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61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波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模块、灯控制电路和LED灯,微波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七电容和第一至第八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波感应技术可实现当检测到有人或物体移动时,可控制小夜灯的开启和关闭,避免小夜灯长时间的点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及时有效的照明,且无噪声污染,节省电力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使用寿命以及减少能耗。

A microwave sensor ligh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wave sensor light, comprising a microwave conditioning circuit,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lamp control circuit and LED lamp, microwave conditioning circuit including a first amplifier, a second operational amplifier, the first to the seventh capacitor and the first to eighth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uses microwave induction technology can be realized when it detects a person or object moves, can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Nightlight Nightlight, avoid long time lighting;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imely and effective lighting, and no noise pollution, save power resources;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技术介绍
“绿色照明”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对节约电能、保护环境的照明系统的定义。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改善提高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化工业的照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照明用电的年增长率在15070以上,但是我国照明用电的结构中普通白炽灯仍占有极大的比例。与日本相比,我国使用灯的数量是日本的4.7倍,使用电力是日本的5.9倍,而灯的平均光效率只是日本的1/30因此,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在我国是非常必要的,它的宗旨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照明质量。随着LED材料的革新、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提高,LED的光效将得到提高,其价格将大幅下降,可以预测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将快速替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成为新一代的绿色光源,其在照明市场的潜力将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的突破和蓝、白光LED的问世,继半导体技术引发微电子革命之后,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照明革命正在孕育,其标志是半导体灯将逐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一场抢占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制高点的争夺战,已经在全球打响。在早期,由于LED光色、发光效能、光通量、光功率和价格等方面的限制,LED主要应用于指示、显示领域,如电子电气、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通信设置、宇航空间开发、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工具中作为指示灯、告示牌、警戒灯以及信息广告、显示牌等。随着LED光色的不断丰富,特别是白光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光效能不断提高.价格逐渐降低,使得LED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将作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绿色照明灯而受到青睐。这类LED光源主要是基于蓝光LED的白光LED固体新光源,一般应用于诸如应急照明、装饰照明、家用照明等领域oLED应用于照明领域,涉及材料器件研制、光学结构设计、封装材料、电子电路、灯具开发、照明效果与视觉匹配等多学科交叉的高新科技领域。由于LED产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呈现出了朝阳工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本世纪的头10年中,LED产业已经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制造厂商不断朝高亮度、全彩色技术方面扩张投资,提升产能。我国(包括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将成为世界LED的主要产地之一,10年产值达到200多亿元,超高亮度LED以30%的速度增长,而传统LED也会以5%一loo/o的速度增长。目前许多色别的LED都达到了烛光级水平,随着LED结构的改进,其发光效率飞速提高。今后LED发展的主流是照明光源,目前已开始在一些领域取代白炽灯,并会与其他光源互补、并存,共同发展。世界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LED应用领域的发展,相信随着LED产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向LED的研究和生产,因此目前超高亮度、蓝光、绿光LED技术为少数厂商所垄断的局面将会被突破,预计产品成本会大幅度地下降,从而促进市场的再开发以及应用的再拓展。通常,住宅小区的楼道或各家的卫生间均会设置有夜明灯,以方便在业主在光线昏暗或晚上使用。但是,夜明灯通常设置启闭时间,如仅在夜间开启,即使无人员走动也处于明亮状态,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或者走动人员需要摸索到夜明灯的开关,控制夜明灯的启闭,给业主带来的体验度较差;或者夜明灯设置有声控开关,在检测到有声音时,如走动人员的咳嗽声,即可控制夜明灯处于明亮状态,虽然可以为晚上走动的人员带来便利,但是会影响其他人的休息,形成噪声污染。一般的小夜灯需要在晚上将其打开,并且一直点亮,直至早上将其关闭,使用不方便,并且一直亮着的小夜灯也会影响睡眠;或者在需要使用时将其打开,使用完成后将其关闭,使用舒适度太差。红外感应小夜灯虽然可以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功能,但是菲涅尔透镜需要外置,严重影响美观且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及时有效的照明,且无噪声污染,节省电力资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波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模块、灯控制电路和LED灯,其中,微波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七电容和第一至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地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地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进一步优化方案,电源为+5V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进一步优化方案,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电压跟随电路和滤波电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进一步优化方案,主控模块为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进一步优化方案,单片机为STM32系列单片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波感应技术可实现当检测到有人或物体移动时,可控制小夜灯的开启和关闭,避免小夜灯长时间的点亮;(2)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及时有效的照明,且无噪声污染,节省电力资源;(3)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加使用寿命以及减少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波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模块、灯控制电路和LED灯,其中,微波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七电容和第一至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地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地连接。微波调理电路,用于检测预定区域内的移动物体,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信号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波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模块、灯控制电路和LED灯,其中,微波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七电容和第一至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地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波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模块、灯控制电路和LED灯,其中,微波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七电容和第一至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地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范晓琴冯月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