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127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触控感测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三电极以及多个第四电极。第一电极彼此电性连接,且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各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分别沿第一方向排列。一第三电极与相邻的第四电极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的一侧与对应的第二电极的一侧且彼此电性连接。

Reciprocal touch pan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touch sensing group,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touch sensing group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electrod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electrodes, a plurality of third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fourth electrodes. The first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in which the first electrodes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s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third electrode and the fourth electrode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respectively. A third electrode and a adjacent fourth electrod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electrode and one side of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electrodes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容式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可降低接垫数量的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电脑(tablet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PC)等电子产品上。传统互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感测元件系由多条驱动电极与多条感应电极所构成,且两者交错排列。为了避免两者产生电连接,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系由两层导电层所形成。但透过两层导电层形成触控感测元件还需于其间设置绝缘层,以绝缘两者,因此在越来越薄的设计趋势中无疑限制了触控面板的厚度。为此目前已发展出单层结构的互容式触控感测元件。传统单层结构的互容式触控感测元件系由感应电极以及驱动电极所构成,且每一条感应电极对应一个驱动电极设置,使每一个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的不同部分形成一感测单元。虽然单层结构的触控感测元件可缩减触控面板的厚度,但此设计的每一条感应电极与每一个驱动电极必须分别透过导线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接垫。因此相较于两层导电层的触控感测元件而言,接垫的数量大幅增加;如此不仅造成驱动元件的负荷,且用以电性连接接垫与驱动元件的软性电路板必须设计为具有较多的走线以及较大的面积,导致软性电路板的制作成本增加以及设计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以降低接垫数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触控感测组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于基板上,且触控感测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三电极以及多个第四电极。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各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第三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第三电极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面对第一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感测单元。第四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且与第三电极相邻的第四电极设置于对应的第二电极面对第二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感测单元,且第三电极与相邻的第四电极彼此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0、200、300、400、500触控面板102基板104触控感测元件106、206、306、406、506触控感测组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C1第一连接线C2第二连接线C3第三连接线C4第四连接线E1、E12、E14、E15第一电极E2、E22、E24、E25第二电极E3、E32、E34、E35第三电极E4、E42、E44、E45第四电极P1第一接垫P2第二接垫P3第三接垫S1第一侧边S2第二侧边SU1第一感测单元SU2第二感测单元SR感测区PR周边区CP1第一连接部CP2第二连接部CP3第三连接部CP4第四连接部EF1第一电极指EF2第二电极指EF3第三电极指EF4第四电极指FE浮接电极CC1、CC2、CC3、CC4、CC5、CC6凹口A1、A2锚状部H1、H2、H3、H4钩状部SP1、SP2螺旋状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为清楚显示互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图1所显示的触控面板仅为示意,其尺寸与比例并不以所示为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02以及触控感测元件104。基板102可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且基板102可另具有感测区SR以及周边区PR。于本实施例中,周边区PR围绕感测区SR,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基板102可包括硬质基板或软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强化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蓝宝石基板、硬质覆盖板(coverlens)、塑胶基板、软性覆盖板、软性塑胶基底、薄玻璃基板或一显示器的基板,而上述显示器的基板可为一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基板或一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但并不以此为限。触控感测元件104设置于基板102上,且包括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106,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于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元件104可包括多条触控感测组106,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各触控感测组106包括多个第一电极E1、多个第二电极E2、多个第三电极E3以及多个第四电极E4,设置于感测区SR内的基板102上。以单一条触控感测组106而言,各第一电极E1与各第二电极E2沿第一方向D1依序交替排列。其中,第一电极E1彼此电性连接,第二电极E2彼此电性连接,且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彼此电性绝缘。具体而言,各触控感测组106可另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C1与多条第二连接线C2,设置于感测区SR内的基板102上。各第一连接线C1分别连接于任两相邻的第一电极E1之间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二电极E2面对第一侧边S1的一侧,用以将同一触控感测组106的第一电极E1电性串联成一第一电极串列。各第二连接线C2分别连接于任两相邻的第二电极E2之间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电极E1面对第二侧边S2的一侧,用以将同一触控感测组106的第二电极E2电性串联成一第二电极串列。再者,第三电极E3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三电极E3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E1面对第一侧边S1的一侧并分别以一间隔与对应的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分隔开,以产生电容耦合,使得各第三电极E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感测单元SU1。第四电极E4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四电极E4设置于对应的第二电极E2面对第二侧边S2的一侧并分别以一间隔与对应的第二电极E2的一部分分隔开,以产生电容耦合,使得各第四电极E4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电极E2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感测单元SU2。值得一提的是,各第三电极E3分别与相邻的第四电极E4彼此电性连接,以构成一电极单元。并且,排列于第二方向D2上位于不同的触控感测组106的同一列第三电极E3彼此电性连接,以及排列于第二方向D2上位于不同的触控感测组106的同一列第四电极E4亦彼此电性连接。因此,排列于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列电极单元可彼此电性连接而形成一第三电极串列。由于彼此相邻且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极E3与第四电极E4分别对应相邻的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设置,因此各电极单元可于第二方向D2上分别与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电极E2的一部分重迭并产生电容耦合,藉此同一电极单元可分别与第一电极E1以及第二电极E2形成不同的感测单元,也就是说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SU1与第二感测单元SU2可由同一电极单元与相邻的第一电极E1以及第二电极E2耦合形成,如此可减少触控感测元件104的接垫数量。举例来说,当单一触控感测组106具有20个感测单元,且触控感测组106的数量为12条时,也就是以20X12个感测单元为例,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元件104仅需34个用于传送与接收信号的接垫,即所有触控感测组106的第三电极E3与第四电极E4共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以及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于该基板上,且该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连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各该第一电极与各该第二电极沿该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多个第三电极,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一该第三电极设置于对应的一该第一电极面对该第一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该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多个第四电极,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与该第三电极相邻的一该第四电极设置于对应的一该第二电极面对该第二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该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感测单元,且该第三电极与相邻的该第四电极彼此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以及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于该基板上,且该至少一条触控感测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连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各该第一电极与各该第二电极沿该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多个第三电极,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一该第三电极设置于对应的一该第一电极面对该第一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该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多个第四电极,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与该第三电极相邻的一该第四电极设置于对应的一该第二电极面对该第二侧边的一侧,并与对应的该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感测单元,且该第三电极与相邻的该第四电极彼此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触控感测组另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与多条第二连接线,各该第一连接线分别连接于任两相邻的这些第一电极之间并延伸至对应的一该第二电极面对该第一侧边的一侧,且各该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于任两相邻的这些第二电极之间并延伸至对应的一该第一电极面对该第二侧边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该触控感测组,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这些触控感测组中排列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同一列这些第三电极彼此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多条第三连接线,设置于这些触控感测组的一侧,其中该同一列的这些第三电极与相邻的这些第四电极系透过同一该第三连接线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多个第一接垫、多个第二接垫与多个第三接垫,各该第三连接线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该第一接垫,各该触控感测组的这些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该第二接垫,且各该触控感测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该第三接垫。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感测组另包括多条第四连接线,各该第三电极可透过对应的一该第四连接线与对应的该第三连接线电性连接,且各该第四电极可透过对应的另一该第四连接线与对应的该第三连接线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包括多条第一电极指,该第三电极包括多条第二电极指,且各该第二电极指分别延伸至任两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秉燏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