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554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成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为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空腔中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连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空腔组成音腔。该移动终端应用上述的音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占的空间体积的情况下增大音腔的体积,充分利用壳体的结构空间,从而达到改善外放性能(音质)的目的。由于第二壳体可弹性变形,即使存在内倒扣,模具注塑时通过挤压第二壳体而实现出模,在出模后,第二壳体能恢复设计形状,保证了设计要求。

A sound cavity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sound cavity structure and a mobile terminal. A sound cavity structure, the second shell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injection molding,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first shell is a hard shell, the second shell is a flexible shell with elastic deformation, the second housing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the Ministr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concave part and the shell cavity composed in cavity. The mobile terminal applies the above sound cavit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volume of the sound chamber without changing the space volum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nd makes full use of the structural space of the shell,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sound quality). Because the second shell can be elastically deformed, even if there is an internal reverse button, the die can be moulted when extruding the second housing. After the die is released, the second shell can restore the design shape and guarante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具有音频播放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是目前的主流电子产品。人们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播放音频文件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其集成功能越来越多,外观越来越极致,内部空间越来越小,导致音腔的体积的大小难以最大化设计。而移动终端的音响外放性能与音腔的体积大小密切相关,各厂家都在设法增加腔体容积,在材质的选用上多为金属和硬质塑料,在制造工艺上主要是冲压和模内注塑工艺,不管是冲压还是模内注塑工艺,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音腔在模具制造工艺的出模方向上不能有内倒扣。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正常模具注塑工艺出模设计的音腔结构,该音腔结构包括设有音腔的壳体100,壳体100是由硬质注塑料注塑而成,音腔200贯穿壳体100,而在壳体上形成图中所示的左侧端部开口201和右侧端部开口202,其中,右侧端部开口202的大小大于左侧端部开口201的大小,为了在注塑时能够从右侧端部开口202出模(即脱模),由于壳体为硬质注塑材料,音腔200内不能出现有阻碍出模的凹陷式内倒扣,若出现内倒扣则无法出模,即使可以强制出模也会对壳体造成无法复原的损害,直接影响音响外放性能。基于正常的出模设计,现有硬质注塑材料的壳体只能设计成图1所示的形式,然而,图1所示壳体的大部分区域被浪费掉,没有充分利用结构空间来增加音腔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音腔体积难以增加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成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为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空腔中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连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空腔组成音腔。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扬声器和音腔结构,该音腔结构为上述的音腔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腔结构通过将第二壳体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凹陷部(即内倒扣),将凹陷部作为音腔的一部分,在不改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占的空间体积的情况下增大音腔的体积,充分利用壳体的结构空间,从而达到改善外放性能(音质)的目的。由于第二壳体可弹性变形,即使存在内倒扣,模具注塑时通过挤压第二壳体而实现出模,在出模后,第二壳体能恢复设计形状,保证了设计要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含上述音腔结构,而具备上述音腔结构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现有的音腔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音腔结构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音腔结构的出模示意图;图4示出了现有的本技术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A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阅图2,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0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组成壳体空腔30,所述第一壳体10为硬质壳体,尤其是所述第一壳体10为不可弹性变形的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位于所述壳体空腔30中的内侧201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30连通的凹陷部202,所述凹陷部202与所述壳体空腔30组成音腔。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30实质为注塑时阻碍出模的内倒扣。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注塑于一体。所述壳体空腔30包括第一端口301(位于图2中的左侧)和与所述第一端口301相对的第二端口302(位于图2中的右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空腔30自第一端口301延伸至第二端口302。所述第一壳体10为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0的材质为硬质注塑材料。所述第二壳体20的材质为柔性注塑材料。所述第二壳体20的材质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硅胶、TPE(热塑性弹性体)、TPR(热塑性橡胶材料)、橡胶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参阅图3,以图3中箭头方向为出模方向,在出模过程中,用于成型壳体空腔30和凹陷部202的模芯(图中未示出)沿着出模方向运行,在此过程中,模芯会挤压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发生弹性变形,第二端口302的会变大,以使模芯能够顺利脱离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完成出模后,第二壳体20能恢复如图2所示的设计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考虑到第一壳体10为硬质注塑料而第二壳体20则为柔性注塑材料,在模具设计中考虑两种材质成型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中,采用先注塑成型第一壳体10,然后在同一套模具内再注塑成型第二壳体20,并以此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注塑于一体。本实施例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单一硬质材质无法做成内倒扣出模,扬声器发声系统的音腔体积小的问题,通过把壳体单一材质部分改为柔性注塑材料后,顺利出模,并增大了音腔的体积,从而改善了音质。实施例二:参阅图4和图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扬声器40和音腔结构,该音腔结构包括包括第一壳体10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组成壳体空腔30,所述第一壳体10为硬质壳体,尤其是所述第一壳体10为不可弹性变形的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位于所述壳体空腔30中的内侧201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30连通的凹陷部202,所述凹陷部202与所述壳体空腔30组成音腔。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30实质为注塑时阻碍出模的内倒扣。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注塑于一体。所述壳体空腔30包括第一端口301(位于图2中的左侧)和与所述第一端口301相对的第二端口302(位于图2中的右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空腔30自第一端口301延伸至第二端口302。所述第一壳体10为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0的材质为硬质注塑材料。所述第二壳体20的材质为柔性注塑材料。所述第二壳体20的材质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硅胶、TPE(热塑性弹性体)、TPR(热塑性橡胶材料)、橡胶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终端外壳50,所述终端外壳50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扬声器40的收容腔501,所述扬声器40安装于所述收容腔501内,所述音腔结构的壳体与所述终端外壳50固定连接,所述收容腔501与所述音腔连通。尤其是,该收容腔501与第一端口连通。参阅图3,以图3中箭头方向为出模方向,在出模过程中,用于成型壳体空腔30和凹陷部202的模芯(图中未示出)沿着出模方向运行,在此过程中,模芯会挤压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发生弹性变形,第二端口302的会变大,以使模芯能够顺利脱离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完成出模后,第二壳体20能恢复如图2所示的设计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成壳体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空腔中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连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空腔组成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注塑成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成壳体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硬质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可弹性变形的柔性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空腔中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壳体空腔连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空腔组成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注塑于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空腔包括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的第二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为硬质注塑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