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31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异形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加工效率高等优点,采用将异形件治具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异形件进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输送至异形件治具进行装配,无需进行多次搬运,极大地缩短了加工时间,同时异形件治具定位准,限位稳,取放易,结构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异形件治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的容置异形件,而且可以对异形件进行支撑。

Assembly line of special-shaped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the special-shaped parts, in particular to the assembly and conveying line of the special-shaped part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accurate positioning, high efficiency advantages, the special-shaped pieces arranged in the first fixture and second track, special-shaped pieces into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ck delivery to the profiled fixture assembly, without the need for multiple handling, greatly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and profiled positioning fixture quasi limit, stability, easy access, compact struc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pecial fixture can be conveniently accommodating shaped pieces in the use of the process, but also can support the special-shaped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件装配输送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形件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
技术介绍
在异形件组装输送过程中,一般通过人工直接将各工件搬运至组装站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再将显示模组搬运至输送带上输送至下一工序。采用人工进行搬运时,人工无法对多种产品进行定位,在搬运时极易造成装配件的损坏,无法保证装配质量,同时异形件在组装过程中人工多次搬运,不仅劳动强度大,还极大地影响了加工效率,不利于企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加工效率高的异形件装配输送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包括异形件治具、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异形件治具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电机以及第一固定座,所述电机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两端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两端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二导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异形件治具包括顶板以及两治具侧板两治具侧板分别固设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顶板与两治具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前挡板和后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微型气缸,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两端部与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异形件治具还包括一顶升气缸和一异形件传感器,所述顶升气缸设置在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异形件传感器设置在顶板的下方且通过支架与第一轨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的活塞杆杆端设有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包括两立柱,两立柱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挡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侧面设有扫码组件,所述扫码组件包括扫码器、侧支架以及固定板,所述侧支架固设在第一轨道的侧面,所述扫码器通过固定板与侧支架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两端设有用于检测异形件位置情况的位置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截面为正多边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第一轨道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与设置在转轴上的输送转轮通过链条连接。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加工效率高等优点,采用将异形件治具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异形件进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输送至异形件治具进行装配,无需进行多次搬运,极大地缩短了加工时间,同时异形件治具定位准,限位稳,取放易,结构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异形件治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的容置异形件,而且可以对异形件进行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异形件治具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轨道、11-电机、12-输送带、13-挡料气缸、14-扫码组件、15-位置传感器、2-第二轨道、21-第二固定座、3-异形件治具、31-顶升气缸、32-治具侧板、33-前挡板、34-后挡板、35-顶板、36-异形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图2,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包括异形件治具3、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所述异形件治具3设置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轨道1包括电机11以及第一固定座,所述电机11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输送带12与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两端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轨道2包括第二固定座21,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输送带12与设置在第二固定座21两端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二导向轮。所述异形件治具3包括顶板35以及两治具侧板32两治具侧板32分别固设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上,所述顶板35与两治具侧板32连接,所述顶板35上设有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前挡板33和后挡板34。通过治具可以快速的实现产品和配件的固定装配,工作效率较高,省时省力,且不会损伤产品,保证了装配产品的品质。所述顶板35底部设有微型气缸,所述前挡板33和后挡板34两端部与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所述异形件治具3还包括一顶升气缸31和一异形件传感器,所述顶升气缸31设置在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异形件传感器设置在顶板35的下方且通过支架与第一轨道1连接。顶升气缸31将异形件36顶起可便于装配、装配效率胶装配质量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包括一挡料气缸13,所述挡料气缸13的活塞杆杆端设有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包括两立柱,两立柱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挡轮。所述第一轨道1侧面设有扫码组件14,所述扫码组件14包括扫码器、侧支架以及固定板,所述侧支架固设在第一轨道1的侧面,所述扫码器通过固定板与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1两端设有用于检测异形件36位置情况的位置传感器15。所述转轴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转轴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截面的转轴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提高了该转轴的传动效果;同时正多边形的第一转轴的边数越多,第一转轴的刚性越强,从而使第一转轴不易变形,在保证多边形轴质量的同时减少了轴次品、废品的发生率,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所述电机11通过电机11座设置在第一轨道1底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与设置在转轴上的输送转轮通过链条连接。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加工效率高等优点,采用将异形件治具3设置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上,异形件进过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输送至异形件治具3进行装配,无需进行多次搬运,极大地缩短了加工时间,同时异形件治具3定位准,限位稳,取放易,结构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异形件治具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的容置异形件,而且可以对异形件进行支撑。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异形件装配输送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件治具、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异形件治具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电机以及第一固定座,所述电机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两端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两端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二导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件治具、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异形件治具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电机以及第一固定座,所述电机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两端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两端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两侧设有两第二导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件治具包括顶板以及两治具侧板两治具侧板分别固设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顶板与两治具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前挡板和后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微型气缸,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两端部与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件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嘉孚朗机器人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