖直高度,两个所述挡板在所述隔手架本体上分别沿垂直于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的方向相对滑动至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贴附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宽度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调整所述支撑块的弧形部分相对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位移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隔手架本体之间;所述支撑块弹性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升降驱动所述支撑块的弧形部分变形以远离所述隔手架本体或返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以固定手部的第一弹性带和套接以固定胳膊的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分别设于所述隔手架本体上靠近所述支撑块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到所述隔手架本体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隔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府奇乔世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