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80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岛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所述上框架和/或下框架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上框架包括上边框,上边框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所述下框架包括下边框,下边框内设置有网格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间距与漂浮装置位置均可调节,也就是说可以选择淹水深度以及填充物厚度,适用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岛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岛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水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大问题,浮岛技术对水体污染生态治理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浮岛通常运用在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观区等地方,传统的生态浮岛对于水环境有一定改善能力,且在水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浮岛净化水体的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在自然水环境中吸收、摄食、消化、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功能,实现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治理。即:把特质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实际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陆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的生长的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由于浮岛构造简单、易于操作,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污水治理功能,又兼备园林水景观效果的多功能的实用生态设施,因此,在目前的环境污水治理和水景园林工程中方兴未艾,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但现有生态浮岛由于结构的限制,只能种植少部分类型的植物,并且植物生长受限,不可控因素较多,不适合植物的生长。本技术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用于水培植物或者水面造型,同时可以解决地下根茎匍匐生长、藤本植物、丛生植物等生长问题的浮岛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所述上框架和/或下框架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上框架包括上边框,上边框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所述下框架包括下边框,下边框内设置有网格格栅。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在上框架和下框架滑动到位后用于将上框架和下框架固定在导向杆上的螺钉。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凹陷槽,所述条形板的端部插入凹陷槽内并能在凹陷槽内滑动,所述的上边框上设有在条形板滑动到位后用于固定连接条形板与上边框的螺钉。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框架外侧的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卡扣与所述导向杆卡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装置为四个。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为方形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下边框的四个边角处。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板和网格格栅为聚乙烯。如上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填充有海绵或棉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浮岛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框架间距与漂浮装置位置均可调节,也就是说可以选择淹水深度以及填充物厚度,适用于多种植物的生长。2、本技术的条形板位置可调,可解决浮岛上植物大小不一的问题。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范围广,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在深水中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在浅水中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图;附图说明:1、上框架;11、上边框;12凹陷槽;2、下框架;21、下边框;31、固定套;32、导向杆;4、条形板;5、网格格栅;6、漂浮装置;6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浮岛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32,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32上,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边框11,上边框11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4,所述下框架2包括下边框21,下边框21内设置有网格格栅5。可以理解为上框架为活动框架,下框架为固定框架;或上框架为固定框架,下框架为活动框架;或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可上下滑动。本技术的上下框架的位置可以上下调节,使得植物种子或植物处于最适深度生长。条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适用于不同植物的生长;本技术可用在种子萌发或植物水培;浅水区使用时,导向杆插在水底,或者下框架支撑在水底。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的固定套31,所述固定套31上设置有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滑动到位后用于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固定在导向杆32上的螺钉。当位于适应高度时,只需将螺钉固定即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框11上设置有凹陷槽12,所述条形板4的端部插入凹陷槽11内并能在凹陷槽12内滑动,所述的上边框11上设有在条形板4滑动到位后用于固定连接条形板4与上边框11的螺钉。对于丛生植物、地下根茎匍匐生长的植物有较好的生长空间,不会抑制其生长,对于过大过小的植物可以调节相邻条形板之间的距离,同时浮岛的填充物之间不存在间隔,对于大丛植物或者地下根茎匍匐生长的植物有较大优势,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求又对景观水环境能够起到很好的衬托、净化作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边框11和下边框21为方形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32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下边框21的四个边角处,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条形板4和网格格栅5为聚乙烯。耐用的同时使浮岛整体更轻,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填充有海绵或棉花,也可以为其他基质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求又对景观水环境能够起到很好的衬托、净化作用。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浮岛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32,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32上,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边框11,上边框11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4,所述下框架2包括下边框21,下边框21内设置有网格格栅5。可以理解为上框架为活动框架,下框架为固定框架;或上框架为固定框架,下框架为活动框架;或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可上下滑动。本技术的上下框架的位置可以上下调节,使得植物根系处于最适深度生长。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的固定套31,所述固定套31上设置有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滑动到位后用于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固定在导向杆3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32),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32)上;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边框(11),上边框(11)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4),所述下框架(2)包括下边框(21),下边框(21)内设置有网格格栅(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植被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设置有调节二者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有导向杆(32),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滑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32)上;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边框(11),上边框(11)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条形板(4),所述下框架(2)包括下边框(21),下边框(21)内设置有网格格栅(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的固定套(31),所述固定套(31)上设置有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滑动到位后用于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固定在导向杆(32)上的螺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11)上设置有凹陷槽(12),所述条形板(4)的端部插入凹陷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向阳甘美娜马智雄赵强民冯承婷温莹
申请(专利权)人: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