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桥德三专利>正文

运动竞赛用电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9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在击剑、剑道或短剑道中使用,具有座椅部11、及握把部14,前述握把部14在俯视时是在座椅部11的后方且以位于坐在座椅部11的选手腰部高度的方式来设置,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动竞赛用电动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轮椅击剑为代表的运动竞赛中使用的电动轮椅。
技术介绍
残奥委会竞赛项目的其中一种“轮椅击剑”,为将底座固定在击剑场(即竞技面)上,在前述底座上以相对于对方选手倾斜10度方向的方式固定轮椅,选手坐在前述轮椅上操剑。轮椅被固定着,选手因而无法藉移动来取得两者间距。在一般健康正常者的击剑,通过充分发挥步法技巧,小个子胜过体型悬殊的彪形大汉对手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过无法发挥步法的轮椅击剑则几乎没有那样的事情。结果是手腕长的人有利,大体上是大个子选手胜利。作为出身地的县代表而拥有日本击剑全国竞赛出场经验的专利技术者认为,充分发挥步法技巧才会有击剑的奥妙处。于是提出使用电动轮椅的“轮椅击剑”。现有技术的电动轮椅有日本专利文献JP2000-84009A、JP2004-65826A、JPH10-220A、JP2011-142938A。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使用上述这些电动轮椅进行运动竞赛会非常困难。针对击剑运动竞赛用的电动轮椅尚未被开发出来。本专利技术为针对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案,其目的为提供一种适合轮椅击剑运动竞赛的电动轮椅。本专利技术藉由以下的解决手段,解决前述课题。此外,为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中附注使用标号,但并非局限于此。另外,附注标号说明的结构亦可作适度替代或改良。本专利技术的第1形态为一种在击剑、剑道或短剑道中使用的电动轮椅,其具有:座椅部11,含有在俯视时从成为前端的顶部11a而朝右斜后方向延伸的右前缘11b、及朝左斜后方向延伸的左前缘11c;及握把部14,俯视时是在座椅部11的后方且以位于坐在座椅部11上的选手腰部高度的方式设置,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本专利技术的第2形态为一种在运动竞赛中使用的电动轮椅,其具有:座椅部11,含有在俯视时从成为前端的顶部11a而朝右斜后方向延伸的右前缘11b、及朝左斜后方向延伸的左前缘11c;及握把部14,俯视时是在座椅部11的后方而位于坐在座椅部11的选手腰部高度,固定设置在本体本体10,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本专利技术第3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或第2形态,其中俯视时具有对前述座椅部11的右前缘11b和左前缘11c的任何一个均可自由拆装的踏脚部12。本专利技术第4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第3中任一形态,其中具有操纵杆15,为设置在前述握把部14的附近,在竞赛时选手可以用抓握握把部14的手来操作。本专利技术第5形态俯视时为一种在击剑、剑道或短剑道中使用的电动轮椅,其具有:座椅部11;握把部14,俯视时是在座椅部11的后方且以位于坐在座椅部11上的选手腰部高度的方式设置,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及操纵杆15,设置在前述握把部14的附近,在竞赛时选手可以用抓握握把部14的手来操作。本专利技术第6形态为一种在运动竞赛中使用的电动轮椅,其具有:座椅部11;握把部14,俯视时是在座椅部11的后方而位于坐在座椅部11的选手腰部高度,固定设置在本体本体10,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及操纵杆15,设置在前述握把部14的附近,在竞赛时选手可以用抓握握把部14的手来操作。本专利技术第7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4至第6中任一形态,其中前述操纵杆15有2个,并被配置在前述握把部14的两端附近。本专利技术第8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4至第6中任一形态,其中前述握把部14由右握把14R、左握把14L以及中央握把14C的3个所组成,前述操纵杆15设有3个,分别被配置在前述右握把14R的前端附近、前述左握把14L的前端附近以及前述中央握把14C的中央附近。本专利技术第9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4至第6中任一形态,其中前述握把部14在电动轮椅的中心线上且朝电动轮椅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述操纵杆15配置在前述握把部14的前端附近。本专利技术第10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4至第6中任一形态,其中电动轮椅的本体10形成有可穿入前述握把部14和前述操纵杆15的多组孔洞104、105,前述握把部14和前述操纵杆15穿入并固定于前述多组的孔洞104、105当中任一组的孔洞104、105。本专利技术第11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10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具有:电缆线连接部162,设置在比前述握把部14还后方,连接由卷盘50延伸出的电缆线51、及本体电线连接部161,电连接至前述电缆线连接部162,并且连接与电动剑30连结的本体电线41。本专利技术第12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11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电动剑30上设有操纵杆315,前述电动轮椅具有连接控制缆线40的控制缆线连接部160,而前述控制缆线40传送前述操纵杆315所输出的信号。本专利技术第13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12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含有4个驱动轮,各驱动轮具备多支滚轮201,前述多支滚轮201从通过驱动轮轴200中心轴的方向观看时相对于前述驱动轮轴200成45度角斜倾。本专利技术第14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1至13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并未装载驱动用电池,透过前述电缆线连接部162而从外部供应驱动用的电力。本专利技术第15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14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具有担负电动裁判器的任务的有色灯部101。本专利技术第16形态的电动轮椅,如同第1至第15中任一形态,其中前述座椅部11在俯视时可转动预定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图1为显示以轮椅击剑为代表的运动竞赛使用的电动轮椅1的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图2为显示在电动轮椅1的右前缘11b下方安装踏脚部12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图3为显示在电动轮椅1的左前缘11c下方安装踏脚部12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图4为显示电动剑30的透视图。[图5]图5为显示在电动轮椅1上安装各种电线的状态的图。[图6]图6为说明电动轮椅1的使用方法的图。[图7]图7为显示将由卷盘(电缆线卷线器)50延伸出的电缆线51连接至电动剑30的本体电线连接座321的情况的图。[图8]图8为显示握把部14的变化的图。[图9]图9为显示握把部14的另一种变化的图。[图10]图10为显示握把部14的再一种变化的图。[图11]图11为显示用以微调整座椅部11的位置的机构的变化的图。[图12]图12为显示电动轮椅1的行走单元部2的变化的俯视图。[图13]图13为显示电动轮椅1的行走单元部2的变化的透视图。[图14]图14为显示电动轮椅1的进一步变化形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1实施例>图1为显示以轮椅击剑为代表的运动竞赛使用的电动轮椅1的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显示在电动轮椅1的右前缘11b下方安装踏脚部12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显示在电动轮椅1的左前缘11c下方安装踏脚部12的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电动轮椅1在俯视时外形大致为蛋的形状。然后座椅部11被配置在电动轮椅1的从中心部分朝行进方向的略前方侧。如图2所示,座椅部11被配置在连续形成于本体10的底座部110上。然后,可在前述底座部110上转动预定的角度。图1中,从中心位置向左右各转动15度。另外可每5度将位置固定。此外每5度将位置固定的具体性结构应用既有的结构即可,不过例如预先每5度形成孔洞,将插销穿过前述孔洞固定即可。这样就能确实固定座椅部11的位置。另外,亦可预先每5度形成凹部,前述凹部以弹簧压制金属球等固定。这样的话能够轻易变更座椅部11的位置。以这些方式即可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运动竞赛用电动轮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椅,在击剑、剑道或短剑道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座椅部;及握把部,俯视时是在前述座椅部的后方且以位于坐在前述座椅部上的选手腰部高度的方式设置,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25 JP 2015-1276481.一种电动轮椅,在击剑、剑道或短剑道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座椅部;及握把部,俯视时是在前述座椅部的后方且以位于坐在前述座椅部上的选手腰部高度的方式设置,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2.一种电动轮椅,在运动竞赛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座椅部;及握把部,俯视时是在前述座椅部的后方且位于坐在前述座椅部上的选手腰部高度,并固定设置在本体,以供选手在竞赛中抓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前述座椅部含有在俯视时从成为前端的顶部朝右斜后方向延伸的右前缘、及朝左斜后方向延伸的左前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前述座椅部的右前缘和左前缘的任何一个均可自由拆装的踏脚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前述座椅部在俯视时可转动预定的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操纵杆,其设置在前述握把部的附近,竞赛中选手可以用抓握前述握把部的手来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前述操纵杆有2个,并被配置在前述握把部的两端附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前述握把部由右握把、左握把以及中央握把的3个个体所组成,前述操纵杆为有3个,被配置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德三
申请(专利权)人:高桥德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