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长溪专利>正文

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485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由碳化后的秸秆颗粒和表面处理过的棉纤维混合后得到。经过对秸秆颗粒及棉纤维的处理后,其吸油量增加,同时通过将碳化后的秸秆颗粒和表面处理过的棉纤维混合,整体的吸油速率大大提升,从而使得该吸附剂的吸附速度达到可以广泛使用的程度。

An adsorbent for kitchen waste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kitchen waste oil adsorb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 adsorbent is mixed by carbonized straw particles and surface treated cotton fibers. After processing of straw grain and cotton fiber, its oil content increased, while the cotton straw particles and surface treated after carbonization, the overall oil absorption rate is greatly improved, so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adsorbents can be widely used in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一种废油吸附剂,尤其涉及一种餐厨费油的吸附剂。
技术介绍
宾馆餐厅的餐厨废油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下水道堵塞、水体污染等问题,目前对这类问题的主要解决办法是进行污水处理,然而这种办法属于事后处理,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在前端将餐厨废油进行吸附处理,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办法,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好的吸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能够快速吸附餐厨废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该吸附剂由碳化后的秸秆颗粒和表面处理过的棉纤维混合后得到。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粉碎为秸秆颗粒;2)将秸秆颗粒放入到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并用用氢氧化钠将溶液PH值调整为11,30℃下反应18h;3)反应完成后的秸秆颗粒进行干燥和碳化处理,得到碳化秸秆颗粒;4)将棉纤维加入到浓度为0.7%的亚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调整PH值至4.5,75℃下恒温浸泡1h;5)浸泡完成后的棉纤维烘干;6)按照每5重量份棉纤维加入2重量份碳化秸秆颗粒的比例,将烘干后的棉纤维和碳化秸秆颗粒进行混合后得到餐厨废油吸附剂。所述玉米秸秆粉碎为秸秆颗粒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粉碎成3-5cm碎块,然后置于烤箱中恒温烘干;2)将烘干后的玉米秸秆碎块粉碎至颗粒,然后过40目筛得到秸秆颗粒;所述秸秆颗粒进行干燥和碳化处理是指:将反应完成的秸秆颗粒经清水冲洗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以110℃烘干4-5小时,然后升温至225℃保持8-10h对秸秆颗粒进行碳化。所述棉纤维的烘干是指将浸泡完成的棉纤维冲洗至中性,干燥箱内105℃烘干至恒重。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本专利技术最关键为将碳化秸秆颗粒和棉纤维混合,现有技术中都有关于碳颗粒和纤维吸附油脂的记载,但是其吸附速度较慢,如果单独采用碳颗粒和纤维进行吸附,其吸附速度用在餐厨废油上是无法推广的,以小时计的吸附时间是无法使使用者有动力采用的。而将两者混合后,在其吸附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吸附速度大大加快。2、对秸秆颗粒的处理和棉纤维的表面处理能够明显增加吸油量,降低吸水量;将秸秆颗粒放入双氧水溶液中反应能够破坏秸秆颗粒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破坏了结晶结构,增大了孔隙率;孔隙率的增大带来了吸油量的增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吸水量也加大,为了降低吸水量,进一步对秸秆颗粒进行碳化,碳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干燥调整到碳化的过程,在高温情况下秸秆颗粒中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的含量逐渐降低,亲油的芳香环比例显著增加。因此通过该处理的后的秸秆颗粒吸油量大增而吸水率降低。对棉纤维的浸泡处理能够去除棉纤维表面的蜡质,从而提高了棉纤维的吸附速度。3、该吸附剂可重复二次利用,吸收的废油在压力作用下可被压出,进行二次加工。压出废油的吸附剂可以重新二次使用,并且该吸附剂的材料成本降低,使得该吸附剂的广泛推广具有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1餐厨废油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粉碎成3-5cm碎块,然后置于烤箱中恒温烘干;2)将烘干后的玉米秸秆碎块粉碎至颗粒,然后过40目筛得到秸秆颗粒;3)将秸秆颗粒放入到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并用用氢氧化钠将溶液PH值调整为11,30℃下反应18h;4)将反应完成的秸秆颗粒经清水冲洗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以110℃烘干4-5小时,然后升温至225℃保持8-10h对秸秆颗粒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秸秆颗粒;5)将棉纤维加入到浓度为0.7%的亚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调整PH值至4.5,75℃下恒温浸泡1h;6)浸泡完成后的棉纤维烘干:将浸泡完成的棉纤维冲洗至中性,干燥箱内105℃烘干至恒重;7)按照每5重量份棉纤维加入2重量份碳化秸秆颗粒的比例,将烘干后的棉纤维和碳化秸秆颗粒进行混合后得到餐厨废油吸附剂。对比例1碳化秸秆颗粒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粉碎成3-5cm碎块,然后置于烤箱中恒温烘干;2)将烘干后的玉米秸秆碎块粉碎至颗粒,然后过40目筛得到秸秆颗粒;3)将秸秆颗粒放入到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并用用氢氧化钠将溶液PH值调整为11,30℃下反应18h;3)将反应完成的秸秆颗粒经清水冲洗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以110℃烘干4-5小时,然后升温至225℃保持8-10h对秸秆颗粒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秸秆颗粒;对比例2棉纤维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纤维加入到浓度为0.7%的亚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调整PH值至4.5,75℃下恒温浸泡1h;2)浸泡完成后的棉纤维烘干:将浸泡完成的棉纤维冲洗至中性,干燥箱内105℃烘干至恒重;为了验证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如下验证试验,称取10g干燥好的吸油材料,浸入到500mL油中。一定时间后取出,沥干5min,称重,计算公式Q=W2-W1/W1吸油倍率,W1为吸油前重量,W2为吸油后重量,按间隔取出时间(30s、60s、120s、300s、600s)分别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该吸附剂在前期的吸油倍率提升很快,在60s即可达到峰值,而碳化秸秆颗粒或单独的棉纤维都在接近600s的位置达到峰值,该吸附剂的吸油速度和吸油量都较碳化秸秆颗粒或单独的棉纤维有了明显增长。尽管通过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剂由碳化后的秸秆颗粒和表面处理过的棉纤维混合后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剂由碳化后的秸秆颗粒和表面处理过的棉纤维混合后得到。2.一种餐厨废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粉碎为秸秆颗粒;2)将秸秆颗粒放入到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并用用氢氧化钠将溶液PH值调整为11,30℃下反应18h;3)反应完成后的秸秆颗粒进行干燥和碳化处理,得到碳化秸秆颗粒;4)将棉纤维加入到浓度为0.7%的亚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调整PH值至4.5,75℃下恒温浸泡1h;5)浸泡完成后的棉纤维烘干;6)按照每5重量份棉纤维加入2重量份碳化秸秆颗粒的比例,将烘干后的棉纤维和碳化秸秆颗粒进行混合后得到餐厨废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长溪
申请(专利权)人:谢长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