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7235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其结构包括信号密封圈、信号接收器、信号通孔、LED灯珠、顶盖保护壳、信号底座、固定螺丝、螺纹管、信号输出管、连接外壳、连接限位块、主体外壳、橡胶密封圈,信号接收器的后端间隙配合于信号密封圈的前端,信号底座的后端机械连接于顶盖保护壳的前端,顶盖保护壳的后端间隙配合于橡胶密封圈的前端,橡胶密封圈的后端焊接于主体外壳的前端,LED灯珠设有三个且均装设于顶盖保护壳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LED灯珠,在设备检测到烟雾时,将自动亮起LED灯珠,更加快速的警示工作人员对烟雾进行处理,较为实用。

An automatic recognition encoder for smoke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encoder anti smoke curtain control system, its structure includes signal ring, signal receiver, signal vias, LED lamp, cover shell, signal base, screw, screw tube, pipe, casing, signal output connection limit block, body shell, rubber seal ring gap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receiver back to the signal of the sealing ring, the front-end back-end mechanical signal base connected to the cover shell, back cover shell with clearance in front of the rubber sealing ring, the front end of rubber sealing ring is welded on the main shell, LED lamp has three and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cover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LED lamp through the increase in equipment, the equipment will automatically detect smoke, light LED lamp, more It is more practical to speed up the warning workers to deal with the sm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
本技术是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属于系统自动识别编码器领域。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325833.5的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属于系统自动识别编码器领域。包括协议调度控制模块、多个串行编码器协议接口和通用接口转换模块;协议调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多个串行编码器协议接口连接通讯,协议调度控制模块可分别对各个串行编码器协议接口进行调度;协议调度控制模块并连接串行编码器接口;多个串行编码器协议接口均与通用接口转换模块连接通讯。采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器可自动识别编码器类型,使之与对应的串行编码器匹配,快速、实时、高效,大大地提高了伺服电机的控制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软件开发人员只需知道一套并行的访问接口协议,而不必关心繁多的各家串行编码器的协议,进行软件的协议模拟工作,减轻开发负担。现有技术中,编码器在识别到烟雾时,需要将数据转换后传输到防烟帘上,在紧急情况下,所用时间较长,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编码器在识别到烟雾时,需要将数据转换后传输到防烟帘上,在紧急情况下,所用时间较长,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其结构包括信号密封圈、信号接收器、信号通孔、LED灯珠、顶盖保护壳、信号底座、固定螺丝、螺纹管、信号输出管、连接外壳、连接限位块、主体外壳、橡胶密封圈,所述信号接收器的后端间隙配合于信号密封圈的前端,所述信号底座的后端机械连接于顶盖保护壳的前端,所述顶盖保护壳的后端间隙配合于橡胶密封圈的前端,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后端焊接于主体外壳的前端,所述LED灯珠设有三个且均装设于顶盖保护壳的上端,所述主体外壳的右表面后端通过固定螺丝与连接限位块螺丝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管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螺纹管与连接外壳的内部,所述LED灯珠包括填充胶层、晶片、光学透镜、支架塑胶层、基座、晶片座、基板支架,所述基板支架的上端中部焊接于晶片座的下端,所述晶片座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晶片的下端,所述基座设有两个且装设于基板支架前后两端,所述基座的上端胶接于支架塑胶层的下端,所述光学透镜的下端胶接于基板支架的上端,所述光学透镜的内部设有填充胶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外壳的右端机械连接于螺纹管的左端。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密封圈的后端机械连接于信号底座的前端中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限位块的右端焊接于连接外壳的左端。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器的内部设有信号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为PC塑化材质,具有透明、耐磨的特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LED灯珠,在设备检测到烟雾时,将自动亮起LED灯珠,更加快速的警示工作人员对烟雾进行处理,较为实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信号密封圈-1、信号接收器-2、信号通孔-3、LED灯珠-4、顶盖保护壳-5、信号底座-6、固定螺丝-7、螺纹管-8、信号输出管-9、连接外壳-10、连接限位块-11、主体外壳-12、橡胶密封圈-13、填充胶层-401、晶片-402、光学透镜-403、支架塑胶层-404、基座-405、晶片座-406、基板支架-4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其结构包括信号密封圈1、信号接收器2、信号通孔3、LED灯珠4、顶盖保护壳5、信号底座6、固定螺丝7、螺纹管8、信号输出管9、连接外壳10、连接限位块11、主体外壳12、橡胶密封圈13,所述信号接收器2的后端间隙配合于信号密封圈1的前端,所述信号底座6的后端机械连接于顶盖保护壳5的前端,所述顶盖保护壳5的后端间隙配合于橡胶密封圈13的前端,所述橡胶密封圈13的后端焊接于主体外壳12的前端,所述LED灯珠4设有三个且均装设于顶盖保护壳5的上端,所述主体外壳12的右表面后端通过固定螺丝7与连接限位块11螺丝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管9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螺纹管8与连接外壳10的内部,所述LED灯珠4包括填充胶层401、晶片402、光学透镜403、支架塑胶层404、基座405、晶片座406、基板支架407,所述基板支架407的上端中部焊接于晶片座406的下端,所述晶片座406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晶片402的下端,所述基座405设有两个且装设于基板支架407前后两端,所述基座405的上端胶接于支架塑胶层404的下端,所述光学透镜403的下端胶接于基板支架407的上端,所述光学透镜403的内部设有填充胶层401,所述连接外壳10的右端机械连接于螺纹管8的左端,所述信号密封圈1的后端机械连接于信号底座6的前端中部,所述连接限位块11的右端焊接于连接外壳10的左端,所述信号接收器2的内部设有信号通孔3,所述基座405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光学透镜403为PC塑化材质,具有透明、耐磨的特性。本专利所述的固定螺丝7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先确认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且LED灯珠4是否损坏,在确认无问题后,将可以正常使用本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将编码器安装在防烟帘合适的位置,在设备探测到烟雾时,信号通孔3将会识别,并将信号传输至设备内部,设备在进行信号转换时,会先开启LED灯珠4,工作人员可根据LED灯珠4进行判断。本技术部件信号密封圈1、信号接收器2、信号通孔3、LED灯珠4、顶盖保护壳5、信号底座6、固定螺丝7、螺纹管8、信号输出管9、连接外壳10、连接限位块11、主体外壳12、橡胶密封圈13、填充胶层401、晶片402、光学透镜403、支架塑胶层404、基座405、晶片座406、基板支架407,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编码器在识别到烟雾时,需要将数据转换后传输到防烟帘上,在紧急情况下,所用时间较长,较为不便,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设备检测到烟雾时,将自动亮起LED灯珠,更加快速的警示工作人员对烟雾进行处理,较为实用,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基板支架407的上端中部焊接于晶片座406的下端,所述晶片座406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晶片402的下端,所述基座405设有两个且装设于基板支架407前后两端,所述基座405的上端胶接于支架塑胶层404的下端,所述光学透镜403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其结构包括信号密封圈(1)、信号接收器(2)、信号通孔(3)、LED灯珠(4)、顶盖保护壳(5)、信号底座(6)、固定螺丝(7)、螺纹管(8)、信号输出管(9)、连接外壳(10)、连接限位块(11)、主体外壳(12)、橡胶密封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2)的后端间隙配合于信号密封圈(1)的前端,所述信号底座(6)的后端机械连接于顶盖保护壳(5)的前端,所述顶盖保护壳(5)的后端间隙配合于橡胶密封圈(13)的前端,所述橡胶密封圈(13)的后端焊接于主体外壳(12)的前端,所述LED灯珠(4)设有三个且均装设于顶盖保护壳(5)的上端,所述主体外壳(12)的右表面后端通过固定螺丝(7)与连接限位块(11)螺丝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管(9)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螺纹管(8)与连接外壳(10)的内部;所述LED灯珠(4)包括填充胶层(401)、晶片(402)、光学透镜(403)、支架塑胶层(404)、基座(405)、晶片座(406)、基板支架(407),所述基板支架(407)的上端中部焊接于晶片座(406)的下端,所述晶片座(406)的上端机械连接于晶片(402)的下端,所述基座(405)设有两个且装设于基板支架(407)前后两端,所述基座(405)的上端胶接于支架塑胶层(404)的下端,所述光学透镜(403)的下端胶接于基板支架(407)的上端,所述光学透镜(403)的内部设有填充胶层(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烟帘控制系统的自动识别编码器,其结构包括信号密封圈(1)、信号接收器(2)、信号通孔(3)、LED灯珠(4)、顶盖保护壳(5)、信号底座(6)、固定螺丝(7)、螺纹管(8)、信号输出管(9)、连接外壳(10)、连接限位块(11)、主体外壳(12)、橡胶密封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2)的后端间隙配合于信号密封圈(1)的前端,所述信号底座(6)的后端机械连接于顶盖保护壳(5)的前端,所述顶盖保护壳(5)的后端间隙配合于橡胶密封圈(13)的前端,所述橡胶密封圈(13)的后端焊接于主体外壳(12)的前端,所述LED灯珠(4)设有三个且均装设于顶盖保护壳(5)的上端,所述主体外壳(12)的右表面后端通过固定螺丝(7)与连接限位块(11)螺丝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管(9)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螺纹管(8)与连接外壳(10)的内部;所述LED灯珠(4)包括填充胶层(401)、晶片(402)、光学透镜(403)、支架塑胶层(404)、基座(405)、晶片座(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达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