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爬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090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爬娃,包括仿生躯干部和两个仿生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躯干部的后端部连接有仿生臀部,所述仿生躯干部和仿生臀部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能与仿生臀部的左右两侧作用、从而带动仿生臀部相对仿生躯干部左右摆动的输出凸轮,两个仿生腿部分别连接在仿生臀部后部的左、右两侧,从而由仿生臀部在摆动时带动仿生腿部动作而实现爬行。通过设置简单的驱动、传动机构,使得玩偶通过臀部的左右摆动来带动腿部动作,结构简单,动作流畅而逼真。

Intelligent creeping bab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rawling baby, including bionic trunk and two bionic leg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trunk is connected with a bionic bionic hip, the bionic bionic trunk and hip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y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two respectively with bionic hip on both sides of the role, so as to drive the bionic hip relative bionic trunk around the output cam swing,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wo leg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ionic bionic hip back, which is composed of a bionic hip in the swing leg movements and drives the bionic crawling. By setting simple driving and driving mechanism, the doll can drive the leg movement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swing of the buttock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movement is smooth and realis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爬娃
本技术涉及玩偶,尤其是一种智能爬娃。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造型的玩具娃娃很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申请号为03210806.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仿真玩具娃娃,其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躯干上部的脖颈上端设有与头部连接的球状连接件,在两肩处设有轴接件固定槽,手臂与躯干两肩处是通过卡垫和轴接件在固定槽处相连接,躯干下部两侧设有装配槽和装配柱,躯干下部设有连接孔。上述的玩具娃娃,其不足之处在于,功能比较简单,动作也比较单调和呆板。为此,也已有了如申请号为201220553513.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声控玩具娃娃,其包括娃娃本体及设置在该娃娃本体上,用来接收语音指令,并根据该语音指令相应控制该娃娃本体发出声音和作出走路或爬行动作的声控系统,该声控系统包括IC控制电路板及分别与该IC控制电路板相连接的驱动机构、电源、发音单元和受音单元。玩耍时,玩耍者只需发出声音,如拍手声或说话,便可以启动玩具娃娃体发出声音以及作出走路或爬行的动作,避免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但上述娃娃的爬行动作较为复杂,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化驱动和传动结构、提高玩耍趣味性的智能爬娃。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爬娃,包括仿生躯干部和两个仿生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躯干部的后端部连接有仿生臀部,所述仿生躯干部和仿生臀部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能与仿生臀部的左右两侧作用、从而带动仿生臀部相对仿生躯干部左右摆动的输出凸轮,两个仿生腿部分别连接在仿生臀部后部的左、右两侧,从而由仿生臀部在摆动时带动仿生腿部动作而实现爬行。优选的,为便于输出凸轮与仿生臀部作用,每个输出凸轮包括由第一驱动机构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轮盘以及设置在轮盘偏心位置的摆动轴,所述轮盘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摆动轴向远离轮盘的方向延伸而分别与仿生臀部的左、右内侧接触,两个摆动轴反向动作而使得仿生臀部左、右交替摆动。优选的,所述摆动轴相对于轮盘的中心线倾斜,由此摆动轴可带动仿生臀部可在左右摆动时同时向上,从而抬起相应的腿部而减少摩擦,此外也能更符合婴儿的动作。为便于摆动轴更好地带动仿生臀部动作,所述仿生臀部内与每个摆动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摆动轴置于相应的定位凹槽内。为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传动平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由第一皮带轮带动的第二皮带轮、由第二皮带轮带动的第一减速齿轮箱,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箱内的最后一级齿轮通过转轴带动两个轮盘同步转动。为增加趣味性,并且与婴儿的动作更为逼真,还包括仿生头部、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横向地设置在仿生头部内、并能带动仿生头部左、右摆动的摆动轴。为便于摆动杆带动仿生头部摆动,所述摆动轴靠近仿生头部的端部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远离摆动杆的前端部延伸入仿生头部的向前突出的部分内。为便于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摆动杆摆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由下至上延伸的传动轴、由传动轴带动的传动块,所述摆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块的上方。为使得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传动平稳,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在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和传动轴之间的第二减速齿轮箱。为便于娃娃从爬行状态转换为坐立状态,还包括两个仿生手部,所述仿生躯干部的前侧设置有圆柱形的机芯,所述机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机芯的两端能旋转地支撑在仿生躯干部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至少部分第二传动机构设置在机芯内,每个仿生手部与机芯的相应端部连接固定而能同步旋转,从而仿生手部能带动仿生头部相对仿生躯干部旋转使得智能爬娃在爬行状态和坐立状态之间转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简单的驱动、传动机构,使得玩偶通过臀部的左右摆动来带动腿部动作,结构简单,动作流畅而逼真;设置独立的驱动、传动机构,使得玩偶头部可左右摆动,进一步使得动作更为逼真,而且丰富了玩偶的动作,提高了玩耍的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爬娃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爬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爬娃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爬娃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PCB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智能爬娃处于坐立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一种智能爬娃,包括仿生头部1、仿生躯干部2、仿生手部3、仿生腿部4和仿生臀部5,其中仿生头部1、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臀部5均呈中空状。上述的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臀部5连通,并且在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臀部5共同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1和第一传动机构62。上述的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头部1连通,并且在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头部1共同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71和第二传动机构72。仿生躯干部2包括第一上壳体21、第一下壳体22和机芯23,第一上壳体21和第一下壳体22上下扣合而成、并且在后端形成开口。上述的仿生手部3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在仿生躯干部2前部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仿生手部3和仿生躯干部2固定连接。机芯23呈圆柱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机芯23轴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圆柱形的连接柱231,连接柱231与机芯23同轴,每个连接柱231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上壳体21和第二上壳体22之间,仿生躯干部2与机芯23相对的位置向后凹陷。由此,机芯23可旋转地设置在仿生躯干部2的前侧。每个仿生手部3与连接柱231连接固定,由此,通过连接柱231,机芯23可以与仿生手部3一起旋转。仿生臀部5包括第二上壳体51和第二下壳体52,第二上壳体51和第二下壳体52上下扣合而成、并且在前端形成开口。仿生臀部5的前端部插入到仿生躯干部2后端的开口内、并能相对仿生躯干部2摆动,尤其是在左、右方向上摆动。仿生腿部4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在仿生臀部5后部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仿生腿部4和仿生躯干部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61设置在仿生躯干部2内,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61采用电机,输出轴呈横向,如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传动机构62包括第一皮带轮621、第二皮带轮622、皮带623、第一减速齿轮箱624以及输出凸轮625。其中,第一皮带轮621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皮带轮622和第一皮带轮621通过皮带623连接而传动。第一减速齿轮箱624包括第一箱体6241和第二箱体6242,上述两个箱体左右扣合而成完整的齿轮箱,在该齿轮箱内设置有多个传动齿轮,第二皮带轮622通过转轴与齿轮箱内的第一级齿轮6243连接并带动该齿轮转动,各传动齿轮通过啮合或同轴的方式传动,最后一级齿轮6244通过转轴与输出凸轮625连接。可替代的,第一驱动机构61也可以直接与第一减速齿轮箱624连接,甚至直接与输出凸轮625连接。输出凸轮62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减速齿轮箱624的左右两侧。每个输出凸轮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爬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爬娃,包括仿生躯干部(2)和两个仿生腿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躯干部(2)的后端部连接有仿生臀部(5),所述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臀部(5)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1)、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61)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6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2)包括两个分别能与仿生臀部(5)的左右两侧作用、从而带动仿生臀部(5)相对仿生躯干部(2)左右摆动的输出凸轮(625),两个仿生腿部(4)分别连接在仿生臀部(5)后部的左、右两侧,从而由仿生臀部(5)在摆动时带动仿生腿部(4)动作而实现爬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爬娃,包括仿生躯干部(2)和两个仿生腿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躯干部(2)的后端部连接有仿生臀部(5),所述仿生躯干部(2)和仿生臀部(5)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1)、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61)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6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2)包括两个分别能与仿生臀部(5)的左右两侧作用、从而带动仿生臀部(5)相对仿生躯干部(2)左右摆动的输出凸轮(625),两个仿生腿部(4)分别连接在仿生臀部(5)后部的左、右两侧,从而由仿生臀部(5)在摆动时带动仿生腿部(4)动作而实现爬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爬娃,其特征在于:每个输出凸轮(625)包括由第一驱动机构(61)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轮盘(6251)以及设置在轮盘(6251)偏心位置的摆动轴(6252),所述轮盘(625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摆动轴(6252)向远离轮盘(6251)的方向延伸而分别与仿生臀部(5)的左、右内侧接触,两个摆动轴(6252)反向动作而使得仿生臀部(5)左、右交替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爬娃,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6252)相对于轮盘(6251)的中心线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爬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臀部(5)内与每个摆动轴(625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凹槽(53),所述摆动轴(6252)置于相应的定位凹槽(53)内。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爬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1)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2)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61)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621)、由第一皮带轮(621)带动的第二皮带轮(622)、由第二皮带轮(622)带动的第一减速齿轮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元胜钟树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北仑神秘岛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钟树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