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848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和室内机配备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和主控板;传感器单元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单元分别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将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主控板;主控板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接收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集中控制器包括通信控制模块、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通信控制模块分别与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下行通信模块发送的信息处理后通过上行通信模块进行发送。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负荷的变化对每个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保证各室内机的制热效果。

Refrigerant flow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 - li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frigerant flow control system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module and indoor machine equipped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ler; control module includes a sensor unit and the main control board; the sensor unit includes a high pressure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liquid temperature sensor, the sensor unit on the main control panel is connected to the data the sending unit collected by the sensor to the main control board; the main control board for receiving the user to set the temperature value and the data receiving sensor unit collected; centralized controller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of uplink downlink and uplink communication control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the downlink,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downlink communication modul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By applying the practical exampl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of each indoor machine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load, so as to ensure the heating effect of each indoo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安装室内机的房间的密封性和人员流动情况的变化会导致各室内机的实时负荷发生变化,而该技术方案仅以各室内机换热器出口处的过冷度作为控制目标,当室内机的负荷变大时,虽然该室内机换热器出口处的过冷度也将变大,但是如果变化的过冷度没有超过阈值,该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则保持不变,制冷剂流量应增加却保持不变,导致该负荷变大的室内机的制热能力得不到提升;当室内机的负荷变小时,虽然该室内机换热器出口处的过冷度也将变小,但是如果变化的过冷度没有超过阈值,该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则保持不变,制冷剂流量应减小却保持不变,导致造成该负荷变小的室内机的能耗浪费。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比较各室内机换热器中部的温度,确定出系统当前状态下制冷剂量最多和最少的室内机,将制冷剂量最多和最少的室内机换热器出口处的温度差设定为控制目标,如果大于目标值则将制冷剂最多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小,将制冷剂最少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如此周期地反复对比调节,直至系统停止运行。可见,该技术方案只是对制冷剂最多和制冷剂最少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而其它实时负荷发生变化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没有得到有效调节,造成负荷变小的室内机能耗浪费,负荷变大的室内机制热效果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通过采样周期的过冷度差值与上个采样周期的过冷度差值的差值调节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针对负荷的变化对每个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保证各室内机的制热效果,避免能耗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和室内机配备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和主控板;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回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单元分别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通信控制模块、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下行通信模块发送的信息处理后通过所述上行通信模块进行发送。优选的,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从中解析出的设定的温度值,回风温度值、送风温度值计算出目标过冷度;根据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换热器出口温度、压力值计算出实际过冷度;进而将所述实际过冷度与所述目标过冷度的差值作为过冷度差值;并根据本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与上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之间的差值,调节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室内机的标识所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信号,控制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优选的,所述主控板在每个采样周期到达时,将该室内机的标识、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从所述传感器单元获取的压力值、回风温度值、送风温度值、换热器出口温度值封装到数据包中向该室内机所在的机组中的集中控制器发送。优选的,所述上行通信模块与无线路由器有线连接,用于从各室内机的主控板获取信息的下行通信模块,并通过串行总线与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相连;优选的,高压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室内机与室外机连通的制冷剂管路上;回风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室内机回风口处;送风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室内机送风口;液管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该室内机换热器出口相连的制冷剂管路上;其中,所述高压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由所述室外机的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压力,得到采集的压力值;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回风温度,得到采集的回风温度值;所述送风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送风温度,得到采集的送风温度值;所述液管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器出口温度,得到采集的换热器出口温度值。本技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每个室内机,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根据该室内机负荷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该室内机的目标过冷度,并通过本次采样周期的过冷度差值与上个采样周期的过冷度差值的差值调节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针对负荷的变化对每个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保证各室内机的制热效果,避免能耗浪费,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控制模块;B集中控制器;1主控板;2高压压力传感器;3回风温度传感器;4送风温度传感器;5液管温度传感器;6通信控制模块;7上行通信模块;8下行通信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控制模块A、集中控制器B、主控板1、高压压力传感器2、回风温度传感器3、送风温度传感器4、液管温度传感器5、通信控制模块6、上行通信模块7、下行通信模8。所述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B和室内机配备的控制模块A;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板1、高压压力传感器2、回风温度传感器3、送风温度传感器4、液管温度传感器5;2、3、4、5分别于所述主控板1相连,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主控板1;主控板1接收并处理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具体的,主控板包含处理器,主控板与传感器的连接,是通过处理器与哥哥传感器的连接达到控制的目的的,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和控制为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集中控制器B包括:通信控制模块6、上行通信模块7和下行通信模块8;所述通信控制模块6分别与所述上行通信模块7和下行通信模块8相连,用于将所述下行通信模块8发送的信息处理后通过所述上行通信模块7进行发送。具体的,控制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为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具体的,通信控制模块6、上行通信模块7和下行通信模块8与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是实力在此不对其采用具体的电路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知道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进一步的,所述集中控制器B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从中解析出的设定的温度值,回风温度值、送风温度值计算出目标过冷度;根据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换热器出口温度、压力值计算出实际过冷度;进而将所述实际过冷度与所述目标过冷度的差值作为过冷度差值;并根据本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与上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之间的差值,调节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室内机的标识所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信号,控制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1在每个采样周期到达时,将该室内机的标识、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从传感器单元获取的压力值、回风温度值、送风温度值、换热器出口温度值封装到数据包中向该室内机所在的机组中的集中控制器发送。进一步的,所述上行通信模块7与无线路由器有线连接,用于从各室内机的主控板获取信息的下行通信模块8,并通过串行总线与所述通信控制模块6相连;进一步的,高压压力传感器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和室内机配备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和主控板;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回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单元分别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通信控制模块、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下行通信模块发送的信息处理后通过所述上行通信模块进行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和室内机配备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和主控板;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回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单元分别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值以及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的数据;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通信控制模块、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上行通信模块和下行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下行通信模块发送的信息处理后通过所述上行通信模块进行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从中解析出的设定的温度值,回风温度值、送风温度值计算出目标过冷度;根据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换热器出口温度、压力值计算出实际过冷度;进而将所述实际过冷度与所述目标过冷度的差值作为过冷度差值;并根据本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与上次计算出的过冷度差值之间的差值,调节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室内机的标识所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信号,控制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