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850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3:15
一种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包括挂爪、挂杆和钢化玻璃容器;挂爪设有带凹槽的挂件,凹槽的轴向长度为2~10cm;在挂杆中部一处或多处设有限管环,限管环的内径为引流管外径的1.5~3倍,限管环设有可将封闭的环状圈打开的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引流装置方便快捷地安置于床边,使用透明钢化玻璃容器便于引流装置的固定和观察。挂杆上设置的限管环使引流管被限制摆动范围,又可消耗撞击动能,从而维持装置的整体稳定。在进入钢化玻璃容器时从设有穿管孔的容器顶盖进入,不仅限制了引流管的活动范围,使引流管无法从容器内脱出,而且容器顶盖与容器一体,易于打开,便于引流管置入操作和清洗,又不易造成顶盖丢失。

Drainage tube fixed observer

A drainage tube fixed observer, including hanging claw, hanging rod and glass container; hanging claw is provided with recessed pendant, axial length of groove is 2 to 10cm; in the middle of the suspension rod finite tube ring is one or more, the tube ring diameter of drainage tube diameter of 1.5 ~ 3 times. The tube ring is provided with the annular ring ring can be closed open.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locate the drainage device on the bedside, and use a transparent toughened glass container to facilitate the fix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the drainage device. The limit tube ring set on the hanging rod makes the drainage tube be restricted by the swing range and also consumes the impact kinetic energy, so as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Enter the container top hole in a pipe from entering the glass container, not only limit the scope of activities of the drainage tube, drainage tube from the container and the container lid and the container out, easy to open, easy integration, drainage tube operation and cleaning, and it is not easy to cover the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管固定观察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说是一种引流管固定观察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没有专用的固定安放位置,只能根据现场情况将引流装置放在床上,或者用绳子拴住挂在床边,引流液盛装容器和引流管常常位置没有受到限制,而造成引流管和容器的不稳定甚至液体漾出,且引流量不易观察,只能依靠估计。如果引流管不加以限制,易于在手术中经常碰到导致末端脱出盛装容器,造成引流液外溢。如果过于限制,则由于容易被碰到造成引流管的受力带动整体引流装置和观察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观察器,使引流容器安置方便、便于观察,且引流管的位置受到限制,又有适度的活动范围。所述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爪、挂杆和钢化玻璃容器;所述挂爪设有带凹槽的挂件,所述挂件设有内侧的钩板、外侧的嵌合板以及连接钩板和嵌合板的连板,钩板、嵌合板和连板围成下方水平开口的柱状凹槽,柱状凹槽的轴向长度为2~10cm,用于方便地挂设在病床边框上;所述钢化玻璃容器为钢化玻璃材质的透明容器,容器的侧壁竖向设有容量刻度层,用于盛装引流液并可直观地观察到引流液的总流量;所述挂杆上端与嵌合板下端部固定连接,挂杆下端与钢化玻璃容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挂杆中部一处或多处设有限管环,限管环的内径为引流管外径的1.5~3倍,所述限管环设有可将封闭的环状圈打开的挡圈,用于限制所述引流管的活动范围;所述钢化玻璃容器的顶部设有覆盖容器顶面的容器顶盖,所述容器顶盖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设有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通过外侧设置的铰链轴与容器侧壁顶端连接,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的内侧边缘相对对齐拼接,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在拼接缝处各设有在容器顶盖关闭时合成为一个穿管孔的孔槽。优选地,所述钢化玻璃容器的内侧壁紧邻容器顶盖的下方设有一圈凸出于钢化玻璃容器内侧壁的承托台。优选地,所述穿管孔设于容器顶盖中部偏向所述挂杆的一侧,所述拼接缝和所述穿管孔的直径比引流管的直径大1~9mm,在容器顶盖上还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限管环设有用于环绕在引流管外限制引流管活动范围的挡圈,与所述挡圈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与挂杆通过连接圈套设于挂杆外连接,所述连接圈套设处的挂杆设有管环槽,使连接圈可自由转动地被竖向限制在管环槽内。限管环的一种实施例为,所述限管环设有外侧开口的固定挡圈,开口处的两端间距大于引流管的外径,在固定挡圈的开口处一端外侧设有卡圈槽,另一端轴接有拨件的一端,所述拨件中部轴接有活动挡圈的一端,所述活动挡圈为中部开设有长孔的条状,使得拨件倒向开口侧时,活动挡圈的另一端正好可嵌入所述卡圈槽内,所述拨件倒向开口侧的另一侧时,活动挡圈被锁定在卡圈槽内。限管环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限管环设有外侧开口的固定挡圈,开口处的两端间距大于引流管的外径,在固定挡圈的开口处一端外侧设有锁扣的子扣或母扣,另一端外侧轴接活动挡圈的一端,活动挡圈的另一端对应固定挡圈的锁扣位置设有配套的锁扣母扣或子扣,使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的锁扣扣合时围成一个封闭挡圈。限管环的又一种实施例为,所述限管环设有外侧开口的固定挡圈,开口处的两端间距大于引流管的外径,在固定挡圈的开口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固定挡圈的开口处另一端轴接活动挡圈的一端,活动挡圈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时的接触面贴合且磁极相异。优选地,穿过所述钩板的外侧设有与钩板螺纹连接的紧固钉,以使挂爪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床边框,并与床边框紧固连接;所述紧固钉的外端设有拧动手柄。本技术可将引流装置方便快捷地安置于床边,使用透明钢化玻璃容器便于引流装置的固定和观察。尤其是,挂杆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限管环,使引流管被限制在限管环内摆动,或者限管环本身可绕挂杆转动,因此限制了引流管的摆动范围,又可消耗撞击动能,从而维持装置的整体稳定。在进入钢化玻璃容器时从设有穿管孔的容器顶盖进入,不仅限制了引流管的活动范围,使引流管无法从容器内脱出,而且容器顶盖与容器一体,易于打开,便于引流管置入操作和清洗,又不易造成顶盖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容器顶盖结构放大图,图4是容器顶盖剖视放大图,图5是限管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限管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限管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紧固钉,2—钩板,3—连板,4—挂爪,5—嵌合板,6—限管环,7—管环槽,8—挂杆,9—穿管孔,10—容器顶盖,11—铰链轴,12—刻度层,13—钢化玻璃容器,14—透气孔,15—第一顶盖,16—第二顶盖,17—承托台,18—连接圈,19—连杆,20—固定挡圈,21—卡圈槽,22—活动挡圈,23—拨件轴,24—活动轴,25—拨件,26—锁扣,27—第一磁铁,28—挡圈,29—拧动手柄,30—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包括挂爪4、挂杆8和钢化玻璃容器13三部分,用于固定引流管和盛装引流液的容器。所述挂爪4设有底端带凹槽的挂件,所述挂件设有内侧的钩板2、外侧的嵌合板5以及连接钩板2和嵌合板5的连板3,钩板2、嵌合板5和连板3围成下开口的柱状凹槽,柱状凹槽的轴向长度为2~10cm,用于方便地挂设在病床边框上;图1中的连板3设于钩板2和嵌合板5的顶部,钩板2和嵌合板5之间的距离正好使床边框嵌入柱状凹槽中,因此,可将挂爪4方便地挂设在床边,解决了无处安置引流液容器的问题。穿过所述钩板2设有与钩板2螺纹连接的紧固钉1,以使挂爪4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床边框,并与床边框紧固连接;所述紧固钉1的外端设有拧动手柄29。拧动手柄29设有一个或一对,使挂爪与床边框紧固。引流液容器使用透明耐摔的钢化玻璃容器13,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为钢化玻璃材质,容器的侧壁的内侧或外侧、或侧壁内竖向设有醒目的容量刻度层12,通过刻度层可直观地观察到引流液的总流量。所述挂杆8可使用截面圆形的直杆,挂杆8上端与嵌合板5下端部固定连接,挂杆8下端与钢化玻璃容器1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挂杆8中部一处或多处设有限管环6。限管环(6)的内径为引流管外径的2倍,用于限制所述引流管的位置范围,所述限管环6设有可将封闭的环状圈打开的挡圈28,打开挡圈可将引流管圈入挡圈28内,或将挡圈28内的引流管移出。将引流管限制在挡圈内限制了引流管的活动范围,但不会对引流管造成压迫。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的顶部设有覆盖容器顶面的容器顶盖10,如图3、4,所述容器顶盖10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设有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两片,从图1中可看出,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均设于容器的侧壁范围之内。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通过相对设置的铰链轴11与容器侧壁顶端连接,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的前端边缘相对拼接,在拼接缝处各设有在容器顶盖关闭时拼成一个穿管孔9的孔槽。由于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具有一定的厚度,使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的接缝处下缘圆弧过度,可以顺利关闭拼接为一个平面内,在关闭状态,可由于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的端部上缘的阻挡,防止顶盖绕轴下落。优选地,如图1、4,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的内侧壁紧邻容器顶盖10的下方设有一圈凸出于钢化玻璃容器内侧壁的承托台17。第一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引流管固定观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爪(4)、挂杆(8)和钢化玻璃容器(13);所述挂爪(4)设有带凹槽的挂件,所述挂件设有内侧的钩板(2)、外侧的嵌合板(5)以及连接钩板(2)和嵌合板(5)的连板(3),钩板(2)、嵌合板(5)和连板(3)围成下方水平开口的柱状凹槽,柱状凹槽的轴向长度为2~10cm,用于方便地挂设在病床边框上;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为钢化玻璃材质的透明容器,容器的侧壁竖向设有容量刻度层(12),用于盛装引流液并可直观地观察到引流液的总流量;所述挂杆(8)上端与嵌合板(5)下端部固定连接,挂杆(8)下端与钢化玻璃容器(1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挂杆(8)中部一处或多处设有限管环(6),限管环(6)的内径为引流管外径的1.5~3倍,所述限管环(6)设有可将封闭的环状圈打开的挡圈(28),用于限制所述引流管的活动范围;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的顶部设有覆盖容器顶面的容器顶盖(10),所述容器顶盖(10)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设有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通过外侧设置的铰链轴(11)与容器侧壁顶端连接,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的内侧边缘相对对齐拼接,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在拼接缝处各设有在容器顶盖关闭时合成为一个穿管孔(9)的孔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爪(4)、挂杆(8)和钢化玻璃容器(13);所述挂爪(4)设有带凹槽的挂件,所述挂件设有内侧的钩板(2)、外侧的嵌合板(5)以及连接钩板(2)和嵌合板(5)的连板(3),钩板(2)、嵌合板(5)和连板(3)围成下方水平开口的柱状凹槽,柱状凹槽的轴向长度为2~10cm,用于方便地挂设在病床边框上;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为钢化玻璃材质的透明容器,容器的侧壁竖向设有容量刻度层(12),用于盛装引流液并可直观地观察到引流液的总流量;所述挂杆(8)上端与嵌合板(5)下端部固定连接,挂杆(8)下端与钢化玻璃容器(1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挂杆(8)中部一处或多处设有限管环(6),限管环(6)的内径为引流管外径的1.5~3倍,所述限管环(6)设有可将封闭的环状圈打开的挡圈(28),用于限制所述引流管的活动范围;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的顶部设有覆盖容器顶面的容器顶盖(10),所述容器顶盖(10)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设有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通过外侧设置的铰链轴(11)与容器侧壁顶端连接,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的内侧边缘相对对齐拼接,第一顶盖(15)和第二顶盖(16)在拼接缝处各设有在容器顶盖关闭时合成为一个穿管孔(9)的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容器(13)的内侧壁紧邻容器顶盖(10)的下方设有一圈凸出于钢化玻璃容器内侧壁的承托台(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缝和所述穿管孔(9)设于容器顶盖(10)中部偏向所述挂杆(8)的一侧,所述穿管孔的直径比引流管的直径大1~9mm,在容器顶盖(10)上还设有透气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管环(6)设有用于环绕在引流管外限制引流管活动范围的挡圈(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侠阮剑赵建国刘乔王珊龚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