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镜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44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镜镜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一次注塑成型的母片,所述母片一端面于注塑成型时一体设置有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的外轮廓成图案设置,所述图案区内密布设置有能够增加光的漫反射的凸粒和/或凹坑,所述凸粒和/或凹坑的峰谷尺寸不大于50微米;所述母片位于图案区一侧的端面上还依次设置有色彩电镀层、胶水填充层以及透亮的TAC膜,所述色彩电镀层镀设在母片位于图案区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胶水填充层填充于色彩电镀层与TAC膜之间使TAC膜粘合固定于母片上。该镜片的外观修饰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镜镜片
本技术涉及镜片加工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太阳镜镜片。
技术介绍
太阳镜,也称遮阳镜,作遮阳之用。人在阳光下通常要靠调节瞳孔大小来调节光通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所以在户外活动场所,特别是在夏天,需要采用遮阳镜来遮挡阳光,以减轻眼睛调节造成的疲劳或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现有的太阳镜虽然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镜片供购买者挑选喜爱的颜色,但也仅仅是只能够挑选颜色,因现有的镜片总是单色调,整个镜片都是一个颜色,因此对于爱美的人士来说现有的太阳镜外观修饰能力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镜镜片,该镜片能够有效提高外观修饰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有一次注塑成型的母片,所述母片一端面于注塑成型时一体设置有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的外轮廓成图案设置,所述图案区内密布设置有能够增加光的漫反射的凸粒和/或凹坑,所述凸粒和/或凹坑的峰谷尺寸不大于50微米;所述母片位于图案区一侧的端面上还依次设置有色彩电镀层、胶水填充层以及透亮的TAC膜,所述色彩电镀层镀设在母片位于图案区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胶水填充层填充于色彩电镀层与TAC膜之间使TAC膜粘合固定于母片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AC膜为防刮花的硬质TAC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光线从镜片的凸面一侧向凹面一侧照射时光线经过色彩电镀层镀和图案区将直接被折回或扩散掉,而视线从镜片的凹面一侧向凸面一侧投射时视线透射。因此母片于图案区外视具有高雾度,图案区的外轮廓形状即为设置于镜片上的设计图案,能够使镜片也可以是有图案设计的,更能够与镜框相搭,有利于提高太阳镜的外观修饰能力,更满足客户多变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镜片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镜片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镜片以第一种实施方式粘合成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母片;11、弧形凸面;12、弧形凹面;2、图案区;21、凸粒;22、凹坑;3、色彩电镀层;4、胶水填充层;5、TAC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3所示,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有一次注塑成型的母片1,母片1包括有弧形凸面11和弧形凹面12,母片1一端面于注塑成型时一体设置有图案区2,图案区2的外轮廓可成各类图案设置,图案区2内密布设置有能够增加光的漫反射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凸粒21和/或凹坑22于微结构状态下的峰谷高度尺寸不大于50微米;母片1位于图案区2一侧的端面上还依次设置有色彩电镀层3、胶水填充层4以及透亮的TAC膜5,色彩电镀层3镀设在母片1位于图案区2一侧的端面上,胶水填充层4填充于色彩电镀层3与TAC膜5之间使TAC膜5粘合固定于母片1上。上述方案中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图案区2设置在弧形凸面11上时,色彩电镀层3镀设在弧形凸面11上,TAC膜5再与弧形凸面11通过胶水填充层4粘合成型;光线从镜片的凸面一侧向凹面一侧照射时光线经过色彩电镀层3和图案区2将直接被折回或扩散掉,而视线从镜片的凹面一侧向凸面一侧投射时视线透射。因此母片1于图案区2外视具有高雾度,图案区2的外轮廓形状即为设置于镜片上的设计图案,能够使镜片也可以是有图案设计的,更能够与镜框相搭,有利于提高太阳镜的外观修饰能力,更满足客户多变的需要。其原理是:色彩电镀层3是在图案区2上电镀上一层带有颜色的金属层,该金属层属于高折射物质;图案区2内密布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金属层在电镀后均匀的分布在凸粒21和/或凹坑22上,参照图3所示,然后将TAC膜5与母片1做粘合,粘合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胶水会填满图案区2内凸粒21和/或凹坑22至TAC膜5的间隙,而此时由外而内看的话,因光线会先看到高折射的电镀层,光线将直接被折回或扩散掉;由眼球内而向往看的话,因光线是先入低折射,再高折射物质,光线不易折射,以穿透为主,因此可造成:外看是雾,内看是透亮的效果。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图案区2设置在弧形凹面12上时,色彩电镀层3镀设在弧形凹面12上,TAC膜5再与弧形凹面12通过胶水填充层4粘合成型;光线从镜片的凸面一侧向凹面一侧照射时光线经过色彩电镀层3和图案区2将直接被折回或扩散掉,而视线从镜片的凹面一侧向凸面一侧投射时视线透射。因此母片1于图案区2外视具有高雾度,图案区2的外轮廓形状即为设置于镜片上的设计图案,能够使镜片也可以是有图案设计的,更能够与镜框相搭,有利于提高太阳镜的外观修饰能力,更满足客户多变的需要。其原理虽然与图案区2设置在弧形凸面11上时类似,但也是因为母片1的弧形滤光后将光线直接照射到电镀层上,而直接产生光线折回或扩散掉的现象,从而实现外看是雾,内看是透亮的效果。但该种方式的图案区2成雾效果较弱,因此优选将图案区2设置在弧形凸面11上。此处还需公开的内容有:母片1可由TR、PC、AC等塑性材料注塑成型,而图案区2的设置为母片1在注塑时一体成型,该方案可通过在镜片模具上通过喷砂或镭射雕刻等方式加工出深度尺寸不大于50微米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再通过注塑机在注塑母片1时熔融的塑性材料在模具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内成型。该方案能够通过将设计好的图案设置在镜片的固定位置上,使每片镜片都能够保持精确的位置精度。并且从实际加工过程中发现,凸粒21和/或凹坑22的深度尺寸不大于50微米时均可在镜片上呈现图案,并且对镜片的透视影响最小,其中凸粒21和/或凹坑22的深度尺寸为10微米时效果最佳,此时外看不仅具有清晰的图案装饰效果,同时对镜片的透视效果不会产生影响。TAC膜5为防刮花的硬质TAC膜5。由于TAC膜5设置在镜片的最外侧,因此使用单面强化的TAC膜5能够大大提高镜片的耐磨程度,从而不易在擦拭镜片的过程中产生刮痕,有利于延长太阳镜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TAC膜5贴合在母片1上时需要是弧形结构的,硬质TAC膜5有利于其在后期弧形面的加工。目前镜片上的贴膜通常是采用加热间隔顶贴膜的方法,也就是使用加热的顶头,顶头的端面是预期要加工的弧形,然后夹持住贴膜的周边,从下往上的顶着贴膜使其产生形变,顶着的过程中需要分阶段逐渐的顶,使贴膜能够逐渐变形直至预期形状。而贴膜太薄时容易在加热的顶头下快速烧毁变形,成品率低,而硬质TAC膜5能够保持良好的成品率。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太阳镜镜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有一次注塑成型的母片(1),其特征是:所述母片(1)一端面于注塑成型时一体设置有图案区(2),所述图案区(2)的外轮廓成图案设置,所述图案区(2)内密布设置有能够增加光的漫反射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所述凸粒(21)和/或凹坑(22)的峰谷尺寸不大于50微米;所述母片(1)位于图案区(2)一侧的端面上还依次设置有色彩电镀层(3)、胶水填充层(4)以及透亮的TAC膜(5),所述色彩电镀层(3)镀设在母片(1)位于图案区(2)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胶水填充层(4)填充于色彩电镀层(3)与TAC膜(5)之间使TAC膜(5)粘合固定于母片(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有一次注塑成型的母片(1),其特征是:所述母片(1)一端面于注塑成型时一体设置有图案区(2),所述图案区(2)的外轮廓成图案设置,所述图案区(2)内密布设置有能够增加光的漫反射的凸粒(21)和/或凹坑(22),所述凸粒(21)和/或凹坑(22)的峰谷尺寸不大于50微米;所述母片(1)位于图案区(2)一侧的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乐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