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花共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63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花共生机。包括有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竖直的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腔室间隔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所述左腔室的中间部位横向设有一右腔室隔板,该右腔室隔板将右腔室间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的右腔室与上腔室之间设有循环机构,隔板上设有补光灯,隔板内设有可促使补光灯旋转的调节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与补光灯连接的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养鱼养花智能一体化,实现鱼花水路整体自动循环及花补光的鱼花共生机。

A fish is al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花共生机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
,特别涉及一种鱼花共生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装饰业的日趋兴起,人们对生活、家居品位的追求愈加重视,体现在经济形态中就是与之相关的休闲、居家装饰等行业日显蓬勃发展之势。居住、工作环境的生动化也越来越和人的精神、情操、新的生活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休闲绿化种植行业以及水族行业也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并且近年来其快速发展之状况使其已经成为一股新兴的经济力量并受到经济界及业内人士的关注,据资料显示:种植、水族行业产业规模每年不断增长,其市场空间也不断扩大。然而目前现有的种植盆栽与水族箱相分离,其占地面积大,相互之间不统一、不协调、平时管理困难等诸多弊端,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人群来说无疑是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负担,占据了自己本来就很紧张的时间。因此,市场需要一种全新的智能生态种植和养殖一体机来满足人们对于绿化种植盆栽以及水族养殖的全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养鱼养花智能一体化,实现鱼花水路整体自动循环及花补光的鱼花共生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花共生机,包括有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竖直的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腔室间隔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所述右腔室的中间部位横向设有一右腔室隔板,该右腔室隔板将右腔室间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的右腔室与上腔室之间设有水循环机构,隔板上设有补光灯,隔板内设有可促使补光灯旋转的调节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与补光灯连接的电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腔室为养鱼的腔室,上腔室用于种花或菜,水循环机构将左腔室内的水循环至上腔室,用于给上腔室内的花进行浇灌,而对花浇灌过的水再次利用回流管回到左腔室内,达到一个循环的状态,而补光灯的设置则是可以对植物进行补光,同时补光灯可以进行照明,补光时,将补光灯处于植物上方,照明时,则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将补光灯旋转,离开植物,用于照明,这种结构可以放置于办公桌面,相比传统的将植杆放置于鱼缸内,然后鱼处于植物下方这种结构,本技术功能更多,更具趣味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循环机构包括有设于右腔室底部的抽水泵及与抽水泵连接的水管,所述的隔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的水管穿过空孔并处于上腔室上方,所述的处于上腔室上方的水管上设有若干喷水小孔,所述的右腔室隔板上设有一回流管,该回流管与右腔室隔板连接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处于左腔室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水泵使水处于水管内,然后经过水管的小孔喷洒在植物上,可以在杆物上方设置一个圆形的板,板内为与水管导通的空腔结构,板上设有若干小孔,这样形成对整个植物的喷洒,在对植物浇灌的同时,形成一个类似于小型喷泉的结构,放置于室内或桌面上,整体结构更具观赏性。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补光灯上设有灯杆,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有旋转槽、弹簧及限位钢珠,所述的旋转槽设于隔板上,所述的灯杆插设于旋转槽内,隔板朝向旋转槽的端面上设有一个具有缺口的凹槽,所述的限位钢珠一端处于凹槽内,另一端可通过缺口处于凹槽外,所述的弹簧处于凹槽内一端与凹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钢珠连接,所述的灯杆的外表面呈纵向及周向分别设有若干与限位钢珠适配的限位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杆呈上下及周向分别设置了限位孔,灯杆就可以上下伸缩式调节或旋转,旋转或上下调节好后,限位钢珠处于相对应的限位孔内,对灯杆实施固定,保证补光灯既可以对植物的补光,又可以进行室内照明的作用,整体结构简单,转动或抽拉灯杆时,限位钢珠会缩回凹槽内抵触弹簧,当调节到位后,弹簧促使限位钢珠处于限位孔内进行固定,固定牢固。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源包括有电池及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线路板、所述的电池及线路板设于下腔室内,所述的线路板与补光灯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简单方便。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灯杆为空腔结构,灯杆内设有弹簧电源线,所述的线路板与补光灯通过弹簧电源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灯杆在拉动或转动时,由于电源线为弹簧电源线,不受影响。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腔室内设有增氧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鱼的供氧。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手,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提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手的设置方便搬运壳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灯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附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鱼花共生机,包括有具有腔室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竖直的设有一个隔板11,该隔板11将腔室间隔为左腔室12及右腔室,所述右腔室的中间部位横向设有一右腔室隔板2,该右腔室隔板2将右腔室间隔为上腔室21及下腔室22,所述的左腔室12与上腔室21之间设有水循环机构3,隔板11上设有补光灯4,隔板11内设有可促使补光灯4旋转的调节机构5,所述的下腔室22内设有与补光灯4连接的电源,在上述方案中,左腔室12为养鱼的腔室,上腔室21用于种花或菜,水循环机构3将左腔室12内的水循环至上腔室21,用于给上腔室21内的花进行浇灌,而对花浇灌过的水再次利用回流管回到左腔室12内,达到一个循环的状态,而补光灯4的设置则是可以对植物进行补光,同时补光灯可以进行照明,补光时,将补光灯处于植物上方,照明时,则可以通过调节机构5将补光灯4旋转,离开植物,用于照明,这种结构可以放置于办公桌面,相比传统的将植杆放置于鱼缸内,然后鱼处于植物下方这种结构,本技术功能更多,更具趣味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机构3包括有设于左腔室12底部的抽水泵31及与抽水泵31连接的水管32,所述的隔板11上设有穿孔,所述的水管32穿过空孔并处于上腔室21上方,所述的处于上腔室21上方的水管32上设有若干喷水小孔33,所述的右腔室隔板2上设有一回流管34,该回流管34与右腔室隔板2连接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1处于左腔室12内,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抽水泵31使水处于水管32内,然后经过水管32的小孔33喷洒在植物上,可以在杆物上方设置一个圆形的板,板内为与水管导通的空腔结构,板上设有若干小孔,这样形成对整个植物的喷洒,在对植物浇灌的同时,形成一个类似于小型喷泉的结构,放置于室内或桌面上,整体结构更具观赏性,水喷洒在植物上,并流入到上腔室21内,然后通过回流管34流入到左腔室12内,实现整体的循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补光灯4上设有灯杆6,所述的调节机构5包括有旋转槽51、弹簧52及限位钢珠53,所述的旋转槽51设于隔板11上,所述的灯杆6插设于旋转槽51内,隔板11朝向旋转槽51的端面上设有一个具有缺口54的凹槽55,所述的限位钢珠53一端处于凹槽55内,另一端可通过缺口54处于凹槽55外,所述的弹簧52处于凹槽55内一端与凹槽55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钢珠53连接,所述的灯杆6的外表面呈纵向及周向分别设有若干与限位钢珠53适配的限位孔56,在上述方案中,灯杆6呈上下及周向分别设置了限位孔56,灯杆6就可以上下伸缩式调节或旋转,旋转或上下调节好后,限位钢珠53处于相对应的限位孔56内,对灯杆6实施固定,保证补光灯4既可以对植物的补光,又可以进行室内照明的作用,整体结构简单,转动或抽拉灯杆6时,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鱼花共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花共生机,包括有具有腔室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竖直的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腔室间隔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所述左腔室的中间部位横向设有一右腔室隔板,该右腔室隔板将右腔室间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的右腔室与上腔室之间设有循环机构,隔板上设有补光灯,隔板内设有可促使补光灯旋转的调节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与补光灯连接的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花共生机,包括有具有腔室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竖直的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腔室间隔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所述左腔室的中间部位横向设有一右腔室隔板,该右腔室隔板将右腔室间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的右腔室与上腔室之间设有循环机构,隔板上设有补光灯,隔板内设有可促使补光灯旋转的调节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与补光灯连接的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花共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机构包括有设于左腔室底部的抽水泵及与抽水泵连接的水管,所述的隔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的水管穿过空孔并处于上腔室上方,所述的处于上腔室上方的水管上设有若干喷水小孔,所述的右腔室隔板上设有一回流管,该回流管与右腔室隔板连接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处于左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鱼花共生机,其特征在于:补光灯上设有灯杆,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有旋转槽、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勤张江华邓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悦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