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98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的安装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啮合,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通过手柄能够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能够根据放置在置物开口内的药品瓶的尺寸,同时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从而调节置物开口的深度和开度,便于药品瓶的放置和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们普遍使用搪瓷或不锈钢制成的方形或矩形托盘。在进行最常见的三种护理操作(采血、接瓶、注射)时,需要摆放在托盘中以备使用或丢弃的物品很多。护理操作时,不但托盘中的物品摆放凌乱,且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割不清。在平常的操作练习中,我们使用的治疗盘上有两排小圆孔,但圆孔的直径都是等大的。利用率,有时放一些小的药瓶很容易掉进夹层里,取出来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包括:盘体、置物板、夹持机构;盘体外周设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在盘体中部形成容纳槽,所述环形侧壁设有操作开口;置物板设置在盘体的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操作开口上方与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间隔设置,置物板端部与所述环形侧壁固定,置物板上设有置物开口;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件、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手柄,安装件固定在所述操作开口处,安装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第一夹持臂靠近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第一夹持臂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第二夹持臂靠近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夹持臂上设有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手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臂围绕第一转轴旋转,手柄远离第一夹持臂一端穿过所述操作开口伸出盘体外部。优选地,第一夹持臂具有弧形结构,第二夹持臂具有弧形结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配合形成圆形结构。优选地,第一夹持臂靠近第二夹持臂一侧具有第一弧形凹口,第二夹持臂靠近第一夹持臂一侧具有第二弧形凹口,第一弧形凹口和第二弧形凹口配合形成夹持槽。优选地,包括多个夹持机构,多个夹持机构在置物板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本技术中,所提出的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的安装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啮合,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通过手柄能够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能够根据放置在置物开口内的药品瓶的尺寸,同时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从而调节置物开口的深度和开度,便于药品瓶的放置和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的局部剖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的局部剖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包括:盘体1、置物板2、夹持机构;盘体1外周设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在盘体1中部形成容纳槽,所述环形侧壁设有操作开口;置物板2设置在盘体1的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操作开口上方与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间隔设置,置物板2端部与所述环形侧壁固定,置物板2上设有置物开口;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2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件3、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手柄6,安装件3固定在所述操作开口处,安装件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4和第二夹持臂5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第一夹持臂4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第一夹持臂4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7,第二夹持臂5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夹持臂5上设有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手柄6一端与第一夹持臂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臂4围绕第一转轴旋转,手柄6远离第一夹持臂4一端穿过所述操作开口伸出盘体1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的安装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啮合,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通过手柄能够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临床用医疗治疗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能够根据放置在置物开口内的药品瓶的尺寸,同时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开合,从而调节置物开口的深度和开度,便于药品瓶的放置和取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4具有弧形结构,第二夹持臂5具有弧形结构,第一夹持臂4和第二夹持臂5配合形成圆形结构,当药品瓶高度较矮时,将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闭合,将药品瓶放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上方,增大支撑面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4靠近第二夹持臂5一侧具有第一弧形凹口,第二夹持臂5靠近第一夹持臂4一侧具有第二弧形凹口,第一弧形凹口和第二弧形凹口配合形成夹持槽,当药品瓶较细时,将药品瓶夹持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形成的夹持槽内,防止药品发生晃动。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夹持机构,多个夹持机构在置物板2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能够根据药品瓶尺寸,调节不同高度的夹持机构的开合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置物板(2)、夹持机构;盘体(1)外周设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在盘体(1)中部形成容纳槽,所述环形侧壁设有操作开口;置物板(2)设置在盘体(1)的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操作开口上方与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间隔设置,置物板(2)端部与所述环形侧壁固定,置物板(2)上设有置物开口;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2)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件(3)、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手柄(6),安装件(3)固定在所述操作开口处,安装件(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4)和第二夹持臂(5)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第一夹持臂(4)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第一夹持臂(4)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7),第二夹持臂(5)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夹持臂(5)上设有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手柄(6)一端与第一夹持臂(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臂(4)围绕第一转轴旋转,手柄(6)远离第一夹持臂(4)一端穿过所述操作开口伸出盘体(1)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医疗治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置物板(2)、夹持机构;盘体(1)外周设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在盘体(1)中部形成容纳槽,所述环形侧壁设有操作开口;置物板(2)设置在盘体(1)的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操作开口上方与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间隔设置,置物板(2)端部与所述环形侧壁固定,置物板(2)上设有置物开口;夹持机构位于置物板(2)和所述容纳槽底部之间,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件(3)、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手柄(6),安装件(3)固定在所述操作开口处,安装件(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夹持臂(4)和第二夹持臂(5)位于所述置物开口下方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第一夹持臂(4)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第一夹持臂(4)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7),第二夹持臂(5)靠近安装件(3)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