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70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2:20
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包括漏斗b、凸起的圆筒、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漏斗b的内丝扣在一个凸起的圆筒内壁上,凸起的圆筒外侧有一个环形槽,漏斗b的下方有接口;在凸起的圆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孔,有益效果是:过滤塔的丝扣很容易拧到漏斗上,对于厚一些的喷绘布或油毡也很容易安装;即使过滤塔拧不紧造成过滤塔与塑料布之间漏水,水会进入环形槽通过出水孔流入导管,不会造成浪费。

A funnel of a green pot of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葆青装置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中国专利申请“植物葆青罐”(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8183387)专利说明书所述的植物葆青罐上的漏斗。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植物葆青罐”(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8183387)这样描述:一些干旱地区因缺水只长草不长树,是因该地区树木因一段时间的干旱枯死了,这些干旱地区果树、杨树、松树等经济林木无法种植。一些地区因干旱土地被沙化,最终形成沙漠,寸草不生,而雨季的水白白流失了;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干旱时期保障植物存活的植物葆青罐;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葆青罐,包括蓄水容器、蒸发罩、漏斗、指示杆、浮子,其特征在于:蓄水容器用于蓄水,蓄水容器上有蒸发罩,蒸发罩为透气结构,蒸发罩上连接有漏斗,漏斗的漏管内装有指示杆,漏斗的漏管与指示杆之间有间隙,指示杆下端延伸到蓄水容器部位并连接有浮子,浮子带动指示杆指示蓄水容器内的水位;漏斗与蒸发罩之间也可以用导管连接;使用方法为:将蓄水容器和蒸发罩埋在植物根部的土壤内,通过漏斗的漏管与指示杆之间的间隙向蓄水容器内注水,浮子被水浮到水面,浮子带动指示杆上升指示蓄水容器内的水位,指示杆上可以标上刻度,以指示蓄水容器内水位的高低,注水至蓄水容器水满为止。此后蓄水容器内的水通过蒸发罩向土壤内自然蒸发,保持了土壤内的水分维持植物存活,蓄水容器注满水后可以保持1-5个月或更多的自然蒸发时间,具体保持时间由蓄水容器的大小、气温、植物吸水量决定,如冬季保持时间就长一些,在此期间植物不用浇水可以保障存活。根据以上所述的植物葆青罐,所述漏斗内的内丝扣为锥形内丝扣;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内装有过滤塔,过滤塔下端的外丝扣为锥形外丝扣。上述装置为干旱时期保证植物存活提供了技术手段。但是,描述的过滤塔分为两个部件组成,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项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577646),提供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一种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这项专利说明书所述的漏斗a附图5所示,使用过程中铺好塑料布后要在漏斗a中心孔处的塑料布上开一个口,通常用小刀划个十字形口,再将过滤塔上装上,由于塑料布开的十字形口毛边夹在了丝扣之间,丝扣往往拧不上,或拧不到低,如果用厚一些的喷绘布或油毡,就更难安装了。另外,过滤塔拧不紧造成过滤塔与塑料布之间漏水,如果过滤塔被树叶、杂草、枝条等漂浮物封堵严重时,水会从漏斗外侧溢出,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包括漏斗b、凸起的圆筒、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漏斗b的内丝扣在一个凸起的圆筒内壁上,凸起的圆筒外侧有一个环形槽,漏斗b的下方有接口。环形槽的作用是放置塑料布开口的毛边,使用时先将塑料布开的十字形口毛边塞入环形槽内,塑料布开的十字形口毛边就不会夹在丝扣之间了,过滤塔的丝扣就很容易拧上,对于厚一些的喷绘布或油毡也很容易安装。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为防止过滤塔拧不紧造成过滤塔与塑料布之间漏水,在凸起的圆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孔。即使过滤塔拧不紧造成过滤塔与塑料布之间漏水,水会进入环形槽通过出水孔流入导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过滤塔的丝扣很容易拧到漏斗上,对于厚一些的喷绘布或油毡也很容易安装;即使过滤塔拧不紧造成过滤塔与塑料布之间漏水,水会进入环形槽通过出水孔流入导管,不会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申请“植物葆青罐”(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8183387)专利说明书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轮廓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人提出的一项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577646)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与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配套的漏斗a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6是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与漏斗a及其他部件连接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植物葆青罐的漏斗b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植物葆青罐的漏斗b与过滤塔及其他部件连接的示意图。图符说明:1.蓄水容器;4.指示杆;5.浮子;201.较大形蒸发罩;301.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302.导管;303.过滤塔;304.弯头;305.逆止挡片;401.过滤网;402.指示杆通过孔;403.外丝扣;404.压盘;501.漏斗a;502.内丝扣;503.接口,504.凸起的圆筒;505.环形槽;506.出水孔;507.漏斗b。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专利申请“植物葆青罐”(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8183387)专利说明书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轮廓示意图;植物葆青罐可以用于树木等较大型植物,漏斗内装有过滤塔,作用是过滤、阻止树叶、杂草、枝条等漂浮物以及小动物进入装置,该申请说明书实施例3例举了用锥形丝扣进行连接的方式,漏斗301带有锥形内丝扣,过滤塔303下端有锥形外丝扣,过滤塔303装在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301内,过滤塔303上端有过滤孔和指示杆通过孔,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301通过导管302与较大形蒸发罩201连接,导管302下端连接有弯头304;弯头304的另一端出水口上有逆止挡片305,停止注水后会封堵出水口防止蓄水容器1内的水蒸气沿导管302蒸发到大气中;指示杆4穿过过滤塔303、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301、导管302、弯头304与浮子5连接。植物葆青罐使用方法为:将蓄水容器1和较大形蒸发罩201埋在大型植物根部的土壤内,根据植物根部的深度调节导管302的长度,带有锥形内丝扣的漏斗301安放略低于地平面,以便地面雨水可以流入蓄水容器1;可以在漏斗的锥形内丝扣和过滤塔303的锥形外丝扣之间夹入塑料布;以土为基础将塑料布铺设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漏斗状,周围的边用土或沙、石压实,防止风吹起,雨水通过塑料布表面汇集到过滤塔303处,通过过滤孔、漏斗、导管302流入蓄水容器1;指示杆指示蓄水容器1的水位;如果雨量过大,超出蓄水容器1内的水通过较大形蒸发罩201渗透到土壤中。雨后蓄水容器1内的水通过蒸发罩201向土壤内自然蒸发,保持了土壤内的水分维持植物存活,根据蓄水容器1的大小,蓄水容器1注满水后可以保持4-6个月或更多的自然蒸发时间,在此期间植物不用浇水可以保障存活。观察指示杆,如果下一次雨水到来之前蓄水容器1内的水蒸发快完时,及时向蓄水容器1内进行人工注水,以葆植物长青。另一优势是向蓄水容器1内进行人工注水的水量相比灌溉少的多,因此,特别是在水利资源匮乏地区非常适用,水资源和人工费等消耗非常低。但是,描述的过滤塔分为两个部件组成,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图3是本申请人提出的一项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577646)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一种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过滤塔上有过滤网401、指示杆通过孔402、外丝扣4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401与外丝扣403之间有压盘404,压盘404的作用是将塑料布压在漏斗a501内。外丝扣403为非锥形丝扣。图5是与植物葆青罐的过滤塔配套的漏斗a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包括漏斗b、凸起的圆筒、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漏斗b的内丝扣在一个凸起的圆筒内壁上,凸起的圆筒外侧有一个环形槽,漏斗b的下方有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葆青罐的漏斗,包括漏斗b、凸起的圆筒、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漏斗b的内丝扣在一个凸起的圆筒内壁上,凸起的圆筒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清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