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吉利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93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走动车身,走动车身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开口朝左的摆放腔,摆放腔外端壁的走动车身中安装有开关门,走动车身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入槽,凹入槽上侧的走动车身内设有起伏槽,起伏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垃圾碾压装置,起伏槽顶部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起伏驱进装置,起伏槽右侧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垃圾推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垃圾碾压工作的效率,且省时省力,方便移动,减少了设备的采购成本。

A new type of garbage dispos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rbage disposal device, including moving body, mov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in the left cavity placed, placed outside the cavity of the end wall around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door, walk in the concave groove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dy, the upper side of the recessed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the tank body to walk ups and downs the ups and downs, groove activity is matched with a garbage crushing device, rolling on the top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body wall with garbage compaction device is matc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of ups and downs,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groo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ll around the body with garbage compaction device is matc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arbage pus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garbage roller, and time-saving, convenient to mov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purchase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城市生活垃圾由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由于许多垃圾在处理前处于蓬松状态,因此占用面积大,不便于对其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对垃圾进行碾压,传统的垃圾碾压采用人工移动的振动式垃圾碾压机或者是大型液压垃圾碾压,这种垃圾碾压方式速度慢,作用面小,而且耗能比较巨大,增加了对垃圾碾压的成本,而且在碾压完毕后需要额外使用搬运装置对垃圾进行推顶至垃圾填埋处,因此增加了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走动车身,所述走动车身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开口朝左的摆放腔,所述摆放腔外端壁的走动车身中安装有开关门,所述走动车身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入槽,所述凹入槽上侧的所述走动车身内设有起伏槽,所述起伏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垃圾碾压装置,所述起伏槽顶部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起伏驱进装置,所述起伏槽右侧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垃圾推顶装置,所述垃圾碾压装置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凹入槽,所述第一凹入槽右侧的所述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设有第一转变腔,所述垃圾碾压装置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入槽,所述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周向固设有凸角轮,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与第一驱进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凹入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段贯穿所述第一凹入槽与所述第一转变腔之间的所述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第一转变腔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齿接轮,所述第一齿接轮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二齿接轮,所述第二齿接轮右侧的所述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第一转变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齿接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沉入槽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斜边轮,所述凸角轮下方的所述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底部尾稍与所述起伏槽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突出架,所述突出架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凸角轮配合连接的垃圾碾压器件,所述第一驱进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起伏驱进装置包括左右延长设置在位于所述起伏槽顶部上侧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驱进腔,所述驱进腔内部中点位置处设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底部延长尾稍与所述驱进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顶部延长尾稍与第二驱进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所述驱进腔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上周向固设有上下对等设置的第一皮条轮和第二皮条轮,所述第三转接轴左右两侧的所述驱进腔内均设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螺接杆和第二螺接杆,所述第一螺接杆和所述第二螺接杆顶部延长尾稍均与所述驱进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接杆和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延长段均贯穿所述驱进腔与所述起伏槽之间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接杆和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延长尾稍均顶进所述起伏槽内且分别与所述垃圾碾压装置的左右两侧内顶壁螺接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推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起伏槽左侧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第二转变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变腔底部下方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的导接槽,所述起伏槽与所述第二转变腔之前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第一斜边轮上方的所述沉入槽内且尾稍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边轮配合连接的第二斜边轮,所述第四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第二转变腔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三斜边轮,所述第三斜边轮右侧底部的所述第二转变腔内配合连接有第四斜边轮,所述第四斜边轮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螺接杆,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延长段贯穿所述第二转变腔与所述导接槽之间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延长尾稍顶进所述导接槽内且与所述导接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接槽右侧内壁内贯穿设有所述走动车身右侧外端面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滑接块,所述滑接块左侧延长尾稍顶进所述导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螺接杆螺接配合连接,所述滑接块右侧延长尾稍伸出所述走动车身右侧端面外且尾稍固设有环状的垃圾推顶板。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碾压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突出架内的导接腔以及活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接腔内的导接板,所述导接板顶部固设有贯穿所述突出架顶部端面且活动配合连接的推挤块,所述导接板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推挤杆,所述推挤杆底部延长贯穿所述突出架以及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且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推挤杆底部延长尾稍顶进所述凹入槽内且尾稍固设有垃圾碾压板,所述导接腔内的所述推挤杆外表面套接有弹压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托载装置包括降震复合板和降温铁片,所述降震复合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进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驱进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进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驱进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进机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托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垃圾碾压装置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沉入槽,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上周向固设凸角轮,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与第一驱进机配合连接,第一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第一凹入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段贯穿第一凹入槽与第一转变腔之间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尾稍固设第一齿接轮,第一齿接轮底部配合连接第二齿接轮,第二齿接轮右侧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与第二齿接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沉入槽内且尾稍固设第一斜边轮,凸角轮下方的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底部尾稍与起伏槽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突出架,突出架内设用以与凸角轮配合连接的垃圾碾压器件,从而实现通过起伏驱进装置驱动自动控制凸角轮与垃圾碾压器件的配合连接或脱离连接的驱动工作,同时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斜边轮与第二斜边轮的配合连接或脱离连接的驱动工作,提高垃圾碾压以及垃圾推顶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省时省力,方便移动,减少了设备的采购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填土控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推顶板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右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托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走动车身8,所述走动车身8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开口朝左的摆放腔801,所述摆放腔801外端壁的走动车身8中安装有开关门802,所述摆放腔801用以摆放备用工具,所述走动车身8底部端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走动车身,其特征在于:走动车身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开口朝左的摆放腔,摆放腔外端壁的走动车身中安装有开关门,走动车身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入槽,凹入槽上侧的走动车身内设有起伏槽,起伏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垃圾碾压装置,起伏槽顶部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起伏驱进装置,起伏槽右侧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垃圾推顶装置,垃圾碾压装置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凹入槽,第一凹入槽右侧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设有第一转变腔,垃圾碾压装置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入槽,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上周向固设有凸角轮,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与第一驱进机配合连接,第一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第一凹入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段贯穿第一凹入槽与第一转变腔之间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齿接轮,第一齿接轮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二齿接轮,第二齿接轮右侧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与第二齿接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沉入槽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斜边轮,凸角轮下方的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底部尾稍与起伏槽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突出架,突出架内设有用以与凸角轮配合连接的垃圾碾压器件,第一驱进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走动车身,其特征在于:走动车身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开口朝左的摆放腔,摆放腔外端壁的走动车身中安装有开关门,走动车身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入槽,凹入槽上侧的走动车身内设有起伏槽,起伏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垃圾碾压装置,起伏槽顶部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起伏驱进装置,起伏槽右侧的走动车身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垃圾碾压装置配合连接的垃圾推顶装置,垃圾碾压装置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凹入槽,第一凹入槽右侧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设有第一转变腔,垃圾碾压装置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入槽,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上周向固设有凸角轮,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与第一驱进机配合连接,第一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第一凹入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段贯穿第一凹入槽与第一转变腔之间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齿接轮,第一齿接轮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二齿接轮,第二齿接轮右侧的垃圾碾压装置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尾稍顶进第一转变腔内且与第二齿接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接轴右侧延长尾稍顶进沉入槽内且尾稍固设有第一斜边轮,凸角轮下方的第一凹入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底部尾稍与起伏槽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突出架,突出架内设有用以与凸角轮配合连接的垃圾碾压器件,第一驱进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伏驱进装置包括左右延长设置在位于所述起伏槽顶部上侧的所述走动车身内壁体内驱进腔,所述驱进腔内部中点位置处设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底部延长尾稍与所述驱进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顶部延长尾稍与第二驱进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进机外表面安装于所述驱进腔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上周向固设有上下对等设置的第一皮条轮和第二皮条轮,所述第三转接轴左右两侧的所述驱进腔内均设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螺接杆和第二螺接杆,所述第一螺接杆和所述第二螺接杆顶部延长尾稍均与所述驱进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接杆和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延长段均贯穿所述驱进腔与所述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叶吉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