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广睿专利>正文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48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03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以同时满足自然通风与人员出入的需要,减少综合管廊的地上开孔数量和建设成本。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综合管廊廊体,所述综合管廊廊体上方于地面以下设置通风间层,通风间层上方于地面以上设置自然通风亭;综合管廊廊体与通风间层之间设置至少一组通风口、爬梯口,通风口上安装防火阀,爬梯口设置盖板,并设置由通风间层底层至综合管廊廊体底层的下层垂直爬梯。自然通风亭与通风间层相连通,自然通风亭侧壁上设置供人员进出的电动卷闸门,以及供通风的防雨百叶风口,并固定设置有通至通风间层底层的上层垂直爬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特别涉及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的重要性及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引起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借鉴国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安排城市工程管线在综合管廊内敷设。一方面减少城市拉链路现象和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提升城市品质;另一方面,提高城市各类管线安全,便于管养和扩展服务能力,提高综合效益。由于综合管廊中涉及管线种类较多,不同管线对内部空气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可燃物浓度等均提出相应要求,同时需满足对灾害事故的控制要求。如何合理设置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在既满足通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又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不影响城市景观,做到间距合理、防洪防涝、运维方便、景观协调、经济耐久,且不阻挡行车视线。这是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者必须面对和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目前,综合管廊通常位于主干道或人行道下方、沿道路一侧敷设,为满足其内部空间通风换气要求和人员日常维护和检修的需要,需分别设置进、排风亭和人员出入口。其选址只能在道路或人行道旁边的绿化带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包括位于地面(2)以下的综合管廊廊体(4),其特征是:所述综合管廊廊体(4)上方于地面(2)以下设置通风间层(3),通风间层(3)上方于地面(2)以上设置自然通风亭(1);综合管廊廊体(4)与通风间层(3)之间设置至少一组通风口、爬梯口,通风口上安装防火阀(11),爬梯口设置盖板(10),并设置由通风间层(3)底层至综合管廊廊体(4)底层的下层垂直爬梯(9a);自然通风亭(1)与通风间层(3)相连通,自然通风亭(1)侧壁上设置供人员进出的电动卷闸门(6),以及供通风的防雨百叶风口(8),并固定设置有通至通风间层(3)底层的上层垂直爬梯(9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包括位于地面(2)以下的综合管廊廊体(4),其特征是:所述综合管廊廊体(4)上方于地面(2)以下设置通风间层(3),通风间层(3)上方于地面(2)以上设置自然通风亭(1);综合管廊廊体(4)与通风间层(3)之间设置至少一组通风口、爬梯口,通风口上安装防火阀(11),爬梯口设置盖板(10),并设置由通风间层(3)底层至综合管廊廊体(4)底层的下层垂直爬梯(9a);自然通风亭(1)与通风间层(3)相连通,自然通风亭(1)侧壁上设置供人员进出的电动卷闸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广睿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罗广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