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04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壶包括加热元件(1)和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玻璃壶身(2),所述加热元件(1)设置在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外侧,且所述加热元件(1)和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之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加热效果较好。

Electric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heating pot.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electric kettle comprises a heating element (1) and is used for holding liquid to be heated glass pot body (2), the heating element (1) is arranged on the glass pot body (2) of the bottom wall (2a) outside,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1) and the glass pot the body (2) of the bottom wall (2a) between the gap is filled with a liquid heat conducting medium (3).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glass pot body have good heat conduction, and the heating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壶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热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人们的生活中。目前,为了提高电热壶的外观美观度,越来越多的电热壶采用了玻璃壶身作为用于盛放水等待加热液体的壶体。由于玻璃壶身通常为整体式的造型,所以为了方便设置发热盘等加热元件,一般可以将发热盘设置在玻璃壶身的外部,并依靠玻璃壶身的导热实现对水等液体的加热,且为了提高发热盘与玻璃壶身之间的热传导效率,通常在玻璃壶身和发热盘之间还设置有导热硅脂。然而,设置在玻璃壶身和发热盘之间的导热硅脂在装配时,一般均会有贴合间隙以及存在气孔等现象,可能会导致热传导效率下降,影响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壶,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之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加热效果较好。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壶,包括加热元件和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玻璃壶身,加热元件设置在玻璃壶身的底壁外侧,且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的底壁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这样液体导热介质能够与玻璃壶身的底壁以及加热元件的表面均保持充分接触,而不会出现间隙或者气孔等现象,可以有效保证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的底壁之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保证电热壶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可选的,液体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导热油具有较快的热传导效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确保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和热量传导速度。可选的,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的底壁之间的空隙中充满液体导热介质。此时,加热元件和玻璃壶身的底壁之间相对的部分均存在该液体导热介质,且液体导热介质与加热元件的表面以及玻璃壶身的底壁均保持充分接触,这样等效导热面积较大,可以保证较高的热传导速度和较高的热传导效率。可选的,电热壶还包括围壳,围壳围设在玻璃壶身的底部外侧,且围壳的底端与加热元件的上表面连接,液体导热介质盛放在围壳和加热元件共同围成的空间内。这样可以将液体导热介质限制在玻璃壶身的底壁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空隙中,并避免液体导热介质从空隙中流出。可选的,围壳的顶端与玻璃壶身接触,以形成密闭的腔体,液体导热介质设置在腔体内。这样液体导热介质不会因电热壶倾倒或翻转而流出,密封性较好,电热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可选的,围壳和加热元件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围壳和加热元件为一个整体,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避免液体导热介质漏出。可选的,围壳和加热元件共同围成的空间内的液体导热介质的液面高度高于玻璃壶身的底壁所在的高度。这样由于液体导热介质的液面较高,可以保证玻璃壶身的底壁均有效浸入液体导热介质中,而不会因液体导热介质的量不够而使得液体导热介质与玻璃壶身之间存在间隙。可选的,电热壶还包括泄压装置,泄压装置的入口与腔体连通,泄压装置的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泄压装置用于在腔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排出腔体内的气体。这样泄压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腔体内的压力,避免在加热时,因液体导热介质膨胀而产生压力过大的现象,安全性较高。可选的,电热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与液体导热介质接触。可选的,电热壶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和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元件电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状态。这样,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液体导热介质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可以断开加热元件的电源或者降低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避免电热壶内水等液体因煮沸而溢出,或者保护电热壶的内部元件不受损坏。可选的,加热元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伸展的膨胀筋,液体导热介质被容纳在膨胀筋、加热元件的上表面以及玻璃壶身的底壁所围成的空间内。这样可以通过膨胀筋的伸展与收缩而调节容纳液体导热介质的腔体中的压力,避免出现压力过大现象。可选的,加热元件为发热盘。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五种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元件;2—玻璃壶身;3—液体导热介质;4—腔体;5—泄压装置;6—温度传感器;11—围壳;2a—底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热壶,包括加热元件1和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玻璃壶身2,加热元件1设置在玻璃壶身2的底壁外侧,且加热元件1和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其中,玻璃壶身2通常为一个可以用于盛放水或者其它待加热液体的独立容器,而加热元件1通常设置在玻璃壶身2的底部,且位于玻璃壶身2的底壁2a外侧,这样加热元件1在对玻璃壶身2加热时,玻璃壶身2中的水等液体和加热元件1完全隔离,可以提高在加热时的安全性,避免漏电现象。为了使加热元件1所发出的热量能够高效地传导至玻璃壶身2,并对玻璃壶身2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在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与加热元件1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3。液体导热介质3具有较高的导热速度,当液体导热介质3与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以及加热元件1保持接触时,能够快速地将加热元件1上的热量传递至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从而实现高效、快速的加热。一般的,加热元件1可以为发热盘。由于液体导热介质3具有流动性,所以当液体导热介质3填充在玻璃壶身2的底壁2a和加热元件1之间的空隙中时,会均匀填充在该空隙中,并与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以及加热元件1的表面均保持充分接触,而不会出现间隙或者气孔等现象。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加热元件1和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保证电热壶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这样,由于液体导热介质3的存在,加热元件1所形成的热量可以通过液体导热介质3而快速并高效率地传递给玻璃壶身2,让玻璃壶身2对其中所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电热壶具备较好的加热性能,且热损失较小。为了同时提供较快的热传导速率以及较好的流动性,液体导热介质3一般可以为导热油。导热油也叫传热油,是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油品。由于导热油具有较快的热传导效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所以可以填充于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与加热元件1之间的空隙内,以作为用于传热的液体导热介质3使用。此外,液体导热介质3也可以为其它具有良好导热性和流动性,便于在加热元件1以及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传递热量的流体介质,此处不加以限制。其中,为了保证液体导热介质3的热传导效率较高,加热元件1和玻璃壶身2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热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壶,包括加热元件(1)和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玻璃壶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1)设置在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外侧,且所述加热元件(1)和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壶,包括加热元件(1)和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玻璃壶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1)设置在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外侧,且所述加热元件(1)和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液体导热介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热介质(3)为导热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1)和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壁(2a)之间的空隙中充满所述液体导热介质(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壳(11),所述围壳(11)围设在所述玻璃壶身(2)的底部外侧,且所述围壳(11)的底端与所述加热元件(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液体导热介质(3)盛放在所述围壳(11)和所述加热元件(1)共同围成的空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壳(11)的顶端与所述玻璃壶身(2)接触,以形成密闭的腔体(4),所述液体导热介质(3)设置在所述腔体(4)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壳(11)和所述加热元件(1)为一体式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黄理水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