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小型三管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018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5米小型三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杆,所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所述钢管柱由多根钢管依次连接形成,相邻钢管柱上相同高度设有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节点板,节点板上设有三组螺栓孔,下螺栓孔、中螺栓孔和上螺栓孔,所述下螺栓孔连接一斜撑杆的上端头,所述上螺栓孔连接另一斜撑杆的下端头,所述第二节点与中螺栓孔之间连接横撑杆,在三根钢管柱之间的同一高度即连接有三根横撑杆,其中塔顶部两横撑杆之间横设有第一角钢,另一横撑杆与第一角钢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角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有效减轻塔重,节约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5米小型三管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25米小型三管塔。
技术介绍
:在现行的山区通信网络中,传统的三管塔均设有标准平台,塔身整体挡风面积大、塔身重量大、所需的基础方量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自立式的地面支撑杆产品因其根开较大,杆件受长细比控制,长度较长,塔身重量由于受限于杆件的长细比而无法有效降低,杆件性能有较大冗余,钢材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米小型三管塔,该25米小型三管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有效减轻塔重,节约造价。本技术25米小型三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杆,所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所述钢管柱由多根钢管依次连接形成,相邻钢管柱上相同高度设有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节点板,节点板上设有三组螺栓孔,下螺栓孔、中螺栓孔和上螺栓孔,所述下螺栓孔连接一斜撑杆的上端头,所述上螺栓孔连接另一斜撑杆的下端头,所述第二节点与中螺栓孔之间连接横撑杆,在三根钢管柱之间的同一高度即连接有三根横撑杆,其中塔顶部两横撑杆之间横设有第一角钢,另一横撑杆与第一角钢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角钢。进一步的,上述同一根钢管柱上的两钢管接触面之间均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6套螺栓螺母锁固,两两螺栓螺母紧固件之间设有筋板,所述筋板为直角三角形截除三个角。进一步的,上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上端分别连接有斜角钢,三根竖立钢管柱的中心设有与三个斜角钢上端部连接的避雷针,所述避雷针为一根钢管体,所述钢管体上端呈尖状,在钢管体上端设有穿孔。进一步的,上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根开为1-2米。本技术的优点:首先,本技术主体三管塔采用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有效减轻塔重,节约造价。另外,本技术塔桅的钢管材性在保障钢纤维延性的基础上向轻量化和高强化发展,节约了塔桅材料的使用,塔桅的斜撑柱采用单斜杆设计,大大简化了塔架结构,有效减轻了塔重,节约了造价,从而降低丘陵地带塔桅杆件的搬运强度和难度,大幅提升了建站的可行性;本技术塔柱为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通过大幅缩短根开,简化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杆件长度以及塔桅基站的占地面积,切实节约了土地以及提升了其场地适用性,对于交通不便的丘陵场景中,大幅降低建设方的谈点征地难度;在交通较便利、地质条件允许的地区,本技术产品可采用预制基础进一步方便施工,提升建站效率。本技术在保证最低的设备挂设、维护使用的要求下,有效降低了塔身整体的挡风面积,将塔身用钢量、基础混凝土使用量都有效降低,确保了在丘陵山区运营商独建的需求仍能保证收支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上部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1中部分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1的横断面图;图5是图1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处的横断面图;图6是钢管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25米小型三管塔包括三根竖立的钢管柱1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1之间斜撑杆2,所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1在横截面上形成正三角形,所述钢管柱1由多根钢管3依次连接形成,相邻钢管柱上相同高度设有均第一节点4和第二节点5,所述第一节点4包括节点板6,节点板6上设有三组螺栓孔,下螺栓孔7、中螺栓孔8和上螺栓孔9,所述下螺栓孔7连接一斜撑杆2的上端头,所述上螺栓孔9连接另一斜撑杆10的下端头,所述第二节点5与中螺栓孔8之间连接横撑杆11,在三根钢管柱之间的同一高度即连接有三根横撑杆,其中塔顶部两横撑杆之间横设有第一角铁条12,另一横撑杆与第一角铁条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角铁条13。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连接的牢固性,上述同一根钢管柱上的两钢管接触面之间均设有法兰盘14,所述法兰盘通过6套螺栓螺母锁固,两两螺栓螺母紧固件之间设有筋板15,所述筋板15为直角三角形截除三个角。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上端分别连接有斜角钢16,三根竖立钢管柱的中心设有与三个斜角钢上端部连接的避雷针17,所述避雷针为一根钢管体,所述钢管体上端呈尖状,在钢管体上端设有穿孔18。进一步的,上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根开较小,为1-2米。本技术的优点:首先,本技术主体三管塔采用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有效减轻塔重,节约造价。另外,本技术塔桅的钢管材性在保障钢纤维延性的基础上向轻量化和高强化发展,节约了塔桅材料的使用,塔桅的斜撑柱采用单斜杆设计,大大简化了塔架结构,有效减轻了塔重,节约了造价,从而降低丘陵地带塔桅杆件的搬运强度和难度,大幅提升了建站的可行性;本技术塔柱为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通过大幅缩短根开,简化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杆件长度以及塔桅基站的占地面积,切实节约了土地以及提升了其场地适用性,对于交通不便的丘陵场景中,大幅降低建设方的谈点征地难度;在交通较便利、地质条件允许的地区,本技术产品可采用预制基础进一步方便施工,提升建站效率。本技术在保证最低的设备挂设、维护使用的要求下,有效降低了塔身整体的挡风面积,将塔身用钢量、基础混凝土使用量都有效降低,确保了在丘陵山区运营商独建的需求仍能保证收支平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25米小型三管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25米小型三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杆,所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所述钢管柱由多根钢管依次连接形成,相邻钢管柱上相同高度均设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节点板,节点板上设有三组螺栓孔,下螺栓孔、中螺栓孔和上螺栓孔,所述下螺栓孔连接一斜撑杆的上端头,所述上螺栓孔连接另一斜撑杆的下端头,所述第二节点与中螺栓孔之间连接横撑杆,即在三根钢管柱之间的同一高度连接有三根横撑杆,其中塔顶部两横撑杆之间横设有第一角钢,另一横撑杆与第一角钢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角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5米小型三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和斜设在两两钢管柱之间斜撑杆,所述三根竖立的钢管柱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所述钢管柱由多根钢管依次连接形成,相邻钢管柱上相同高度均设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节点板,节点板上设有三组螺栓孔,下螺栓孔、中螺栓孔和上螺栓孔,所述下螺栓孔连接一斜撑杆的上端头,所述上螺栓孔连接另一斜撑杆的下端头,所述第二节点与中螺栓孔之间连接横撑杆,即在三根钢管柱之间的同一高度连接有三根横撑杆,其中塔顶部两横撑杆之间横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明林炜赵云郑书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