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永茂专利>正文

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70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包括主体、过滤桶、漂浮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出水通道,过滤桶、漂浮体设置在出水通道内,漂浮体位于过滤桶的下部;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的形状为喇叭形,开口较大的边缘连接在出水口的上部;主体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与导流口的下部相连接;过滤桶在侧壁上开有通孔;漂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喇叭形底面,第二喇叭形底面与导流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二喇叭形底面与漂浮体的侧壁连接处为弧形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下水管道中有害气体的流出,避免下水道反味情况的发生,还能够避免固形物的积存。

Automatic closure of ground leakage by independent filter bucket and independent floating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ependent filter barrel and independent floating body automatic closed drai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filter barrel, floating body; the mai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let, the outlet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 filter barrel, the float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the floating body is positioned in the filter barrel;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version diversion mouth, mouth shape is horn shaped, large opening edge connected at the outle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c groove diversion port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lter barrel; side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loating body; set second horn shaped bottom surface, is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trumpet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uide mouth shape; second horn shaped bottom surfac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floating junction arc wall. The invention can prevent the outflow of harmful gas in the water pipe,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 anti taste of the sewer, and avoi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ol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具体说,涉及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需要排水的任何场合以及卫浴间的地面积水的排放和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地漏的功能和作用是排除地面积水和阻挡排水系统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地面杂物进入排水系统的作用,地漏质量的好坏主要从四个角度来衡量:排水速度、防臭效果、易维护、耐用程度。地漏在排水的过程中,固形物、纤维、毛发等往往会与污水一起进入排水系统。目前,传统(普遍使用)的地漏是靠水进入排水系统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机械动作,完成水的排出和阻挡有害气体进入室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机械部件参与,就存在磨损和锈蚀问题,日久天长,机械失灵,影响地漏正常功能的发挥,耐用程度不够好。地漏对固体物、纤维、毛发会随着水流进入地漏内部,纤维、毛发会缠绕或者挂在地漏的机械部件上,泥沙类的固体物会积存地漏内部,使的传统的地漏经常出现被堵的现象。污水进入排水系统前,难免带入纤维、毛发或者泥沙,在地漏内部没有留下合适的临时储存空间。如果将传统地漏上部的篦子和防护部分取掉,较大杂物就会进入管道并积存,进而造成排水系统内部管道堵塞。传统的地漏由于结构复杂,难以避免上述堵塞情况的出现,下水道同时还会反味,给用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失去地漏应有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设有独立过滤桶,提供了固体颗粒物、毛发、纤维进入排水系统后的储存空间,限制进入排水系统,避免管道堵塞。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包括主体、过滤桶、漂浮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出水通道,过滤桶、漂浮体设置在出水通道内,漂浮体位于过滤桶的下部;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的形状为喇叭形,开口较大的边缘连接在出水口的上部;主体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与导流口的下部相连接;过滤桶在侧壁上开有通孔;漂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喇叭形底面,第二喇叭形底面与导流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二喇叭形底面与漂浮体的侧壁连接处为弧形外壁。进一步:过滤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喇叭形底面,第一喇叭形底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开有定位沉孔,定位沉孔的开口位于第一喇叭形底面;漂浮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喇叭形顶面,第一喇叭形顶面与第一喇叭形底面的形状相配合;漂浮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二立柱,漂浮体浮起后,第二立柱伸入定位沉孔内。进一步:漂浮体在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条,在底部设置有支撑块。进一步:漂浮体为密闭的中空结构。进一步:主体在顶部设有延伸平面,延伸平面与主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位于第一支撑台的内侧;第一支撑台上设置有防护盖,防护盖开有漏水通孔;过滤桶在上边缘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环边,环边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进一步:第一喇叭形底面开有通孔,通孔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者长条形。进一步:过滤桶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盖,过滤盖放置在第二支撑台内,过滤盖开有滤孔。进一步:弧形沟槽的圆弧直径大于3毫米,导流口外壁的切线与轴线的夹角在0~90°之间。进一步:过滤桶的第一喇叭形底面或者漂浮体的第一喇叭形顶面设置有凸起。进一步:防护盖开有安装通孔,多个漏水通孔分布在安装通孔的外侧,安装通孔上设置有小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下水管道中有害气体的流出,避免下水道反味情况的发生,还能够避免固形物的积存。本专利技术设有独立漂浮体能够快速、及时开、闭排水口,能够及时排出地面积水和阻挡管道内有害气体进入室内,还能够避免较小固体物的积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去掉防护盖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的纵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护盖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护盖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小盖的主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小盖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桶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桶的实施例一的仰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桶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桶的实施例二的仰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漂浮体的主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漂浮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去掉防护盖2的俯视图。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的结构包括:主体1、防护盖2、过滤桶3、漂浮体4;过滤桶3、漂浮体4设置在主体1内部,过滤桶3位于漂浮体4的上部,防护盖2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1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过滤桶3位于入水口11的位置,防护盖2位于过滤桶3的上部,漂浮体4位于出水口12的上部,漂浮体4位于过滤桶3的下部。过滤桶3、漂浮体4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保持最大距离。根据该地漏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离开地面的设施使用。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1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1的纵剖面图。主体1在顶部设有延伸平面13,延伸平面13边缘设置有向上的凸起边缘16。延伸平面13与主体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台17、第二支撑台18,第二支撑台18位于第一支撑台17的内侧。防护盖2放置在第一支撑台17上,第二支撑台18用于放置过滤桶3的环边32,过滤桶3如果设置有过滤盖36,过滤盖36放置在第二支撑台18内,压在环边32的上部。过滤盖36开有多个滤孔。出水口12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口15,导流口15的形状为喇叭形,开口较大的边缘连接在出水口12的上部。主体1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弧形沟槽14,弧形沟槽14便于水冲刷固体沉积物,弧形沟槽14与导流口15的下部相连接。漂浮体4的底部位于弧形沟槽14内,并压在导流口15上。弧形沟槽14的圆弧直径大于3毫米。入水口12的横截面积大于125平方厘米。导流口15外壁的切线与轴线的夹角在0~90°之间,本优选实施例中夹角为20~60°之间。如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护盖2的主视图;如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护盖2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小盖23的主视图;如图9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小盖23的俯视图。防护盖2的形状为圆形,防护盖2开有多个漏水通孔21(形状为长条形)和一个安装通孔22,多个漏水通孔21分布在安装通孔22的外侧。小盖23的形状为圆形,安装在安装通孔22上。小盖23开有多个外侧通孔25和一个中心通孔24,多个外侧通孔25分布在中心通孔24的外侧。当需要安装洗衣机等设备时,打开小盖23,将洗衣机的排水管固定在安装通孔22上。如图10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桶3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过滤桶、漂浮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出水通道,过滤桶、漂浮体设置在出水通道内,漂浮体位于过滤桶的下部;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的形状为喇叭形,开口较大的边缘连接在出水口的上部;主体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与导流口的下部相连接;过滤桶在侧壁上开有通孔;漂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喇叭形底面,第二喇叭形底面与导流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二喇叭形底面与漂浮体的侧壁连接处为弧形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过滤桶、漂浮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出水通道,过滤桶、漂浮体设置在出水通道内,漂浮体位于过滤桶的下部;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的形状为喇叭形,开口较大的边缘连接在出水口的上部;主体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与导流口的下部相连接;过滤桶在侧壁上开有通孔;漂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喇叭形底面,第二喇叭形底面与导流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二喇叭形底面与漂浮体的侧壁连接处为弧形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其特征在于:过滤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喇叭形底面,第一喇叭形底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开有定位沉孔,定位沉孔的开口位于第一喇叭形底面;漂浮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喇叭形顶面,第一喇叭形顶面与第一喇叭形底面的形状相配合;漂浮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二立柱,漂浮体浮起后,第二立柱伸入定位沉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其特征在于:漂浮体在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条,在底部设置有支撑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独立过滤桶和独立漂浮体自动闭合地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董永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